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赏析句子精选合集

2023-10-24人围观
简介

赏析现代文理解题的句子有一些适用的方法与步骤,而掌握了方法一步骤之后,应该要学会学以致用,做一些赏析句子的题,巩固知识点。

赏析句子的方法一

现代文语言赏析是逢考必考的一道典型题型。考试分值是4分,这种题型有三种提问方式,一是分析某句的表达效果;二是赏析某句话;三是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不管怎么问,这种题型考查的都是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当看到这种题型的时候,记住颜老师的“赏析句子口诀” :“ 一看手法,二看描写,三看位置,四看关键词,五看背景 ”。那么如何准确的回答呢?下面我结合具体的事例,详细的为大家讲解。

一看手法,即是先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中考常考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但是对偶、反问、反复、对比、夸张等偶尔也会考查到。正常情况下,修辞至少有一种,作者的情感有的句子包含有,有的没有,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别。

答题模式:修辞+作用+情感

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事物)比喻(事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特点,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反问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

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引用

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如比喻写得生动具体形象,但赏析时不能泛泛而谈,最好要讲出这个比喻好在哪里,写出了什么。

二看描写,即是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除以上五种之外,还有蕴含其中的细节描写。这类答题步骤主要适用于写人的记叙文。

答题模式:描写方法方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

三看位置,即是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分析语句作用一般先谈结构作用,后谈表意的作用。

在文章开头,内容方面上:(议论、抒情句)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主旨、话题、论点);(描写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等。结构方面:或总领下文,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记叙文)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等。

在文章中间,内容方面:(议论、抒情句)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的感情等;结构方面:承上启下(过渡);等。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强调的作用。

在文章末尾,内容方面:(议论、抒情句)点明(强调)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

照应句的表达作用。①开头与结尾的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鲜明,能更好地抒发情感,渲染气氛。②正文与标题的照应。揭示或强调标题含义,突出文章中心。③行文中的前后照应。制造悬念,使情节发展具有吸引力和戏剧性,结构更加完整。

例句:

“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赏析】文章首尾照应,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使文章结构谨严。

四看关键词,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答题模式:动词+句子内容+(作者情感)。这种情况是句子既没有修辞手法,又没有刻画人物的方法,或者是文章指定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五看背景,即是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子含义。

一篇文章,往往是作者在特定的背景下写成的。因此,结合作者写作时的特定时代背景来理解句子,是体会句子含义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赏析】:“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总之,语言类赏析类题目,就记住颜老师的口诀来答,按照先从修辞手法入手,再找描写方法,句子的位置,关键词语,联系背景,相信只要找到技巧,语言类赏析题目你一定会取得满分。

赏析句子的方法二

01

左中括号

阅读理解3大步骤

左中括号

01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大家先要快速地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

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02

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03

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 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好了,在知道阅读理解的基本答题步骤只有,我们在细分去解决各个题型的问题,这样就有系统有条理多了。

赏析句子案例分析

请任选一个角度,(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手法,描写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3分)——中考卷《父亲的雨》

“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带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见了我们一身。”

考题分析

这道题考察的是我们对句子的赏析能力,我们赏析句子,首先第1步就是要明确赏析的角度,只要我们确定了赏析的角度(就是说我们从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赏析),我们就会得一分,第2步结合语句的内容分析出你选角度的表达效果,第3步写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赏析句子的角度有:

从词语的角度赏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赏析,当然还有从结构的方面去赏析。

答案解析: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雨水比作珠子(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雨水的形态(1分)。这是从修辞的手法去赏析句子,按照正常的做题套路,我们应该继续写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或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因为我们不清楚老师会考我们哪一个知识点,所以同学们在做这类型的题时,一定要把最后两个写上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就不会错过正确答案。

2.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跑”“拾”“甩”(1分),表现出了父亲不畏风雨。(1分)[这是从描写的角度去赏析,我们知道,动作描写它属于正面描写,那么我们还可以从侧面描写去赏析句子,我们可以从这个句子看到风很大,雨很大,从侧面也能体现出父亲不畏风雨的精神]

3.“飘”“四射”“溅”等词语(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斗笠在空中旋转,雨水四射的动态过程,这是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去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答题格式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赏析句子=角度+内容效果+情感(精神品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阅读理解本身就是一个技巧性题型,想要学好,掌握正确的技巧很关键。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