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机构编制管理明确了努力方向,匡定了工作主要内容,指明了工作目标,对未来五至十年,乃至较长的工作时间内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一、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论述的启示
一是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将持续不断地推进,“放、管、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十九大报告再次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目标.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各领域改革发挥着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持续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是转型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不能半途而废.
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都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将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该提供的服务提供到位.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量变到质变,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三是编制管理会更加科学,编制将发挥更大作用.报告指出,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就是要进一步发挥编制资源的作用,使党和政府的执政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编制管理中,更加淡化编制的性质,突出编制的效应.在领导职数的管理上更加严格要求,不得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不得擅自设立领导职数名称等.
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工作设想
(一)积极推进机构改革,科学合理设置地方党政工作机构.根据十九大精神,新一轮的党政机构改革必将很快到来.要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机构职责.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和切实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按照改革要求进行调整完善.要把各县(市、区)和本级各部门各方面意见摸清楚,把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弄清楚,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机构设置要体现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的要求,做到精干高效.要探索在市及县(市、区)按照职能重点综合设置党政机构,推动机构职能的精简整合,形成管理合力.构建简约精干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二)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和创新监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推进精准放权协同放权,对下放事项要创造条件保障基层接得住接得好.要不断强化监管手段,探索新型监管模式,提高事中事后监管,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规范部门行政行为、优化部门办事流程,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管好用活编制资源,发挥编制资源的最大效益.要坚持在编制管理中遵循“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原则,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编制资源要坚持动态管理,按照当前经济和发展形势适时调整编制,将有限的编制资源配置到当前精准扶贫、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事业当中.编制不能一定就多年不变,成为“私家金库”,要根据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适时做好调整,发挥编制资源的更大作用.
(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事业单位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体,也是提供公共新产品的“工厂”.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国公益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需要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高公益服务的多样性,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的需求.要加快理顺公益类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关系,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构建新型政事关系.要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促进公益服务平衡充分发展.加快推动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破除事业单位逐利机制,不断强化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责任.
(五)全力实施好机构编制的评估工作,使机构编制审批科学化、规范化.机构编制是重要的执政资源,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任重而道远.要积极引进和推行机构审批评估制度.实行机构编制申请事项评估和机构编制管理评估.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对机构编制申请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需求性、效益性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使机构编制审批更加科学合理.要遵循“事前评估—审批—执行—事后评估—反馈再决策”的机构编制管理闭环评估工作,避免审批的随意性和粗滥性,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规范、精干、高效、
(六)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一手抓中央、自治区各项改革部署在市、县(市、区)得以不折不扣地落实.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改革部署,是机构编制部门份内的工作,是职责所在.要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实质,不能选择性执行文件,对文件精神作变通要求,不能误读文件而耽误改革.另一方面,另一手抓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工作.强化机构编制政策的执行.要在机构编制管理中深化“编制就是法”的重要性认识,任何擅自设立机构、挂牌机构实体化运作、在编不在岗“吃空饷”、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上级部门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事项、混编混岗、挪用编制等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都必须得到严肃纠正,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机构编制部门要密切配合纪检监察、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在选人用人巡察、经济责任审计和日常审计、查处“吃空饷”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此文于2018年1月16发表于《右江日报》
上一篇:最新王老吉广告词—经典用语大全
下一篇:纪录片《幼儿园》的简介及评价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