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太谷县“六大盟区”创建工作别具特色
为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太谷县根据综合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教学研究、所处地理位置等指标将全县学校划分为覆盖全县学校的“六大盟区”,盟区命名学校校长为盟区区长,其其他各校校长为副区长.
五中盟区:太谷五中、胡村中学、胡村二中、胡村三中、小白中学、农大附中.
恒达盟区:恒达中学、侯城中学、任村中学、北汪一中、北汪二中、桃园堡学校.
明中盟区:明星中学、水秀一中、水秀二中、阳邑中学、范村中学、利民中学、星光学校.
附小盟区:太师附小、北汪乡、小白乡、阳邑乡、农大附小.
实验盟区:实验小学、胡村镇、范村镇、水秀乡、利民小学.
明小盟区:明星小学、侯城乡、明星镇、任村乡、星光学校.
五中盟区
“优化师资”提升盟区软实力
为了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五中盟区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是积极开展阅读活动,由盟区规定教师必读书目或必看专题内容,并写出读书笔记或观摩心得,更新教育观念,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开展专业培训,通过聘请各级专家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或业务指导;三是组织盟区内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实施“一对一”,有目标、有重点地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能够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打造本土教育专家.一是组织骨干论坛、教学观摩等活动,发挥盟区内骨干教师作用,通过传、帮、带以及全体教师的互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二是利用现代媒体,通过博客、电子邮箱、飞信、qq互动等形式,组织开展立体化网络教研,拓宽教研渠道.
附小盟区
“四项措施”促进各校协调发展
为了促进各校的协调发展,附小盟区通过四项措施,推进校际间管理互促、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
一是推进课程实施.通过成立综合实践课程课题组,探索和建立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实施“音”、“体”、“美”学科教研“同舟共进”工程,充分发挥附小音体美学科优势,加强音体美等薄弱学科的建设.
二是构建高效课堂.在盟区网站组建“名师工作室”,通过示范课等说评课活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典型案例制度的研究;通过教师撰写教学博客、教学日志等形式,以及教学反思优秀作品评选等活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制度的研究.
三是创新教学管理.以课题为引领,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论坛等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创新校本教研;通过开展师德、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等培训,创新培训内容;通过专题讲座、论坛、课例、研讨、观摩、小组交流等形式,创新“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通过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落实培训方案,创新校本培训管理制度.
四、创建盟区内特色学校.要求各学校在继承自身传统和经验的同时,加大校际间集会、活动、交流的力度,借势发展,既要共同发展又要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恒达盟区
“建章立制”确保盟区规范运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恒达盟区坚持区域联动,整体推进,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盟区工作规范运行,促进了盟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是建立健全盟区教育工作检查机制.成立盟区教育督促检查工作组,结合盟区教育活动开展,对各校的参加情况、活动效果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
二是建立健全各校成果示范推介机制.广泛开展现场参观、辅导、示范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盟区教育的吸引力,使盟区管理者、教师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将学到的经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学校全面提升,协调发展.
三是建立健全盟区教育信息反馈机制.盟区通过建立教育信息反馈员,信息员队伍由盟区各个学校推荐一名教师担当,主要负责收集反馈各校的需求信息和意见建议,及时上报分管领导,有力推动了盟区教育工作开展.
四是建立健全盟区教育评价机制.盟区通过每学期一次的阶段总结,全面、科学、合理的对盟区各校工作进行考评.
实验盟区
“师徒结对”为盟区可持续发展续航
为有效提升盟区内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验盟区充分发挥盟区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积极打造学有特色、教有特色的名师队伍,为盟区的可持续发展续航.
一是采取“立体培养模式”,实行一师多徒或多师一徒制.要求师傅为市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徒弟则要求为所有35周岁以下的在职教师.有的教师既可上拜师傅,又可下带徒弟.
二是师徒结对采取“自愿与统筹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原则,先由个人自愿申报,学校统筹,确定师徒人选,再举行拜师活动,建立师徒关系,签订师徒协议.
三是分层次制定目标,明确任务.要求师傅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指导徒弟备好课,审查徒弟批改的作业,每学期听徒弟课总课时不少于8节,并认真评课,写出指导意见,做到“三带”,即带师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带师德——育德之道,为人师表;要求徒弟认真备课,主动请教,每学期至少向师傅听课8节,认真记录听课本,并写出体会或个人见解,做到“三学”,即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学本领——教育教学基本功;学做人——为人处世,为善,求真.
明中盟区
“教研活动”提高盟区教学质量
为提高盟区内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明星盟区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给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让教师在互动学习和交流中快速成长.
一是活动形式多样化.每周组织一次网络教研,利用qq进行的学科对话交流,不定时的教师博客等书面心得交流;每月利用一天的时间进行集中教研,可以从如何备课(编制学案)、如何上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等角度入手进行教研,也可以是专题讲座、示范听课和评课,同课题的比较式教学,研究各学科、各课题的教学模式.
二是活动内容具体化.各学科可以根据学科实际制定相应的特色活动内容.课堂教学研讨,按照负责校确定课题(可以是新授课,也可以是复习课,以学案导学为框架)、个人备课、各校集体研究、观摩展示、集体评课的流程进行;中考命题研究,按照学习课标、研究考题、个人命制试题、集体研究筛选、整理的流程,最终为盟校提供2—3套中考模拟试题;课堂问题交流,按照个人整理、本校筛选、盟校集中交流的流程.可以是突发事件的处理,可以是教学特色处理,可以是个人心得.
为方便教师的交流与讨论,盟区各校的研讨课教学设计、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研训小结等都要及时上传到盟区博客上.
明小盟区
“五大工程”创建内涵式盟区
为实现盟区内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明小盟区以“五大工程”为抓手,通过校际合作与交流,将各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优质资源等辐射到各校,努力创建“内涵式明小盟区”.
一是抓实管理互通工程,促进管理水平共提升.以建立“三项活动”为抓手,发挥校级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盟区内学校间“业务互帮、优势互补、管理互促”的工作局面.
二是抓深研训联动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共成长.以解决教学问题、引领教改方向、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依托名师资源支撑点,融通教研、科研两条辐射线,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抓牢质量同进工程,促进办学效益共提高.积极发挥、整合各校师资、资源的优势,通过加强盟区内各学校在德育模式、学科质量、校本课程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促使盟区内学校德育队伍的共同成长.
四是抓细文化共建工程,促进文化体系共完善.积极探索“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内涵的明小盟区”,打造富有特色的“明小盟区”学校文化.
五是抓优项目合作工程,促进教育品牌共形成.深入践行“项目化”工作理念,以改进、提升、开发学校某一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校际间的项目合作、结对共建活动.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