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 其他教案-认识计算机
- 2020届高考时政热点历史学科解读8:我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 我的新工具-计算机
- 第一课我的新工具——计算机
- 第一单元 计算机乐园
- 第三课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
-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说课)——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第3课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硬件组成--
-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与道德规范
- 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
- 信息和计算机练习试题
- 管理计算机资源
-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背景材料】由国防科大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10月29日在长沙亮相。“天河一号”每秒运算速度可达1206万亿次,这意味着如果用这个“巨无霸”计算一天,一台当前主流电脑得算160年;其存储量则相当于...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计算机,学会如何开、关机。2. 能力目标:学会打开和关闭画图程序。3. 情感目标: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产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开、关机。...
第一课 我的新工具——计算机教学目标: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教学重点: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对鼠标和键盘等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第1课移动鼠标玩游戏一、 教学目标:1、 初步学习鼠标的握法及操作方法,知道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单击、双击等常规操作方法。2、 学习开机、关机的步骤。...
第三课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 二、教材分析:本课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简单的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课本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图介绍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列举一些实例加以说明。适当补充。...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说课稿——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儋州市那大中学 黄学鸿【教材分析】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因特网服务组织”、...
[课 题] 第3课 计算机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应用。(2)能说出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信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
课题:(第四节、第五节, 1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计算机安全使用的意义; 增强对病毒的防范意识; 懂一些必要的知识产权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课题: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第三节, 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简史与发展方向; 认识计算机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意义; 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简单工作原理及系统分类。...
一、选择题:1. 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于a :1964年2月 b:1956年2月 c:1949年5月 d:1969年11月2.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代,微型计算机是第几代的电脑产品a :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3.对于cp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由运算...
课题:教学目的:掌握利用“我的电脑”。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的电脑”窗口组成。2.文件、文件夹的概念。 3.如何查看计算机资源?二、新授1.新文件夹的创建(1)利用“文件”菜单创建新文件夹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新文件夹的位置...
教学目的:1、了解电脑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了解电脑的分类及其特点。3、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
第二章 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屯昌县红旗中学 陈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知道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2.知道计算机上网方式的类型及电话拔号上网的2种连接方法3.了解ip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方法教学内...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