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思政理论课心得体会6篇

2022-12-30人围观
简介

思政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它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的重任。下面给大家带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得一

古人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自己的历史,有治史、用史、学史的传统,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对一些当下时政问题便有了新的理解与想法。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发现自己的三观正在为之改变时我不禁惊喜,因为我认为,这正是当代新青年应当需要的。

虽说中国自古至今一直在提倡“开放”的思想并早已证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能进步,“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错误想法也中国吃尽了苦头。但我看来,当下有许多青年受各种外来文化影响“过于深”而忽略了一些本质问题与原则问题。还记得几年前看过一条新闻:在南京紫金山抗战遗址有两个青年头戴侵华日军军帽,其中一男子手持军刀,另一人拿着带刺刀的步枪,上面绑着日本“武运长久”旗,拍照并上传了网络。对这种拿民族伤痕开玩笑的行为我表示非常不理解。这归根结底属于其本身的素质教育问题。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除了要重视本身自我学习素质发展,新时代下更应重视基本思想素质发展,而诸如概论,原理,基础,纲要这类思政课则正是在大学里提升自我思想境界,学习如何看到一些事物的本质问题的最好途径。通过学习思政课,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思想觉悟,对未来有更好的认识,认清“在未来更好投身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终极目标,加强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我们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马列主义并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实际存在于我们平日方方面面的,穿透生活中许多事物“载体”的本质就会发现,正是因为他们,中国才会有现在如此辉煌的发展。

“落后就会挨打”这句话的确不是就说说的。近代中国没少发愁落后的问题。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发展经济最多只能“治标”,想要“治本”还得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与眼界。虽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飞速,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国内戴着大金链子开跑车嚣张拨扈的“富二代”大有人在,在国外不守规矩、插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青年也是亦有。他们虽然有钱,但却缺少了做人最根本的“品”。这就是缺少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在做那些事时丝毫没有考虑到是否会玷污中国,玷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一代代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毫无敬畏心可言。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青年,想要全面发展与提升,在未来更好建设社会主义。除了努力学习提升知识储备,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拒绝低俗趣味和拜金主义,培养自己拥有更高、更远的眼光,做到“博学有识,待人有礼,爱物有品,赚财有道”才是真正的有素质,有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得二

立志高远,谱写时代新篇章

走出群情激昂的礼堂,迎面吹来的寒风无法吹灭我心中激荡的火焰。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暨思想政治课上,乐启文县长向我们这些初三学子传达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厚望。乐县长苦心孤诣,满腔真情的教导让我深受感动。其中最令我震动的是这一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乐县长指出,青年人需志向高远,方可担负起复兴中华的重任。这句话振聋发聩,让我收获良多,亦感触颇深:

回顾历史,千千万万的先辈们怀着远大的理想与坚定的抱负,抛头颅,洒热血,都凭借着志向高远。秦末暴政,陈胜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这反抗的胆识和决心,便来自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雄心。试想,若是陈胜甘心躬耕于田垄之间,胸无大志,最终也只会有燕雀的命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年方十四的周总理的铿锵誓言。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他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新中国的奠基人之一。毛泽东同志年少时就志向远大,严格要求自己,为后来征战沙场,运筹帷幄打下了基础……乐县长口中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也体会到了了立志高远的重要性。

着眼当下,在此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科学回答了事关全局的重大理念和实践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培养“致大”的眼界和胸怀将会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必修课”。党是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在进行这次五中全会精神的深入理解时,我深刻感受到了党对于新一代提出的更高要求。习主席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希望。”而在如今的社会上,存在着“佛系青年”“丧系青年”等群体。他们不思进取,只想着一时的安逸而造成一世的颓废,却美名其曰“乐观主义”“顺其自然”。我不以为然,奋斗是时代的底色, 为了在未来挑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我们更应立志高远,拼搏奋斗。

关注自身,对于立志高远,在曾经“山重水复疑无路”,又忽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岁月中,我也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自身的理解。年少迷茫,也曾因目光短浅而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直到经历过成长的磨练才领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含义。每一次的进步都像登上一层台阶,在欣赏高处风景的同时,对远方的憧憬也多增一分。志向高远要在奋斗中养成,这是我从成长中悟出的道理,也是我坚定秉持的信念。

回到家中,我的心绪仍久久无法平静。这堂难忘的思政课带给我的感悟和启发说不完,也写不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激励着我,警醒着我,推动着我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以奋斗之笔去谱写时代新篇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得三

沐浴胜利之荣光起航

大约八九点钟时,太阳昂首挺胸站在天空最前端,熠熠生辉。此时,县长乐启文莅临我校,要给同学们上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

为引导同学们全面深入学习并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乐县长以《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在一片热烈掌声中开始了他的课堂。

乐县长指出,我们青少年要厚植家国情怀,做新时代的“主人翁”,“弄潮儿”,“领头雁”。回顾党和国家的风雨历程,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归根结底是由党的正确领导而来,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而不久前所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开启了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也必将影响各位同学们的未来。习近平主席有言:“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当代青年要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所以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能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乐县长还提出,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立志,立德,立行,立责,坚守心之所向,奏响青春序曲。现代伟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青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尽管我们青春年少,但我们也必须树立起责任意识,勇敢承担起“天下兴亡”之责任,为我们所面临的最好时代,也是最关键的时代而闻鸡起舞,做一个不辱使命,不负时代的人。

