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投稿作文——扬子晚报数字报
科技与感情价值
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三(10) 王心妍
郭沫若曾说:“科技不是充实人的全面,只是这个全圆一扇的弧面”.
曾几何时,白胶片时代被数码时代所取代;人们从只用照片记录下几个珍贵的瞬间,变成吃喝玩乐之余随心所欲地拍照;人们从只有去影楼拍照,变成了大屏手机随手拍;人们从只和亲友分享照片,变成了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和“全世界”分享照片的粉丝.
光阴如梭,拍照的方式与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新月异.照片的数量多了,范围大了,色彩丰富了,技术要求也低了,然而照片的情感内涵少了.拍照被赋予了更高的商业价值,拍照的初衷已然不再——从单纯的回忆工具转换成了陶冶情操、强调通讯和个体身份的载体.
科技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岂止是拍照?
当昔日的“家书抵万金”变成今天的通信光缆;当昔日的驿马奔腾变成今天的快捷的飞机、火车;当昔日的“借问酒家何处有”变成今天gps的广泛应用;当昔日的礼貌美德变成了今天在网络上每有不同意见谩骂指责对方……人们空间的距离近,心灵的距离却远了.
快乐,迷失在科技这片沙漠之中.于是青岛某家庭聚餐,儿孙全在玩手机,老人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有人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于是17岁少年为了苹果产品,不顾健康保障与家人的担忧,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卖肾;于是英国男孩丹尼·鲍曼疯狂沉迷于自拍,由于拍不出令自己满意的完美照片,甚至试图自杀.……
返璞归真,让人与人间的感情更珍贵.于是越来越多咖啡厅贴出了“无wifi”的告示;于是鼓浪屿上有了许多寄明信片的精美店铺,可以给朋友甚至是多年后的自己寄信.
没有感情的人生是无意义的,没有感情的世界是冷漠的.
请重新认识科技,不做科技的奴隶,让人与人心灵的距离更近,感情更珍贵.
我的压岁钱
江宁实验小学四(9)班 彭涵彧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四川老家.这是我第一次在春节期间回家.也许正因为如此,除夕的晚上,我收到了一笔“巨款”.
这天晚上,我在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吃完饭后,爷爷神秘地把我带到一个小屋里,从包中拿出一个红包,“这是爷爷的心意,希望你能好好学习,长大后考上好大学.”
“啊?不,不,不,不了!”我紧张得语无伦次,连忙摆手.
“没事!拿着!”爷爷不由分说就把红包塞进了我的口袋里.
回到家里,我拿出爷爷给的红包,仔细地数了数,“呀,四千块!这可是我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的压岁钱哦!”我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处理这个钱呢?我脑海中瞬间飘过好多种处理办法:存入银行?买衣服?用作零花钱?……
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妈妈突然走了进来.她看看我手中攥着的红包,问道:“爷爷奶奶给了多少啊?”
“四千!”我高兴地说.
“那么多啊!你打算怎么处理这笔钱呢?”
“我还没想好呢!不过,我想把它存起来.”我征求妈妈的意见.
“这个主意不错,把每年的压岁钱存起来,聚沙成塔,时间长了就多了,说不定以后会有大用场呢!”妈妈赞许地说道.
“好的,就这么办!”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回到南京,爸爸把这笔钱用我的名字存入了银行. 指导老师 陈存友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