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2023-10-29人围观
简介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一

2017年11月22日晚开始,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2017年11月26日晚,北京警方就该幼儿园幼儿疑似遭针扎、被喂药一事进行了通报,涉嫌虐童的幼儿园教师刘某某被刑拘。11月29日,红黄蓝教育机构针对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事件发布道歉信。

以上是有关于前段时间传得风风火火的红黄蓝虐童事件。近年来,可以说幼儿园虐童事件层出不穷,每当这种事件被曝光,网络上的各种讨伐声此起彼伏,甚至出现各种偏激言论,引导人们错误的思维方向。

身为一名教育技术学的学生,既然学习了教育原理这门课,正如学姐所说的那样,我们就不能以没有学习这门课的人的思维来思考有关教育的问题。

在“红黄蓝”事件中,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老师。没有人生来就是为了虐爱别人。在生活压力如此巨大的当代社会,老师可能会在自己的私生活中收到不满意的待遇,导致心理不平衡,继而将这种不平衡以暴力的方式施加给学生。这里的老师不仅仅是指红黄蓝幼儿园的幼师,而是广泛普遍的老师。

通过“红黄蓝”虐童事件,大多数人看见的是对幼儿的残害,对教育的担忧,对施暴者的批判,以及对偏激言论的跟风。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些表面的现象,我们更应该关心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我们的学前教育会收到这么大的隐藏危害?这种危害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教育之中?

通过很多的后续报道,我们发现我们对这个事件可能或许放大化了。但是真相到底如何,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很难了解到。在这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又有了很多关于教育问题的反面报道。例如“女德班”、“豫章书院”等等,这些被曝光的变态式教育不禁让我们再次思考,如今的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

身为教科院的新生,我想我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更深入的见解,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育原理学习,类似于上诉所提到的“教育”,其实根本不是教育。教育并非一种强制,学生与老师应该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通过交流而非灌输来实行的。

总而言之,对于“红黄蓝”虐童事件,我们要抱有理智的正义,而非愤青一般愤慨。更加需要拥有的,是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在我们网络中被口诛笔伐的教育系统,可能也需要进行更一步的完善。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二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虐童事件旋踵而至的现实语境中,从携程亲子园事件到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被指虐童……接连几起虐童事件将中国幼儿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11月22日,有幼儿家长反映,北京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朝阳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成立专案组,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目前正在调查当中。“朝阳区政府禁止任何形式的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发生,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涉案幼师行为举止粗暴、毫无师德可言,对于幼儿来说,这些陪伴在他们身边的“老师”,或许就是真实的“魔鬼”。幼师若是素质差,幼儿就会遭殃。对此,不少幼儿家长“气得发抖”,甚至“哭晕过去”,不止于心疼自己的孩子,周频发生的虐童事件也让公众对中国幼儿教育产生质疑。

事件正在调查,问题正在处理。然而,对于虐童事件,我们不能总是走着昨天的“流程”,更不能一直重复昨天的愤怒。“美好的生活属于儿童,给孩子什么样的现在,他们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没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从依法处理虐童事件出发,幼有所育必须落到实处。

虐童事件引起全民恐慌

根源在于幼儿教育公共资源紧张

1、从道德层面而言,难以想象如此丧德行为竟然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幼儿园虐童事件尽管属于个案,但是每次曝光后都能牵动公众的敏感神经,这不仅是因为幼师的过分行为,更是因为在一个道德感和道德约束占据重要地位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难以理解为何会有如此丧德行为发生。近期幼儿园虐童事件,都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道德层面的强烈谴责。当得知做出这些行为的竟是幼儿园教师时,公众自然义愤填膺。对孩子的怜爱和护佑是社会舆论的道德基础,虐童行为被公众发现,一定会遭到道德上的强烈谴责。

2、大城市知名幼儿园尚且如此,引起公众尤其是幼儿家长的集体恐慌。近期曝出虐童丑闻的幼儿园都是中高端幼儿园,如具有大企业背景的携程亲子园,赴美上市的知名红黄蓝幼儿园。大城市知名幼儿园尚且如此,那么中小城市、村镇、城乡结合部等名不见经传的幼儿园又是怎样一番场景呢?更有一些在居民楼里毫无办学资质的幼儿托管场所又是如何呢?由此,社会公众甚至推测是不是所有入园的幼儿都曾受到如此待遇。虐童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造成公众对中国幼儿教育市场的集体恐慌,幼儿教育现状不容忽视。

3、对幼师素质的质疑,放在幼教资源的巨大缺口上看,显得十分苍白。幼儿园的孩子心理和认知还处于懵懂的发育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这就对幼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幼师应该是心理辅导、自我调节、保育技能等方面的“准专家”。然而,“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难”“入园难,进公办园更难”等,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目前,各地普遍存在幼儿园和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即使是在资源相对集中的北京,幼儿园学位缺口也达24万,幼师缺口数以万计。幼师和幼儿园缺口这么大,无法抵挡一些地方“捡到篮子就是菜”。

