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12篇)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部分生字,理解三顾茅庐、恭恭敬敬等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3、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体会刘备求才若渴、虔诚的心情。...
-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作者:毛晓杭转贴自:杭州市文龙巷小学点击数:150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课前查找有关《三顾茅庐》的资料;预习《三顾茅庐》。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题。...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教学重点: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提升情感,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教学难点: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通用8篇)
下面是小学语文课文《三顾茅庐》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篇一:《三顾茅庐》教学反思三顾茅庐是国标本教材四下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罗贯中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改编而成的,文章任务人物形象描写栩栩如生,文字...
- 《三顾茅庐》剧本(通用16篇)
(多幕剧)时间 在三国时期的一天地点 刘备的府中、诸葛亮的茅屋中人物 刘备:三国时期的蜀汉王张飞:刘备的生死之交,结拜兄弟关羽:刘备的生死之交,结拜兄弟诸葛亮:无所不晓料事如神的旷世奇才,号称卧龙仙童子:诸葛亮的弟子[幕起,...
- 《三顾茅庐》课本剧(精选15篇)
课本剧《三顾茅庐》《小珊迪》 (刘备,关羽,张飞,小童,诸葛亮)(帽子,扇子,马鞭,茶杯) 序幕:一段优美的笛声拉开序幕。 旁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 三顾茅庐说课稿(精选7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部由历史小说改编的课文《三顾茅庐》,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
- 三顾茅庐 教案(精选12篇)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站点击数:307《三顾茅庐》教案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围绕《三国演义》有关常识与学生进行交流,既检查了学生对《三国演义》熟悉程度,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 听蒋丹芳老师执教《三顾茅庐》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2 听蒋丹芳老师执教《三顾茅庐》星期五课听了蒋丹芳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第8课《三顾茅庐》的第二课时,下面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觉得这堂课的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
- 四年级《三顾茅庐》课后练习提示
创新与实践1、这篇课文是在原著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你可以把原著这一章节找来读一读,比较课文与原著的异同,体会原著的语言风格以及编者的用意。2、描写人物时如能从细微处去刻画,会使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吗?你知道这部书中的一些故事吗?说说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三顾茅庐》板书:三顾茅庐二、初读感知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成语含义深刻,比较难理解。...
-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本课学习,了解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也初步感受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本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国,和名著进行扣动心弦的心灵对话,感受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领略隆中钟灵毓秀的神奇环境,品悟...
- 三顾茅庐教案
学习目标:1.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三个重点词语。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
- 《三顾茅庐》巧记“拨”与“拔”
作者:江苏省扬州市郊江区实验小学徐丽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8 《三顾茅庐》巧记“拨”与“拔”江苏省扬州市郊江区实验小学 徐丽 教学《三顾茅庐》,读到“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这一句时,全班将近一半的学生把“...
上一篇:《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下一篇:小话剧《狐假虎威》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