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体现责任心的名人例子
篇一:名人责任心故事
名人责任心故事
邓稼先:两弹是他的勋章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而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生平
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
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
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
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背景
杨振宁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回答:“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激动得流出泪水
邓稼先的一生,是中国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长大,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声中走上科学之路.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以科技强国的宿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同时,他在党的教育下知道了应该如何发动群众进行科研攻关,为此而终生奋斗不惜个人的生命.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核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
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故事
他从美国归来,带了几双尼龙袜子送父亲,还带回一脑袋原子核的知识
岳父支援的一点粮票,他都用来买饼干与同事们分享;他在基地度过10年单身汉生活
邓稼先于1950年夏天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完全可以留在那里并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来建设仍一穷二白的祖国.同年国庆节,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邓稼先还强调试验的基本原则是亲临第一线.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检验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体现责任心的名人例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童第周: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篇二:关于责任心的七个小故事
关于责任心的七个小故事
山涧之东 发表于: 2009-04-09 20:16:04 人气:4261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1、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2、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小伙伴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玻璃被击碎了.
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宽恕.然而老人却十分固执,小男孩委屈得哭了,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
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其年龄还小而开恩,却是板着脸沉思着一言不发.坐在一旁的母亲总是为儿子说情,开导父亲.过了不知多久,父亲才冷冰冰的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他闯的祸,就应该由他几对过失行为负责.”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跑过去赔给了老人
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还父亲.由于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别人洗盘子刷碗,有是还捡捡破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
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得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背上的篓子
3、“你应该明白人的一生,既不如人们想像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
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就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他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禅师于是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时,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慨.”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禅师反问他说:“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拿出来舍弃呢?”那人答不上来.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从这个世上寻求来的东西,一旦拥有它,就对它负有责任.”
4、远涉重洋的一封来函 :武汉市鄱阳街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年,是一座6层楼房. 在1997年也就是这座楼度过了漫漫80个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当年的设计事务所从远隔重洋的英国寄来的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如再使用为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80年,不要说设计者,就是施工人员恐怕也不在世了吧.竟然还有人为它操心,还在守着一份责任、 一份承诺.)
5、一个少女到东京帝国酒店做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上司对她工作质量的要求特别高: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是另谋职业?一位先辈看到她的犹豫态度,不声不响地为她做了示范,当他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时,他竟然从中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先辈对工作的态度,使她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从此她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并踏上了成功之路.自然,她所清洗的厕所,一向光洁如新,她也不止一次地喝过马桶里的水.几十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如果是你,你敢从你洗过的马桶中舀水喝吗?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这也是工作责任感的体现.)
6、某公司要裁员,下岗名单公布了,有内勤部的小灿和小燕,规定1个月后离岗.那天,大伙看她俩都小心翼翼地,更不敢多说一句话.因为她俩的眼圈都红红的,这事摊到谁头上都难以接受.
第二天上班,小灿心里憋气,情绪仍然很激动,什么也干不下去,一会找同事哭诉,一会找主任伸冤,什么定盒饭、传送文件、收发信件这些她应该干的活,全扔在一边,别人只好替她干.而小燕呢,她也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难过归难过,离走还有1个月呢,工作总不能不做,于是她默默地打开电脑,拉开键盘,继续打文稿、通知.同事们知道她要下岗,不好意思再找她打字了.她特地和大家打招呼,主动揽活.她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反正也就这样了,不如好好干完这个月,以后想给你们干都没机会了.”于是,同事们又像从前一样,“小燕,把这个打出来,快点儿!”“小燕,快把这个传出去!”,小燕总是连声答应,手指飞快地点击着,辛勤地复印着,随叫随到,坚守着她的岗位,坚守着她的职责.1个月后,小灿如期下岗,而小燕却被从裁员的名单中删除,留了下来.主任当众宣布了老总的话:“小燕的岗位谁也无法代替,像小燕这样的员工公司
永远也不会嫌多!”
(小灿走了,小燕怎么留下了?是强烈的工作责任意识给了小燕机会.)
7、一位名叫吉埃丝的美国记者,有一天来到日本东京,她在奥达克余百货公司买了1台唱机,准备送给住在东京的婆婆家作为见面礼.售货员彬彬有礼、笑容可掬地特地挑了l台尚未启封的机子给她.然而回到住处,她拆开包装试用时,才发现机子没装内件,根本无法使用.吉埃丝火冒三丈,准备第二天一早即去百货公司交涉,并迅速写了一篇新闻稿“笑脸背后的真面目”.
第二天一早,一辆汽车赶到她的住处,从车上下来的是奥达克余百货公司的总经理和拎着大皮箱的职员.他俩一走进客厅就俯首鞠躬、连连道歉,吉埃丝搞不清楚百货公司是如何找到她的.那位职员打开记事簿,讲述了大致的经过.原来,昨日下午清点商品时,发现将一个空心的货样卖给了一位顾客,此事非同小可,总经理马上召集有关人员商议.当时只有两条线索可循,即顾客的名字和她留下的一张美国快递公司的名片.据此百货公司展开了一场无异于大海捞针的行动.打了32次紧急电话,向东京的各大宾馆查询,没有结果.于是,打电话到美国快递公司的总部,深夜接到回电,得知顾客在美国父母的电话号码,接着,打电话到美国,得到顾客在东京的婆家的电话号码,终于找到了顾客的落脚地.这期间共打了35个紧急电话.职员说完,总经理将1台完好的唱机外加唱片1张、蛋糕1盒奉上,并再次表示歉意后离去.吉埃丝的感动之情可想而知,她立即重写了新闻稿,题目就是“35个紧急电话”.
(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有这样大海捞针的行动,就不会有及时改正错误的机会.今天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责任感的竞争!)
一个非常好的有关责任心的故事
2009-5-24 15:48:57
一次海难事件中,幸存者8人挤在一只救生艇上,在海上飘荡了8天,仅有的淡水是半瓶矿泉水.每个人都恶狠狠地盯着那小半瓶矿泉水,都想立刻把它喝下去.船长不得不拿一杆长枪看着这半瓶水.坐在船长对面的是一名50岁的秃顶男人,他死死盯着那半瓶水,随时准备扑上去喝掉那仅剩的救命水.当船长打盹的一瞬间,秃顶男人猛然扑上去,拿起水就要喝,被惊醒的船长拿起长枪,用枪管抵着秃顶的脑门命令道:“放下,否则我开枪了!”秃顶只好把水放下.船长把枪管搭在矿泉水的瓶盖上,盯着坐在对面的秃顶,而秃顶仍眼睛不离那瓶决定众人命运的半瓶水.双方就这样对峙着.后来船长实在顶不住了,昏了过去.可就在他昏过去的一瞬尖,他把枪扔到了秃顶的
手里,并且说了一句:“你看着吧!”
原来一心想要自己喝掉那半瓶水的秃顶,枪一到他手里,他突然感到自己变得伟大了.接下来的4天,他尽心尽力地看着那剩下的半瓶水,每隔两个小时,往每个人嘴里滴两滴水.到第四天他们获救时,那瓶救命的水还剩下瓶底部分一点水.他们8人把这剩下的水起名为“圣水”.
点评:这是《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引用的一个故事,一个非常好的有关责任心的故事.它说明了,当一个人被委以重任时,他的心灵就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就会有自我价值感,就会感到责任的重要,就会变得自律,就会变得主动和积极!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父母,现在就让你的孩子开始负起责任吧
有关责任心的故事
作者:
上一篇:非主流火星文闪字聊天动起来更绚丽
下一篇: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大全推荐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