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2023-09-01人围观
简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 一、 教材简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作者以眼前景物入诗,构思别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 《23 古诗两首》复习指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是( )代作者( )。全诗写的是( )的变幻景色,把“黑云”比作( ),把“白雨)比作(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朝的( )。...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 一、美文导入 1、出示关于西湖的三段美文。(课件2:出示三段话)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美美地读一读。3、谁来美美地读一读。4、教师精练地赏析过渡: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古往今来,人们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 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2、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诗歌大意。3、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景激情,走进文本。...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五
  • 作者:吕平平转贴自:中国小学语文网点击数:179 小语第十册12课 教者:吕平平 教学目标 :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观察与思考
  • 师:千年之前,杨万里在净慈寺送别自己的好友林子方,眼前是这一望无际、满目碧绿的莲叶以及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从哪看出来的。生:开心。师:是这样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四
  •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9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四(苏教版语文第七册)顾惠芬古诗内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 23、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4
  • 23、古诗两首 主备人:沈亚芬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 1、 理解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2、 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3、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 一同感受西湖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23课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编排可见编者的用心。课前特意把这两首诗歌洋洋洒洒写在了黑板上,放在一起展开教学。...

  • 映日荷花别样红——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别样解读
  •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执教老师整堂课都在极力渲染荷花的美,通过图片、视频、音乐,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笔下荷叶的绿、荷花的美,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案
  •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情感目标:能体会作者的对六月西湖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而西湖又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古往今来,又...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词释义 (1)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2)林子方:作者的朋友。(3)毕竟 : 到底。(4)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 23、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
  • 第一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 23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案2
  • 23古诗两首这篇课文包括《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都是写的六月里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一、诗题较长,细细品味,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事件。...

  • 23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5
  • 23 古诗两首[设计思路]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