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全国劳模的事迹和名字精选合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出现了许多劳模,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下面小编整理了十位中国劳模,值得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
一、张兆丽
在泗阳捷锋帽业有限公司,有一朵12年盛开不落的缝纫花,她从花样年华走上缝纫之路,并一直在辛勤地耕耘。她就是刚刚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现任泗阳捷锋帽有限公司业机缝九组班长的张兆丽。
1998年,张兆丽从泗阳职中毕业后,到南京玩具厂做一名缝纫工。性格内向的她,面对现实没有更多的怨言,只想既然干上这行,就要把它干好,干出个样来。12年来,她刻苦钻研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缝纫工成为一名制帽先锋班的班长。
机缝九组是泗阳捷锋帽业成品帽生产的主力军,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技术性强,所包含的制帽知识面也广。张兆丽所在的班组大多数是新手,对高台缝纫机器操作不太熟练,出产量、保质量的担子几乎都压在了她的肩上。她从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总是勤勤恳恳地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在赶货任务重、人手少的现实面前,经常通宵达旦加班,直到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为了培养自己的独立操作能力,她除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为了更好、更快地操作不同的缝纫机器,适应订单生产的需要,她刻苦研究机器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虚心学习,因此,她在“岗位练兵”、“争当合格劳动者”等缝纫项目岗位技能练兵竞赛中总能名列榜首。
身为外商投资企业普通员工的张兆丽,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带头严把质量关。为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她配合车间领导不定期地组织员工学技术、学业务,为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她凭借多年积累的操作经验,积极参与编写《机缝车间高台机操作规程》和《学习型班组评比细则》,有效地配合了“班班争当学习型班组、人人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班组员工的主人意识,调动了员工的劳动热情。
二、唐延鹏
我叫唐延鹏,现年34岁,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液压支架修理车间钳工二班班长。自96年参加工作以来,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很快就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出色的管理被推选为组长、副班长、班长。在这个兵头将尾的岗位上,带领全班职工多次出色地完成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曾多次被公司授予先进。
真抓实干,做好表率
作为一名班组长,可以说是班组职工的主心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身边的职工,尤其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作为班组的领跑者,自己的示范带头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地做好表率,在平时的班组工作中,哪儿的活最脏最累,我就随时补充到哪里。熟悉综采支架的人都知道,支架底座的清渣除锈是一项最脏最累的体力活,班组每次清渣除锈我都会和大家一样平均分配,有时因其它班务忙不开,我就常常利用早来晚走的时间来完成。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冬,在空旷的场地上,我常常一个人在忙碌着,手套磨破了,手被钢钎磨出了泡,可我从没叫苦叫累,总是赶在使用前和职工们一样把底座清理的干干净净。有人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那么我认为一个班长就应该是一个榜样,只有做出了榜样,发挥好表率作用,才会在班组中形成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从而调动和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群体内在潜能。
三、孙远秀
孙远秀:师带徒传承纺织“薪火” 她是精益求精的技术能手,更是诲人不倦的技能导师。作为纺织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孙远秀立足岗位,将责任、理想、技术、创新一肩挑起。 以生产纺织品用纱为主业的长源纺织是福建省纺织龙头企业之一,来自生产一线的孙远秀,是这条纺织生产线上的工作标兵与技能大师。 在纺织行业,孙远秀已经工作超过20年,作为总教练,孙远秀习惯了起早贪黑的工作节奏,丰富的经验让她把繁忙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四、周明娟
全国劳模周明娟“名师带徒”传授“美丽秘籍”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省财贸工会兼职副主席、杭州解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营运部助理周明娟,指着嵌在“周明娟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外墙上的五只手模型,对两位徒弟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工匠精神、榜样力量、劳动光荣、不忘初心、砥砺传承。
五、陈加友
福建省劳模陈加友:以匠人匠心践行茶人初心 陈加友,1969年出生于安溪县龙涓乡,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主任,正高级讲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评茶师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30年来,陈加友从事茶叶机械教学、创新、研发和生产,培育了一大批茶机创新能手,并先后获国际发明金奖1项、全国发明金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专利三等奖1项。 发明国家专利37项,参与制定茶叶国家标准2项、省地方标准2项,主持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13项,出版《茶叶机械》专著1部,发表论文36篇。2018年,他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
六、江燊
江燊:“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江燊,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中心幼儿园园长,2009年获评“福州市劳动模范”。 校园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江燊将青春与爱心都奉献给了幼教事业,如同叶子将年华都奉献给了花朵,用心用情陪伴每位孩子成长。 从事幼教工作28年,江燊在幼教领域卓有建树,作为幼儿园园长,园里的大事小情她都一一操持、尽心尽责。
七、郭明义
郭明义:传承雷锋精神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业务主管郭明义,把雷锋作为人生榜样,将走雷锋路作为人生选择,甘当路石,默默奉献,时时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矢志不渝传承雷锋精神,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称号。
八、罗阳
罗阳,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国总工会追授罗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九、叶朋
叶朋,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流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十届人大代表。1998年开始历任天信仪表集团副总工、总工、副总裁,先后主持研制了智能气体流量计、电子体积修正仪、自动化系统等二十多个系列产品,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级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主导起草了1项国家标准和1项浙江制造标准,参与编制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及规程,拥有3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发表了13篇论文,参与编写3本专业书籍。在本人及所带领团队的努力与创新下,天信仪表一直领先于国内同行,公司业绩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首位,为苍南经济发展,为我国自动化仪表技术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十、杨平庭
杨平庭,2014年浙江省劳动模范,苍南县桥墩镇凤岭村青年农民,山区农民贫脱致富引领人。他承包了凤岭200亩村集体水果林,并积极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1998年以来,他动员村民合资开垦马蹄笋基地2000多亩,扩大周边农民杨梅种植面积5000亩,与村民们创办本土鸡养殖基地,发展水果采摘游,不断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为了得到足够的种植管理技术和信息,十几年来,他每年订阅上千元专业报刊和实用技术资料,劳作之余,挑灯夜读。之后又把学到的种养殖业技术向乡亲们推广,提高了村民发展效益农业的积极性。自1999年以来,他自筹资金培育各种果树苗圃,发放给周边农民种植。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000多户农民每户种植3-5亩杨梅树和马蹄笋,村民人均收入从1996年的1250元提高到现在的17000多元。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