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者
简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重、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紧扣生活,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教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从你们家到我们学校,可以怎样走? 生:说路线 (意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重、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生活,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教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从你们家到我们学校,可以怎样走?
生:说路线
(意图:从学生的回答中,根据具体情况引出通往学校的路不止一条,从而引出要学习的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二、课题解读,消灭生字
1、课题解读
让学生说说课题中“不止”的含义,再整体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2、消灭生字
师:把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划出来,并一起来把生字消灭掉。
生:(齐读环节)
师:一起读,读得很好了,个别读呢?
生:(抽查学生读)
师:会读了,那你们准备怎样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字呢?
生:生发表看法,师适时点拨。
师:(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之后,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全班听写或个别抽查听写。同时,特别强调本课的一个多音字“挑”。)
三、课文讲解
1、整体理解
师:让学生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目的:指出文章中的一个场景,两个事件,一个启示。)
在学生概括文中的两件事时,通过如下方法引导
(1)文中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2)“我”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困难(1)交货时间与纺织速度相差20倍。
(2)时装展因缝纫姑娘的离去被迫推迟。
解决方法(1)寻找到了二十位会编织那种毛衣的心灵手巧的妇女。
解决方法(2)举办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2、疑难句解释
(1)让学生通过阅读,划出文中喜欢的优美语句,或者印象深刻的语句。
(2)教师讲解文中的疑难句。
1)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父亲为什么要将我带到教堂的
塔顶呢?)
2)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大喜过望”指的是所得超过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开辟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的新路,并一举获得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难怪“我”大喜过望。)
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当成功向我招手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那根本不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突然被堵住。“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4)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从“河流”一词我们可以知道,流出的除了毛衣时装外,还有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
在整体理解了课文内容,并欣赏了其中的好句后,进入拓展环节。
师: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解决一件事情,往往方法不只一种,那现在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具体含义呢?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重、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生活,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教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从你们家到我们学校,可以怎样走?
生:说路线
(意图:从学生的回答中,根据具体情况引出通往学校的路不止一条,从而引出要学习的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二、课题解读,消灭生字
1、课题解读
让学生说说课题中“不止”的含义,再整体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2、消灭生字
师:把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划出来,并一起来把生字消灭掉。
生:(齐读环节)
师:一起读,读得很好了,个别读呢?
生:(抽查学生读)
师:会读了,那你们准备怎样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字呢?
生:生发表看法,师适时点拨。
师:(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之后,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全班听写或个别抽查听写。同时,特别强调本课的一个多音字“挑”。)
三、课文讲解
1、整体理解
师:让学生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目的:指出文章中的一个场景,两个事件,一个启示。)
在学生概括文中的两件事时,通过如下方法引导
(1)文中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2)“我”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困难(1)交货时间与纺织速度相差20倍。
(2)时装展因缝纫姑娘的离去被迫推迟。
解决方法(1)寻找到了二十位会编织那种毛衣的心灵手巧的妇女。
解决方法(2)举办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2、疑难句解释
(1)让学生通过阅读,划出文中喜欢的优美语句,或者印象深刻的语句。
(2)教师讲解文中的疑难句。
1)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父亲为什么要将我带到教堂的
塔顶呢?)
2)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大喜过望”指的是所得超过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开辟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的新路,并一举获得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难怪“我”大喜过望。)
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当成功向我招手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那根本不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突然被堵住。“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4)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从“河流”一词我们可以知道,流出的除了毛衣时装外,还有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
在整体理解了课文内容,并欣赏了其中的好句后,进入拓展环节。
师: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解决一件事情,往往方法不只一种,那现在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具体含义呢?
1/2
- 推荐阅读: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通用12篇)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精选16篇)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精选12篇)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精选13篇)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