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日月潭》教学设计

2023-10-26人围观
简介

《日月潭》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我本着新课改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采取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在学生有一定确切或者近乎确切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加以纠正.形成师生互动学习,共同完成一次文化交流.最后在感情上得以升华,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日月谭是我国宝岛台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每个自然多则两三句话,少则一句话.篇幅虽短,但写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名称的由来,描绘出了日月潭的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尤其以清晨与中午两个物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环”等9个生字,会写“鸟”等12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 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9个生字,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会写12个生字,掌握避免写错字的方法.

难点:会有感情的朗读词、句、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日月潭风光秀美.

五、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能力,能充分运用手中的字典和分析一些形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浅易地了解课文大意.

六、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体现课标要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我做了如下的教法设计:

1、利用动画复习巩固生字

2、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宝岛台湾的位置,是祖国这只雄鸡不可缺少的一只脚.

3、播放视频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

4、课件展示重点段,生多种方式读,体会日月潭的风光秀丽.

5、抓住关键的时间词和描写景色的重点词句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七、教学多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对于课件制作我注意了一下几点:

1、直观性.对日月潭的位置及名称的由来,通过课件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交互性.对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具体的画面,让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

3、趣味性.播放视频,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

八、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师生收集的台湾风景区的资料.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师:设带同学们去游览日月潭的情景.通过闯关得到门票. 一起出发播放视频朗读.

板书:9、日月潭

二、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师:日月潭什么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39页,要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认字读词,渗透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师:我发现同学们把课文读得都很流利,看来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为了奖励你们,现在我们就友情来自台湾的大名鼎鼎的魔术师刘谦的忠实观众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

使学生感受本单元主题――“辽阔祖国、风光秀美”的同时,带着对“日月潭”的好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课文.

使学生初步感知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通过反复良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师:拿出魔术卡片.

(一)换偏旁变字.

师:这是什么字?

生:晓

师:魔术马上开始.

教师变换不同的偏旁,出现了不同的字:浇、烧、绕.变字的同时问一问:“这是哪个浇?”依次分别快速组个词.如:浇水、烧火、绕圈等.

师:刘谦的魔术3分钟就被揭秘了,谁看出来,我这个魔术怎么变的?

指名说出教师变字的方法.

(学生能点出教师总是变换偏旁即可.)

2、换部件变字.

师:你太聪明了,才3秒种你就把我的秘密揭穿了.那我还变,这回你再看看我是怎么变的?

教师利用卡片变出纱约,并让学生分别组词.

指名说出这一次变字的方法.

(学生渗秀换偏旁、换基本字的能提出教师变换右边的字即可.)

3、小结.

教师边演示边总结:

师:怎么变,都难不住你们,真厉害!你们看,偏旁不变,字变了,就有了不同的字.字不变,偏旁变了,就变出了这么多字,汉字可真是奇妙哇!

(二)由字到词,感悟读词方法.

1、由“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感悟读词方法.

(1)群山环绕

师:看看,哪个字跑到大屏幕上来啦?

大屏幕出示:“环”.

师:环就是一个圆.

用魔术师变字、揭秘变字魔术的方式,巧妙地渗透“换偏旁、换基本字”两种识字方法.同时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情感.

由“环”到“环绕”到“群山环

师边说边用手来画圆.

师:谁能组词?

(生可能会组错,如:“还原”.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及时纠正.必要时应板书.“圆环”、“还原”.)

师:它找了一个朋友.

屏幕出示环绕.

生自读.

师:他又找一个朋友.

屏幕出示:群山环绕.

师:群山环绕什么样?

指名回答.

(学生大概能说出有很多山围绕着即可.)

师:你想象的不错.请你把很多座山围绕着的样子读出来.

师:都象他这样读一读.

(2)树木茂盛

a、教学“茂”字.

师:再来猜一个字.

屏幕出示“茂”的象形字,学生猜.

指猜出的同学说一说.

师:对,这就是象形字“茂”.下面的部分代表一把锋利的斧头.

