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小学生德育教育内容(3篇)
小学德育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它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范文一:
小学生基本规范要求:
1、学生到老师办公室(或宿舍),先喊报告(或敲门),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然后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时,面对老师;离开时礼貌地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告别。
2、接受师长批评时,态度诚恳,不得顶撞,如有不同见解,可等师长讲完话后,再做解释。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3、穿戴朴素大方、活泼、整洁,符合学生特点,不穿拖鞋、不染发,不戴饰物,不敞怀、不留指甲。
教室内礼仪:
老师宣布上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后,立正站在门口,经老师同意后入座上课;上课时,衣着整洁,姿态端正,不随便走动,不喝水,不嚼口香糖;老师宣布下课时,全体学生起立,等老师离开后再自由活动。老师在教室时,学生干部需要检查卫生或纪律时,应先向老师说明情况,征询意见。
遵守班内规章制度,轮到自己当值日生时应按时打扫好教室再离校。
课后规范要求:
1、老师布置的作业需按时完成、自主完成,不拖拉、不拖欠、不抄袭。
2、在家中主动帮助父母完成家务。
范文二:
一、分段教育
1—2年级为低段,侧重家庭美德教育。共设计德育作业99条,内容重在体现孝敬父母、尊重家人、学会关爱。例如:胖乎乎的小手给家人洗脚、嘟嘟的小嘴给在外的亲人打一通电话、聪明的小脑袋记住家人的生日等。
3—4年级为中段,侧重个人品德养成。共设计德育作业116条,内容重在体现怎样树立自信、学会自立自强、怎样与他人融洽相处。例如:向自己曾伤害过的人道歉、课堂上主动举手发一次言、跟好朋友合作完成一件手工作品等。
5—6年级为高段,侧重社会公德培养。共设计德育作业101条,内容重在体现关注社会现象、公共秩序、法纪法规、爱党爱国等。例如:爱环保的你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爱祖国的你办一期讲述祖国可爱之处的专栏、遵纪守法的你观看一期法制节目并跟同学交流等。
二、诚信教育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遵守秩序
1、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四、尊重他人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范文三: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为平台,做到了月月有德育主题,周周有德育安排。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演讲内容中感吾到民族精神。
二是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不骄傲、珍惜时间、负责任、守信用、自尊自爱、积极进取,提倡讲效率、重质量、勇于创新。
三是举止文明教育,教育学生要讲礼貌、举止文明,不说粗话、不给同学起外号、不起哄、不嘲笑、不喧哗、不打架、不歧视同学。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见到长辈要问好。受到他人帮助时要说谢谢,当别人说谢谢时要回复不客气。升国旗时保持严肃、立正、敬礼、并唱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