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信息公开
|
|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宣传部文件
|
|
|
|
现将《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宣传部
2018年2
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等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委全委会和园区党工委扩大会议的部署要求,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动文体旅事业繁荣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园区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走在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最前列,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落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战略任务,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化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引导干部群众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坚定性.持续抓好学习教育,拓展宣传方式手段,成立“百姓名嘴”宣讲团,结合基层党员冬训,常态开展基层理论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贯彻执行党委(党工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学习形式,确保直属党委(党工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2次.加强中心组学习督查管理,确保学习实效.
推进社科理论研究,强化社科研究项目管理,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效,完成2017年度6项课题的结项工作,重点做好2018年度社科课题立项工作.加强与高校、智库的合作,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园区开发建设24周年经验总结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全面展现园区开发建设成果.围绕建设“创新源地、产业高地、民生福地、宜居胜地”等重点工作,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园区下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强独墅湖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办好湖畔论坛、金鸡湖艺坛、金融大讲堂等各类社科讲坛讲座,推动社科普及和理论宣讲深入基层.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发布”微信、微博等自有媒体,突出内容建设,积极开展社科宣传.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召开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联席会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各级党委(党工委、党组)切实承担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工委、党组)书记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意识形态工作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党工委、党组)至少2次专题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讲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重点做好网络传播内容、文化市场的管控.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守好高校思想阵地.对各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加强检查考核.
二、提升新闻宣传质效,持续营造推动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突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主动作为、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做到季度有主题、月度有侧重、宣传有亮点,聚焦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凸显改革开放40周年、突出高质量发展成果,着力营造主流舆论氛围.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国家级媒体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拓宽与新华日报、江苏广电、苏州日报和苏州广电等日常新闻宣传重要平台,扩展与联合早报、新传媒、之华媒体和其他第三方海外主流媒体合作领域,提升财经、创投、电子、医药专业性媒体对园区的
加强海内外传播能力建设,坚持国际视野、本土化操作,创新城市品牌宣传策划,形成科学立体具有鲜明园区特质和特征的城市品牌形象.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借力中新联合理事会,重点做好对新加坡的各类对外宣传活动.依托“两团三馆”( 苏州芭蕾舞团、苏州交响乐团、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借力我唱苏州、冷泉港亚洲会议、纳米国际论坛、马拉松、龙舟赛等具有深远影响力、群众参与度高的各类国际会议和重大活动,多维度展示园区改革创新发展的突出成就.发挥园区展示中心等各类展厅的集中展示效应,形成以城市宣传片、文创产品、地标建筑为代表的外宣符号集群.强化各类显示屏、公交站台、高炮等户外广告推广力度,持续提升园区品牌形象.发挥园区影视制作服务基地的作用,利用各类在园区取景的影视作品,创新推广园区品牌形象.充分利用旅游载体、科研载体、创新创业载体、文化商贸载体,全面展示园区品牌形象.加强与相关部门互通联动,针对在园区居住的外籍人士、在园区科研创业的海归人才、在园区工作的外企高管、在园区生活学习的外籍留学生,结合各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有的放矢做好城市品牌宣传.
融合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园区自媒体传播矩阵建设.精心组织每年2次的“苏州工业园区媒体日”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立体推广,提升园区全媒体体系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稳固《苏州日报·今园区》、《全景金鸡湖》、《联播苏州——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等传统媒体宣传阵地.推进新媒体创新突破,“苏州工业园区发布”政务微信整体改版升级,继续保持全市区县政务微信的领头羊位置.“苏州工业园区发布”微博内容和形式同步创新,适时开展微博视频直播,增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权威性和互动性.按照园区管委会网站改版要求,对网站展示形式进行全面提升.构建聚合传播平台体系,以新闻中心网站、园区发布政务微信微博为基础,丰富报纸、电视、杂志的信息内容,加强与各级各类新媒体合作,在百度、网易、凤凰网、一点资讯、无线苏州、引力播、苏州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和商业新闻客户端开设园区政务发布号,实现自媒体内容的二次传播、多次传播.
三、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充分凝聚风清气正的网络正能量
推进网信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会议协作机制,完善网信工作职责,定期分析研判网络意识形态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建立网上重要情况通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和问责机制,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一次专题督查.建立“大舆情”立体监测体系,依托公安网监、网评队伍,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分析、研判、报送工作,定期召开舆情研判例会,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整合网络基础数据,动态感知网络舆情态势,按照程序发布风险预警和处置决策.推进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应急预案,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舆情处置机制,加强信息安全监管、网上舆论引导和应急处置,积极推动涉事工作部门网下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负面舆情.
