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离职员工致大大集团总裁马申科的一封信

2022-12-30人围观
简介

申彤集团是一家以境内外项目投资、资本运作、商业贸易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集团总部位于中国香港,集团本部位于中国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尊敬的马总:

您好!

我是上海大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原党群办公室员工,昨天刚刚离职,虽然在“大大建设”只工作了一周半的时间,虽然已经不是这家公司的员工,但我还是想与您分享一些这一周半以来我的亲身感受,以及对于这家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一些看法,可能比较肤浅,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是5月初看到“大大建设”在网上的招聘启事并投递简历的,岗位职务是“团委干事”,经过初试的三位领导(人事经理、部门主任、行政副总)面审后,我回家等待通知,大约过了一周时间,我接到人事通知,需要写一篇领导发言稿,那时我已有几家单位邀约,但通过官网等渠道了解,我对大大集团旗下的这家工程建设子公司还是有很高的期望,于是,我当天便完成了这篇稿件,并发送至人事邮箱,又过了约一周时间,人事电话通知我被正式录用,我根据人事要求配齐了所有材料,即使是要求自带笔记本电脑,我当天也在网上购置齐全,并到东方医院参加正规体检,我之所以说的如此具体,是希望您能了解每一个加入“大大集团”的员工,最初都是想以一种最佳面貌投入到工作中的,但我的这种热情很快就被浇灭了,后面事态的发展的确有些超乎我的想象.

在29日入职后的一周多时间里,我尽最大可能,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了自己的岗位职责,我的岗位职责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第二个部分是协助主任撰写发言稿和新闻稿件,对于第一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我入职第一天时,部门主任齐秀珍告诉我,这个部分方向她还没有想好,目前让我主要精力放在撰写新闻稿件上,于是,我按照她的要求,按时完成了多篇新闻稿件和制度建设方面的文稿,包括《公司微信平台发布规范》以及前一段时间在“大大建设”官网和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心系贫困山区,践行社会使命——“大大建设”党群办组织六一爱心捐献活动》、《全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竭诚提供坚实资金保障——记“大大建设”支付贵州义龙试验区5000万工程保证金》等稿件,都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不应该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在岗位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为企业贡献了多少价值,作为一个刚刚入职不满一周的员工,我敢对任何一个人说八个字“尽职尽责,问心无愧”,但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8日下班前人事经理董蔚静将我叫到她的办公室,低声对我说“我们对你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但是可能你的写作风格和我们党群办主任的要求不太一致,所以今天找你来谈一谈”.我大抵是明白了她的意思,但还是有很多疑问,首先,在招聘时层层筛选,面试笔试我都已经通过,这就已经能够证明贵公司对我的能力是认可的,其次,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人事部仅仅通过部门主管一句“他写的稿子我要帮他改几遍”就轻易的否定一个人,这样的内部人员管理制度真的没有问题吗?我想一个相对成熟的公司,从一个职位的设立,到招聘启事的发布,再到新员工入职后的培训等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作为支撑,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意味着财力人力的大量消耗和支出.而在“大大建设”,这些环节是没有体系的,是可以随意改变的,是形同虚设的.

同时董经理还在谈话中袒露,今年公司也进行了部分裁员,我们都是依照标准赔付的,言谈中透露了几分自豪之情,言下之意,是否可以理解为在大大集团工作的员工,无论是正式员工还是试用期员工,每天都有被辞退的可能?如此看来贵集团的每位员工应该都很有危机意识!同时她也告诉我,希望我自己提交辞职申请,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我明白她身在其位,有些事也是迫不得已,但当时我就告诉她一句话,“您作为人事经理,对这家公司负责我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我也应该对自己负责”,我想董经理可能认为我还不谙世事,于是说“如果你非要走劳动仲裁等程序,可能会在你的档案中留下污点,对你以后发展会非常不利”.不知道为什么,这时我很想笑,我突然想到了一些革命电影中侩子手威逼革命先烈的场景,先是好言相劝,看到没有效果,于是便亮出了“皮鞭”,但我还是坚定地对她说,我要考虑一个晚上,明天给你答复.

