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精选6篇)
-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我想知道》教案设计(通用3篇)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精选9篇)
-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溪生病了》教案范文(通用3篇)
-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老虎的狗妈妈》教案(精选3篇)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人》教案(通用5篇)
-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动脑筋照相》教案设计(精选6篇)
- 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我很快乐》教案(通用3篇)
-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脖子的妙用》教案(精选6篇)
-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维维的画儿》教案范文(精选3篇)
-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兔运南瓜》教案(精选6篇)
-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通用6篇)
- 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精选12篇)
- 一年级上册语文《用多大的声音》教案(精选2篇)
- 一年级上册语文《影子》教案(精选6篇)
教材分析:世界对孩子来说是新鲜的、奇妙的,孩子的眼睛里藏着无穷的问号,他们想探索大千世界更多的奥秘,想知道更多的答案……这首小诗以孩子提问的方式写出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不断地问为什么,不断地探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生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2、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识字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教学目的:1、认识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弄清小溪生病和变清地原因,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1、 齐读课题。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地能力。...
一、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一册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教学目标: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内容:1、讲授六个生字。其中“正、好、相”三个字会写,并能组词。2、根据看图的方法正确观察图画所表达的内容。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给别人照过相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给别人照相的?对,照相的时候也要动脑筋,这节课我...
[教学目标]1.学会“乐、是、出、鸟、学、生”六个生字,会认“快、发、响、读、跑、步、都”七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走独木桥,准备漫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引——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1、让学生说说走独木桥的感受。2、师生配合做走钢丝的动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和三个偏旁,会写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教会学生认识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段落。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2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维维丰富的想象力。2.过程与方法:采用拼读、比较、组词等方法掌握生字,正确书写。通过画一画、读一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 探究小兔运南瓜的方法,讨论、评选出的方法。2、 完整清楚地讲述《小兔运南瓜》的故事。3、 增强表达的自信心,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教学思路〗1、激趣引入开故事会。...
设计说明《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教材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
教材简析:《影子》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同学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同学自身在充沛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上一篇:连通器
下一篇:高中语文《陈奂生上城》说课稿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