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王驾的七绝诗词《社日》赏析 七绝王维

2024-01-24人围观
简介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赏析】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活动。这首题为“社日”的诗,并没有从正面描写作社的情景,却描绘出了这个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首二句描写村居的风光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赏析】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活动。这首题为“社日”的诗,并没有从正面描写作社的情景,却描绘出了这个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首二句描写村居的风光。鹅湖山下稻梁肥硕,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村内家家户户猪肥鸡壮,到处都是一片富裕的景象。“半掩扉”三字说明村民都不在家,“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朴,同时也暗示出村民都去参加了社日活动。这两句未提作社的事,却渲染出了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

  后两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点出“社日”之题,但一开始描写的就是春社散后的情景:夕阳西下,桑柘的树影渐渐变长,路上都出都是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搀扶着缓缓而归。“桑柘”即桑木与柘木,古代祭社之处必植树,其中桑木与柘木最为常见,因此“桑柘”便紧扣诗题之“社日”。“家家”都有喝醉之人,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衬托出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这个结尾不仅使人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还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时的兴高采烈之情,酣畅痛饮之态。笔墨极省,内容却极为丰富,令人回味悠长。

  扩展阅读:王驾的部份诗作

  【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乱后曲江】(一作羊士谔诗)

  忆昔争游曲水滨,未春长有探春人。

  游春人尽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过故友居】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

  乱来儿侄皆分散,惆怅僧房认得书。

  【夏雨】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