草长得太高了茂盛了,古人就把它砍断.于是,就有了“茂”字.我们看看“茂”字的演变过程.

b、课件演示“茂”字和演变过程.

师:看着短短一瞬间,实际经过了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来写一写吧!

c、师生书写.

师:课文中的词语是?

d、屏幕出示:树木茂盛.

师引读:想象一下,满山都是树,密密层层、郁郁葱葱.

绕”逐步引导学生想象词的意境,进而读出自己的感受.

利有象形字“茂”的演变,记忆“茂”字,并指导书写.再由茂字,引出“树木茂盛”一词.继而引导学生想象词的意境,读出感受.

让学生的感受更直观,达到语感的升华.

那真是“树木茂盛”啊!就是这种感觉再读一遍.

(3)一自然段第二句.

师:看图说词,“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再读读这句话.

2、总结方法,反复实践.

对,就这样带着想象,带着感受我们接着读.

展幕出示:建筑、仙境、清晰、朦胧.

指句说一说.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我们也来试试.

生齐读.

最后一个词我来说词意你来猜.形容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一片朦胧,也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四字词语.

屏幕出示:隐隐约约

4、齐读一遍.

四、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师:认字读词都很棒,那这么多要求会写的字你认识他们吗?

1、屏幕出示要示会写的生字.

2、爱心小提示.

师:找一找,这些生字宝宝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给大家一个小提示.

(生自由说,只要说得有道理,课件做出开放的小花.当有人提出“建”字时,即转到下一环节.)

3、学习新偏旁.

(1)屏幕出示“建”和“连”字.两个字的偏旁都用醒目的红色标出.

师:建之旁,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偏旁.

屏幕出示“建之旁”三个字.

师带领同学齐读.

反复朗读

巩固方法

打好感情朗读全篇课文的基础.

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反思自己容易写错的地方,加深记忆.

直观有效地区别两种偏旁.

师:仔细看一看,“走之旁”和“建之旁”有什么不同?

(主要抓两点:一是走之旁上边的点,二是建之旁两笔交叉.学生能说出意思,教师要加以表扬.)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建之旁”在写时要注意,第二笔捺,要从横折折撇的身上插过去.

(2)动作记忆.

师边动作边说:举起左手,这代表横折折撇.抬起右手,这代表捺,跟我说.横插建之旁,平底走之旁.再来一遍,一二.

五、朗读课文.

(一)生自由练习.

师:学得真快.同学们我们该比一比朗读课文了.别着急,找找刚才读词的感觉,先练练.

(二)逐段读文.

师:谁先来?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如生回答“我知道了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有多大?“最大.”

那你就用朗读告诉我.

你还知道了什么?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和她比一比,读下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师:原来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他的形状特点来起的.

3、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感觉好极了!

4、男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男生该你们啦?

5、齐读第五自然段.

儿歌加动作,使学生记忆更深刻.

使学生适应由词的朗读,过渡到句、段、篇的朗读.同时让读词时所想象和感受到的意象串联起来.

抓“最大”捕捉语感.

师:最后一自然段我们一起读.

(三)欣赏日月潭风光

伴随课文录音,欣赏日月潭风光.

(四)扩展活动“我是小导游”.

师:听出里面的导游小姐是谁了吗?谁还想当小导游?

师:别急.要想读得好,吸引人,就要带着想象和感受,声情并茂地读.选择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景色,反复练习吧.

学生自由练习,展示.教师走下去,鼓励指导.

学生展示.

六、好词积累,灵活动运用.

师:你们说得真好,文章写的美,是因为它运用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读一读.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句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师:那你能不能运用一个、两个、三个词,也来说一说身边的美景.

生自由发言,从一个词到三、四个词.

师:同学们,美景就在你身边,只要多观察、多积累,你也会写出像日月潭这么美的文章.

激发学生对台湾日月潭的热爱之情.

学以致用,渗透写作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赞美家乡的热情.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