在这次疫情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即抗疫精神。面对疫情,“逆行者”们不计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他们仁心仁术,大爱无疆。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双手救死扶伤,他们甘愿用自己作为赌注,从而照亮患者的人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驰骋疆场三百回,舍身抗疫永不悔。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是抗疫精神的核心所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在将来的十几年里,青少年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承担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我们要牢记使命担当,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漫长但富有深意的两个小时过去,最后,乐县长对我们青少年给予厚望,结束这生动的课堂。阶梯教室内立即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都为这值得深思与回味的“精神大餐”叫好。在大家有序离场的同时,我想着,在这如花季节,大好时光里,我定要好好学习,为国家光明无限的未来添上一笔光彩。倘若所有人都这么想的话,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一笔,肯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就看我们沐浴着胜利之荣光而起航吧!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得四

唯有自律,方能修身

古人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目标来激励、磨炼自己。今天上午,我有幸听了南丰县的县长乐启文在我们学校讲的一堂思想政治课,在课上他也多次提到了“修身”。的确,身为中学生的我们,修身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而要做好修身,我认为自律是必不可少的。

县长在讲课时告诉我们,要想修身,必须落实自律这个根本要求。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最难超越的也是自己。自律正是促使你约束自己,收敛和更改毫无节制的放纵,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与坚持去制定自己的原则。

听了县长的这一番话,我感触颇多,同时也回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学习经历,那时我的数学成绩总是不能够拔尖,而且总因为考试中的一些难题做不出而丢分。所以我自己去买了好几本课外辅导书,计划着通过刷题来提高我解决难题的能力,可我终归是“纸上谈兵”,平时很少去主动做难题,偶尔有空时才会翻开辅导书,找些难题做,做了一两道便不耐烦,就开始边做边玩,或是拿起课外书来看,根本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直到有一天我在课外书上看到一些有关毛泽东的故事: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即使在闹市中,也能独自静下心来读书。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后,毛泽东坚持把部分生活费用在订报买书上,自己的衣服、铺盖都很单薄。他还约定自己有“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问题。读过他的故事,我心想:正是因为毛泽东有这般自律的品格,它才能成为一代伟人,尽管我可能成为不了伟人,但我也要像他一样,像他一样自律,去修身,去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完美,更成功。

今天听了县长的讲课后,我再次意识到自律对于修身,对于成就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如果不自律,他怎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怎么可能去修身?更何况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回首中国几千年历史,有多少的伟人不是靠自律成就自我呢?战国时期的苏秦正是因为学问不多而不受他人重用下定决心奋发图强、努力读书,每天晚上将自己的长发系在房梁上,困倦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正是凭借着这份自律,他才得以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政治家。还有车胤囊萤映雪,祖逖闻鸡起舞,不都是自律的典范吗?这些故事无不告诉我们,唯有自律,方能修身。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想,只有我们通过自律去磨练自己,才能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够走向成功,才能够真正做到修身!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得五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课程,它不仅让我们接触和了解时代精神,更让我们深入探索党的宗旨,深刻领悟党的先进性和伟大历史。它教会我们,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党的根本,党的建设需要以坚定的意志和恒心不懈的努力,以持之以恒的教育为基础塑造党的形象,全面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国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实施,必须以教育优先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增强党的建设实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党的建设必须以科技自立自强为重点,把科技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科技产业发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要坚持以人才引领驱动,把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立足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加快建立以培养优秀人才为根本的人才发展体系,构建覆盖全员、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发展体系,充分发挥人才的活力和潜力,使人才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国家强国的关键力量。

最后,我们还要坚持以为党育人为核心,首先以建立健全为党育人服务的制度框架为基础,坚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过程、全层次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党的政治路线为指导,以党的历史任务为引领,以党的自我革命为动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制度保证,从源头上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更加实效的方式为党和人民服务。

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党的宗旨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新的篇章而努力奋斗。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得六

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与会代表之一,我非常荣幸地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感悟颇深、收获巨大。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座谈会。“今天我们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样的座谈会由党中央来召开是第一次。”总书记亲自主持,总书记坐下来第一句话就突显了会议的重要性。出席会议的除一线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外,还有王沪宁、丁薛祥、孙春兰、陈希、黄坤明、尤权、何立峰等国家领导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这是一次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的座谈会。总书记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开宗明义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就是“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怎样培养人”就是 “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 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为谁培养人”,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这是一次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的座谈会。总书记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总书记用他中学时期听思政课老师讲述焦裕禄同志感人事迹的亲身感受,指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思政课老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知识魅力,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老师扎根,学生才能开花。为此,他给思政课老师提出二十四字希望,这也是一名思政课老师必须具备的六种素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总书记期待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这是一次指导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座谈会。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总书记结合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需求,直面当前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对一些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要打好组合拳,处理好八个相统一的辩证关系: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这是一次部署和加强党在思政课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座谈会。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今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有力支撑、深厚力量、重要基础。总书记讲述了他在地方工作时兼职地方高校思政课的经历,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级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不要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功能、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不知不觉,面对面的交流持续了近3个小时。座谈会结束时,热烈的掌声又一次响彻大厅。离开会场前,习近平总书记绕场一周,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我们再一次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殷殷厚望。

座谈中,总书记态度和蔼,语调舒缓,平易近人,令我们如沐春风。总书记的讲话,睿智而又风趣,金句频出,贴切易懂,朗朗上口,各种数据和事例信手拈来,或切身经历,或国内外对比,理论联系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述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有理有据,说服力强,震撼力大,令我们不时发出阵阵会心的微笑。我一边记录,一边思考,当时就突然冒出了一个感叹:要说谁的政治课上得最好,非总书记莫属!总书记就是一个最高明的“政治导师”!

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思政课老师,能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座谈会,近距离地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感到十分地荣幸与骄傲,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要求,努力宣传好这次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加强自身的综合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课堂为载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造智慧课堂,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追梦人,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