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土地革命党史知识科普

2023-11-02人围观
简介

中国如今的繁荣是由过去一个个的革命活动堆砌而成的,因此国家的崛起需要变革,止步不前便是落后,由此也有了土地革命,下文便是关于土地革命的知识科普,欢迎阅读.

土地革命党史知识科普

k51e{hqg2r4_`u4fc46ys2l.png

简介:

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革命背景

1927年7月15日,蒋介石政府发动“七一五”政变,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大革命失败。面对国民党的镇压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奋力反抗。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总结失败原因,并确立了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从此,中国土地革命兴起 。

土地革命原因

土地革命时期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时期。它始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止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之前,前后历时整整10年。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战争?这是因为,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中国,白色恐怖笼罩着广大城乡,军阀混战连年不断;外国垄断资本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继续占着显然的优势,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即官僚资本迅速地发展起来。广大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过着十分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制。面对这种黑暗的现实,只有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才能坚持革命的旗帜,保存革命的力量;才能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的基础上,举起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旗帜。在广大农村,反革命的统治比较薄弱,革命的基础十分深厚,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创建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并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中国革命由此走上了逐步复兴的道路。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了坚持革命和争取革命的胜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须在斗争中逐步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革命的理论。正是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了在农村和游击战争的环境下建设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党和新型的人民军队的纲领,制定了土地革命的正确路线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这样,中国共产党人就学会了独立地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这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体现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形成的标志。

标志事件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北路宁岗县茅坪,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开始,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随后,赣南闽西根据地,湘赣根据地等根据地相继成立。中国共产党队伍力量不断壮大。随着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泛开展。在根据地内,中国共产党坚持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等活动。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历史意义

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使农村革命根据地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使被压迫的贫苦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翻身。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农民迅速分清共产党和国民党,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土地革命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积极性,为红军的革命胜利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土地革命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这十年中,党在指导思想上虽然几度犯过“左”倾错误,但最终依靠自己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实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把中国革命推向新阶段。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