建立新媒体联盟,广泛动员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网络群组、网民等共同参与网络治理.以举办网络文化节为契机,加强网民遵纪守法、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安全防范等方面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网络公益等系列活动,加强网上统一战线建设,与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网络大v、意见领袖、热心网民等线上互动、线下联谊,增强政治认同,实现正面发声.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组织和重点群体网上活动的监管,实行网上网下协调联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网络生活,引导广大青少年成为网络文明的实践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深入贯彻《网络安全法》,落实各项互联网管理规定,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重要时间节点,发动区内重点互联网企业、针对不同人群,统筹开展好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依托第三方技术团队,对园区重点网站实施安全漏洞扫描,协调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好园区网络安全保障相关监管工作,指导园区重点网站完善技术防护措施,组织网络安全检查、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通报工作,协调处置网络安全重大突发事件.明确“谁办网谁负责”的基本原则,确保网络和信息化安全责任到人,建立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现-整改-反馈”的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故.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分众化、具象化、生活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结合新时代主题,创新推进“情暖金鸡湖”先进典型系列访谈纪录片,用影视语言形象化宣传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媒介传播作用,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有效利用公交车站车身、道路指示牌、户外显示屏等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集创作一批体现新时代精神、园区特色的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因地制宜开展公益宣传,推动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市民生活空间.深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构建多层次示范群体,丰富“为园区人点赞”、“惠邻微讲堂”、“善行义举榜”等活动形式和内涵,营造崇德尚善、德行天下的社会环境.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扎实推进文明示范城区长效管理,加强测评考核,推进督查整改,努力在苏州市文明指数测评中保持前列.以每月集中督查为抓手,主抓重点项目,强抓薄弱环节.有效利用“门前三包”制度,深化责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共建的工作局面.加强技术支持,创新测评方式,开发运用文明示范城区测评管理系统,结合“啄木鸟”随手拍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利用每月第三方测评,优化检查机制,科学抽样检查,以测促改,巩固提升文明示范城区建设成果.开展动迁小区文明素质提升试点工程,反对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好夫妻、孝儿女、好婆媳、好邻里、好母亲推选活动,开展文明楼宇楼道典型选树工作.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单位等申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参与文明示范城区建设纳入区级文明单位考核条例中,以评促建、夯实基础,全面打造“文明示范城区”一流形象.对照《江苏省诚信示范街区测评体系(试行)》,探索打造斜塘老街诚信示范街区试点项目.
深入贯彻《关于切实改进和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实施意见》,积极发挥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实施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完善园区志愿者回馈制度,加强协会网站工作平台建设,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坚持志愿服务活动与平台管理同步开展,实施活动添加、志愿者扫码、新闻添加“三步走”战略,从基础数据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园区志愿者协会分协会建设,全年新建至少2座文明驿站,推动各分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依托园区“志愿者之家”,开展未成年基地活动.积极为园区各类大型赛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保障,精心打造“三五学雷锋”、“国际志愿者日”、“公益伙伴计划”等一批品牌活动,力争实现全区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达17%.
加大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成员企业招募力度,在联盟及分联盟成员单位中积极推广运用《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评估体系》.组织开展 “责任与影响力”主题沙龙、“家在苏州 联通你我 携手筑梦”课程进企业等园区企业社会责任品牌活动,推广csr理念.以关爱特殊人群、安全教育为主题,不断发掘新亮点,创新活动开展形式.开展园区企业管理者csr培训,建立园区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分联盟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保障园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年度最具责任感企业及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持续收集、筛选园区企业优秀履责案例,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推动文体旅繁荣发展,持续提升园区发展软实力
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区域文体实事项目工程.奥体中心竣工并试运行,开工建设北部文体中心,积极推进东部、南部、西部文体中心规划建设,完成中央公园广场舞台和湖东邻里中心广场舞台改造,新建李公堤四期中心广场舞台和独墅湖邻里中心南侧公园广场舞台,完成金鸡湖水岸慢行绿道工程,推进草鞋山遗址公园立项.加快推进街道与中新合作区“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推进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成立公共文化中心,充分发挥“三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龙头作用,提升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服务效能.精心策划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金鸡湖端午赛龙舟、文体节、双年展、我唱苏州、金鸡湖艺术节、金鸡湖帆船赛等品牌活动,持续提升活动的规格、水平和影响力.积极推动苏州芭蕾舞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苏州交响乐团完善运行机制,高质量完成2018乐季,推进园区合唱团组建,开展交响乐、芭蕾舞等高雅艺术与群众文化融合活动,推动高雅艺术普及,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居民群众的文艺素养.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鼓励基层文艺创作,蓬勃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继续办好“群星璀璨”文化惠民活动、公益电影“四进工程”、“送戏进社区”等活动,文化馆年度开展各类文艺演出不少于70次,各街道、社工委年度开展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不少于12次;大力推进电影惠民工程,各街道、社工委必须建有至少1个室内固定放映点;每个社区每月为居民提供一场讲座、一场演出、一次展览、一次辅导和一场以上的公益电影;全年开展各类公益性文体展演、展示、讲座、培训等活动不少于8000场次.
持续构建现代文体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文化服务贸易、鼓励文化消费新热点.以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为龙头,积极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加快建设文化体育企业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完善产业统计体系.构建文体产业生态圈,定期召开文化体育企业家沙龙,增进区内企业间互动交流与合作.推动园区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战略,申报各级扶持政策,组织企业参加第七届苏州创博会,充分发挥文化体育引导专项资金的引领作用,全力推动一批企业做大做强,力争2018年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3%.
按照“全域旅游?跨界融合”的工作思路,建立旅游行政部门服务引导,企业主体实施,各功能区落地推进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发挥各产业政策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叠加增值效应,着力打响推动“旅游+”功能.立足金鸡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阳澄湖半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大核心板块,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持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和发展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丰富园区旅游发展内涵,全力打造高品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六、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凝聚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合力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推进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突出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选优配强宣传思想文化领导干部和工作队伍,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工作机制.各功能区、各单位各部门、各街道、各社工委要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分管领导,加强联通互动,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享、掌握最新工作动态.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新闻发言人”,进一步规范新闻发布,精心设计发布主题、形式、内容和应对预案,提高新闻发布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充实网评员队伍,建立20人左右的核心网评员队伍,开设网络传播工作号,建立网评工作常态激励机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的业务培训,坚持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组织开展第七届新闻宣传和网信工作业务培训、宣传思想文化基层工作者培训,提高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业务水平.鼓励基层工作创新,开展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项目评选,总结推广创新案例和经验.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宣传部印发
|
-1-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