那个晚上,我彻夜未眠,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前景,而是对自己选择企业的盲目感到内疚,我承认贵公司开出的高绩效奖金确实可以吸引不少求职者的目光,同时媒体的光鲜宣传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潜在客户,但一家企业的发展恐怕不能仅仅依靠这些来维系,如果没有健全的企业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那么企业的未来早晚会遇到瓶颈.谈到这里,我想再说几句“大大建设”的企业管理文化,浏览“大大集团”包括下属所有子公司的网站,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贵集团非常注重与政府关系维护,包括党工团建设发展的内容,集团相关活动非常丰富,这些都是好的方面,可以让大家从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得到缓解和释放,但是这样的企业文化真的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吗?在部门工作的这段时间,我确实感受到了很不一样的“办公室文化”,我不了解其他部门的情况,不想妄加评论,只谈谈我所在的党群办公室,面对自己部门领导,我部门的同事表现出的是一种“全天候”的惊恐和畏惧,在这种白色恐怖气氛的感染下,大家的工作状态都呈现出紧张和压抑,面对属下的一点小失误,领导表现出的不是包容与耐心,而是当头棒喝,或是带有明显威胁语气的类似“再有下次,我就直接到人事部报备,把你们调离!”的警告.作为一个新入司的员工,我到岗后没有接受任何职前岗位培训,连合同中注明的《员工手册》和《薪酬规范制度》也从没有看到,更不要说针对我的岗位进行的专业培训了,而我的工作职责主要是撰写公司重大事件新闻稿,除了具备较专业的写作功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资料,而我每次接到稿件任务,都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我只能依据官网相关内容和一些政策法规进行撰写,然后再提交齐主任进行修改,而齐主任在内部会议上竟然说:“我为什么要帮你们改稿子?我拿你们工资了吗?”,难道一个领导的职责只是指挥下属工作吗? 最讽刺的是第一天进部门,这位齐主任还信誓旦旦地要求我们部门要团结一致,共创未来,直到这时我才明白,看似和谐的气氛其实并不和谐,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面,员工完全依照领导准则办事,不敢有个人主见和想法,更不要谈什么创新意识,而企业文化宣传如果没有创新驱动,就会如一潭死水,浮于表面.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建设还在于“修心”,而修心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领导干部的任用和选拔,这也许是民营企业的通病,即领导喜欢主观臆断,没有双向考评打分制度,员工没有正常的倾诉渠道(或即使倾诉也没有实质作用),而在这种不完善的企业体制下,对于任何一个岗位的管理人员的要求都是相当高的.

人们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而对于一家企业,判断其是否成熟规范、是否能够长久发展,我想也是如此,而我在短短一周半的时间就看出了这家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想自己是幸运的,虽然之前有想过通过劳动仲裁庭提起诉讼,并且我也咨询过相关法律人事,类似情况我的胜诉率是极高的,但思虑再三,我并没有选择这样做,所以在昨天下班前毅然决然的在贵公司准备好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上签了字,或许贵公司还有侥幸心理,但我要声明的是我这样做并不是我不懂劳动法,也不是担心对我有不利,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我不想再与贵公司有任何纠缠,自己完全有能力选择一家更成熟、更有诚信的公司服务,第二,我写这封信的目的不是要引起舆论波澜,更不是想索要任何赔偿,只是想在一个言论自由,讲求真话的社会披露一些事实的真相.

我真诚地希望这封信的内容能够给您一些启发,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也能更多的关注企业内部的健康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能仅靠建几座希望小学,搞几场公益活动.表面的光辉有时还是难掩内在的匮乏,企业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真正将企业的精神注入到每一位员工的骨髓,“大大集团”——“一句真话,胜过一切美德”的企业精神,很响亮的口号,希望能够真正践行,从鼓励员工说实话、说真话做起,而不仅仅停留在媒体的宣传上.

最后,衷心祝愿您和您的父亲老马总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您的五十三家企业生意兴隆!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