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沁县教育局
沁县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
实施方案
各乡(镇)中心校、县直中小学校:
根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县被列为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县,目前各类设备已开始供货.为保证我县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工作有序、高效、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3年年底前完成我县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以下简称“薄改项目”),为全县92所项目校进行标准化教育装备配置;通过“薄改项目”的实施使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基本实现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全面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培养造就一批懂专业、会管理、素质高、技术精的专业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项目规划原则
1、
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本次薄弱校改造对象为全县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项目规划时要做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全覆盖,争取一次配备到位,不留死角,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决不能因小而弃.
2、
严格按标准规划.各学校在制定规划时要参照省定标准,不得任意缺项,做到实施一所达标一所.
3、
因校而易,不搞一刀切.省定标准中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只作最高限制,而义务教育学校又参差不齐,所以各学校在规划时要参照标准、结合校情确定设备数量,做到既不违背标准又切合学校实际.
4、
统筹兼顾.各学校在制定规划时既要考虑学校的现状,又要与学校的发展前景相结合,布局可能发生变化趋于撤并的学校暂不予以规划,规模可能变化的学校要按中长远计划确定设备数量,其他项目已经为学校添置了的设备只作补充性配备.
5、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各项目校在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时要对学校现有设备进行认真核查,在详细核查的基础上确定本次项目实施内容,不得随意填报数据导致设备配备不足影响教学,也不可盲目填报造成设备量的过剩、闲置浪费.
三、
装备标准及内容:
依据《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为我县中小学校统一配备图书、文体器材、教学仪器、多媒体设备(班班通用交互式白板或一体机).
四、实施对象:
全县各级各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共92所)
初中10所:
沁县中学初中部、沁县实验中学、第五中学、漳源中学、郭村中学、册村中学、南里中学、故县中学、新店中学、松村中学
小学36所:
红旗小学、育才小学、东风小学;
定昌中心校(4所):明德小学、南石后小学、西关小学、迎春小学;
段柳中心校(4所):段柳小学、樊村小学、黑峪沟小学、白家沟小学;
新店中心校(4所):待贤小学、高年级小学、新店小学、峪口小学;
南里中心校(1所):寄宿制小学;
册村中心校(4所):册村小学、书存小学、清泉小学、上官小学;
故县中心校(2所):故县小学、向升小学;
南泉中心校(1所):庶纪小学;
郭村中心校(5所):池堡小学、郭村小学、开村小学、仁胜小学、元王小学;
松村中心校(2所):圣明小学、松村小学;
漳源中心校(3所):交口小学、寺上小学、羊庄小学;
牛寺中心校(2所):南涅水小学、牛寺小学;
次村中心校(1所):上村学校.
小学教学点46个:
定昌中心校(1所):西段庄教学点;
段柳中心校(5所):霍沟教学点、荆村教学点、双沟教学点、寺家庄教学点、小东岭教学点;
新店中心校(8所):南底水教学点、邓家坡教学点;陈家沟教学点、太里教学点、大端教学点、徐阳教学点、古城教学点、杨安教学点;
南里中心校(4所):侯家庄教学点、东庄教学点、下张庄教学点、中里教学点;
册村中心校(3所):乌苏教学点、后沟教学点、新住教学点;
故县中心校(12所):得胜沟教学点、安仁教学点、郭庄教学点、后河教学点、连家庄教学点、南仁教学点、南庄教学点、牛庄教学点、清河教学点、唐庄教学点、北集教学点、徐村教学点;
南泉中心校(1所):南泉教学点;
郭村中心校(1所):郭家庄教学点;
松村中心校(3所):朝仁教学点、倪村教学点、康公教学点;
漳源中心校(4所):口头教学点、乔村教学点、王可教学点、北河教学点;
牛寺中心校(3所):山曲教学点、西安庄教学点、西汤教学点;
次村中心校(1所):次村教学点.
五、实施步骤
(一)成立机构
为加强对我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县教育局成立沁县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领导组.
组 长:王向明 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 田宝明 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张国伟 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刘新会 教育局普教股股长
高文平 教育局人财股股长
吴书宏 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张俊芳 教育局督导室主任
段建荣 教育局师训股股长
温庆忠 教育局政教股股长
冯贵敏 教育局电教仪器站站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办公室主任由冯贵敏兼任.办公室下设资料组、接收分发组、验收组、交通组、安全保卫组、培训组、应用组、监督检查组、后勤组.各职能组分工负责,密切协作.
