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守护生命的力量!_

2024-10-19人围观
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体会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一、交流导入,初步了解

  1.回顾5.12(看图片)

  日子回顾 是的,汶川地震使得9万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将近2万人失踪,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损失。现在请同学们跟着大屏幕再来回顾下汶川地震时的场景(看图片)

  你都看到了什么?此时,你觉得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2.板书:救援

  是的,是救援,需要救援队来救援(板书:队)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课文(板书后齐读)谁能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借助资料袋)

  4.那么,中国国际救援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二、 初读课文

  1.交流问题

  什么时间 什么地方 谁干什么

  2.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让我们再回归到课文中再来体会下课文是怎么写这件事情的。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整体感悟:

  课文读完了,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齐读。

  三、研读课文,提升感悟。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究竟从哪儿感觉到的呢?不如,让我们亲临现场去感受一番吧!

  1、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1)多媒体播放图片(阿尔及利亚地震),学生品析交流(加上背景音乐):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随机给予提升:地震的残酷、难民的悲惨、“救援队”的重要、救援工作的艰难……)

  (2)结合学生交流自然出示语段“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渡:“无情的地震夺走了一切,在这样危难的时刻,成千上万的难民们是多么需要帮助啊!而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是雪中送炭,面对如此艰难的救援行动义无返顾……”

  2、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引导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教师注意巡视,关注学生划下的词句。)

  (2)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重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 出示:“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句子的相同点 “一……就……”,体会语言表

  达的作用,感受“救援队”的精神。

  (2)感情朗读。

  (3)归结中国救援队棒在速度快。(板书)

  ★ 出示“有的队员用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寻找关键词语,交流体悟到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队员还在怎样地救援,并请学生仿照课文写法,抓住几个动词选择性地自主创写一个救援片段(拓展,多媒体出示一组“救援队”救援时的图片。)

  (4)学生合作朗读自己写下的片段:“有的……有的……”

  (5)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5)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学生试读,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救援队员的辛苦。

  (2)抓住重点词语提升朗读:厚厚的、浸透、仍然坚持。

  (3)提升归纳:不怕困难艰险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1)学生理解分析。

  (2)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3)总结:高超的救援技术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当地群众会怎样表示感激。(训练说话)

  四、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满怀激qing地齐读。)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

  4.教师小结:

  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5.在发生这些危难时,仅仅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出现在现场吗?

  是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这样帮助别人,别人同样会帮助我们。仍旧是5.12地震时,来自世界各国的救援队也来帮助我们中国。(观看图片)

  6.学了课文,看了图片,你学到了什么?(我们大家都需要互帮互助。)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篇2

  学习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提示课题

  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

  3、师: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就请继续阅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1)练习默读课文,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想这篇课文里有哪些好词好句。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三、讨论与交流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生汇报。

  2、重点讨论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

  其次,在受灾不行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

  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不最喜欢的地方。

  2、展示: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中国救援队的其他事情吗?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速度快

  不怕危险      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幻灯片出示地震图片,然后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2.师谈话。

  3.小结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板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请同学们读资料袋,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怎样的一支队伍。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2.师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词语,请同学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能否用粗度、跳读的方法,说说课文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2.读课文3-4段,看看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3.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4. 学生汇报、集体交流,课件出示。

  四、回顾前文、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五、拓展学习,结束全文

  1.请同学读课文最后一段,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怎样回国?

  2.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

  (学生表述)

  3.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你们说是什么?

  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六、本课小结。

  七、布置作业。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