(二)动员培训
召开项目学校负责人会议,传达省、市“薄改项目”会议精神,对项目校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
(三)调查摸底,项目申报
薄弱校改造项目是继普九、普实、远程教育、校安工程以来的又一重大项目,摸清底细有利于该项目的科学实施,为此各学校要对照省定标准,结全各学校的实际申报项目,既要考虑到本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又要结合本校的发展趋势;既要符合国家确定配备标准又要结全本校的教学实际.对各学校申报的项目内容,领导组将会根据实际在综观全局的情况下作出调整.
(四)、场地设施准备
各项目校要对照标准做好配套用房、场地设施的准备工作,保证设备入校后能顺利安装、调试、入库入柜.
(1)做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音美器材所需配套用房、场地的准备工作,配套用房、场地的面积、布局等均要符合省定要求;
(2)对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的地面、墙面、门窗、水电等进行必要的整修,保证美观安全大方.实验室、准备室的水源、电源、排水系统要布置到室内一角;“班班通”教室、计算机教室的电源线、网线等要安装到黑板附近;
(3)对体育器材的安装场地进行平整,足球门、篮球架、单杠、双杠等体育器材的安装必须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安全.
(4)仪器室、图书室、文体器材室、班班通教室要做好安全防范配置工作,存放有重要设备的各功能室要安装防护窗、防盗门,必要时可增加监控设备,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意外损失.
(5)各功能室要配置足够数量又符合标准的柜、架、台、椅,以保证设备到位后及时分类存放,并得到充分利用.
(6)实验用药品要根据实际需要按满足1年使用需求及时补充购置.
(五)接收设备
薄弱校改造项目设备购置,由省教育技术装备处统一通过招标采购方式进行,县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省配设备的接收与分发工作,县级接收分发流程为:接收、验收(抽验)、保管、分发;各项目校是项目实施的对象,接收工作是第一环节,接收设备时,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五环节运行:清点数量、领取设备、运输设备、验收设备、保管设备.
(1)领取设备:中心校、中学项目负责人向县分发组领取辖区内学校的所有设备,详细填写设备接收单并签字盖章.
(2)、验收签字:设备到校后,由本校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逐件认真验收,详细填写验收报告,合格后签字盖章,报县项目领导组办公室资料组.如在验收时发现有损坏的物品,多角度照相后,填写器材损坏报告,并及时上报县项目领导组办公室资料组.
(3)、接收存放:对验收合格后的设备接收入库,安全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和看护,保证库房防盗、防火、防潮.
(六)分类存放.设备到位后,各学校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分类处理,除部分专用设备或合同约定需要等候厂家设备人员专业安装,其他需要进行安装的设备要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安装到位,无需安装的要分类存放到规定位置,该入柜的入柜,该上架的上架,并做好财产出入库登记.
(七)建立台账.所有设备到位后,项目校在设备进行分类存放的同时,学校要建立设备台账,以上级下发的配备详单为准进行资产登记,并登记学校资产账.
(八)应用培训
在设备到位的同时,省、市、县将对各个环节,特别是管理和使用进行专项培训,各项目校要及早选派人选,作好受训准备.在人员选派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年轻有为,岗位稳定,项目对口,有二级培训能力.争取做到培训一批成就一批完善一类.
(九)设备管理
教育技术设备是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家重要财产.各项目校在设备全部到位的同时要及早着手确定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科学合理,既要保证设备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使用,又不会导致设施设备的无谓损坏、丢失.
(十)服务教学.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充分利用是整个“薄改项目”的最终目的.所有仪器设备、图书和多媒体安装配置到位后,各项目校要积极鼓励各科教师利用所有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专项技能评比,促进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工作,保证让广大师生都能用的上,用的好.
(十一)档案资料.各项目校要实施前、中、后各个过程中,将所有相关的文件、表格、验收单、接收单、培训记录、使用台帐以及图片、视频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并选派专人进行整理保管.
六、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实施是为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举措,将为我县实施课程改革,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撑.各项目学校一定要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统筹安排,切实把此项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各项目校要相应制定学校项目实施方案,成立学校项目实施领导组,科学规划,合理配备人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并将实施方案、人员配备表于11月10日前报县项目领导组办公室资料组.
2
、高效及时
此次薄改项目涉及设备较多,且采购分散,设备到货时间周期较长,各学校项目负责人要保证设备接收期间通讯畅通,下发设备要做到: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领取、5日内验收、7日内安装、10日内入库入柜、15日内投入使用,不得以各种理由延误项目实施进度.
3
、加强督导与检查
教育督导室、电教仪器站要对全县“薄改项目”实施状况进行督导,对项目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的经费投入情况和各种仪器设备及图书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上一篇:员工拾金不昧表扬稿范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