要义愤,也要恪守理性积极思考

幼托市场不能野蛮生长

1、面对虐童事件,要节制愤怒理性思考,在众声喧哗时叩问真相。虐童事件此起彼伏,不仅让家长伤心、痛心和揪心,也让全社会义愤填膺。但越是信息芜杂的时候,越要节制愤怒,避免冲动,恪守理性,叩问真相。从朝阳警方调走教室内监控视频介入事件调查,到教育部部署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查,问责就在路上。朝阳区政府和教育部就事件相继表态,以快速反应呼应民意,以峻厉语言表达立场,以坚决行动履行职责,值得肯定。处理虐童事件,正需要相关部门不捂盖子,不留面子,不做样子。对于公众而言,也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克制。

2、防虐待课程进入幼托机构,监控全覆盖无死角,家长可app同步。虐童事件舆情短期集中爆发,应该让防虐待、防性侵等儿童课程进入幼托机构,给孩子、家长、老师都上一课,讲清楚如何发现和处理虐待问题,以及触碰红线的严重后果。此外,也应加强投入,通过技防监控,确保监控探头全覆盖,实现园内无死角。这里应该注意到,在涉案幼儿园中,往往都不是没有监控,而是监控将幼师虐童行为记录下来,但家长看不到。这就要求监控视频要让家长看到,可以考虑使用可app同步的监控设备,让家长能够随时查看孩子在托情况。

3、提升幼师管理水平,加强学前教育投入,发展普惠式幼儿教育。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正处于发展期,提高幼师待遇也在近期虐童案发后被广泛提及。但是,即使要对幼师进行待遇补贴,也应首先完善幼师培训和培养制度、定期审核和清退制度,将幼师群体纳入国家统一管理。有规范管理、综合素养与专业人才,幼师的薪酬水平才能上涨,这样也可以对整个幼师群体起到激励的正面作用。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加强幼儿教育投入,在解决基本配置的基础上,提高准入门槛,发展普惠式幼儿教育。毕竟,教育的“兜底”应该从最底部兜起。

法律规定在不断完善

关键是执行力度,需厘清监管思路

1、转变幼儿保护观念,司法保护先行,走好向法治社会转型的重要一步。在幼儿保护方面,不应当是家长发现后以试探的语气发微信询问幼师,而是应该让司法保护首先介入,提供最坚硬、最中立、最有效的保护。司法保护应该更加凌厉起来,改变保护观念,这也是向法治社会转型的需要,无论是幼儿园虐童、学校体罚,还是父母虐待子女,都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追责。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未成年人在他们面前都是相对的弱者,这种保护要么出于责任、要么出于行业道德,但都不如司法保护来得刚性和强势。

2、严格执行刑法提起诉讼,让虐童的违法成本不止于道歉和道德约束。在一些幼师眼中,虐童违法的成本是极低的。事实上,对涉事机构的罚款处分也往往是远远不够的。对待孩子,任何施害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更涉嫌触犯刑法。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刑法修正案(九)》扩大虐待主体范围,我国在立法上并不缺位。可是,再完备的法律,如果量刑不够、惩治无据、执法不严,也难以达到立法初衷。法律的“牙齿”应该硬起来,家长们应该考虑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当一切法律规定执行到位的时候,才能让幼师们以及机构们真切感受到虐童的违法成本,不能仅靠道歉与道德约束。

3、监管部门要厘清幼托监管思路,提高治理水平,才能发挥法律实效。目前,地方幼儿教育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因为担心本地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学位不足,关停几所涉事幼儿园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可以说,这种管理思路是根本错误的。地方政府积极应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幼儿教育领域,明确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监管,这是应有的管理思路。在法规细化、管理到位的前提下,一定会有优秀机构脱颖而出。要填补办学与管理、监管与保障之间的巨大缝隙,就必须要厘清管理思路,提高治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法律发挥实效。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三

继携程亲子园事件之后,11月22日晚,数名家长发现就读于北京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国际二班的孩子遭遇老师扎针并喂食不明白色药片,目前朝阳警方已介入调查。据悉,目前教室内监控视频已被警方调走,班上3名涉事教师暂时停职,改由其他老师替换。

据公开资料显示,红黄蓝教育成立于1998年,主要涉及亲子园、幼儿园、竹兜育儿领域。9月27日,红黄蓝教育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当日收盘价格25.9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40%。

其实,红黄蓝教育登录纽交所才没过几个月就曝出旗下幼儿园涉嫌虐童事件,这实在让人感到愤慨和惊讶。受此事影响,红黄蓝美股报收26.7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3.96%。时值感恩节美股休市,红黄蓝暂时逃过一劫。

对此,美国证券监管机构sec发出了警示,称sec并不会就中概股企业在国内的行政处罚或者负面报道进行处罚,但是中概股企业必须根据美国股票交易的规则及时披露这类信息,如果未尽职履行该类信息披露义务,则将面临sec处罚。至于投资者是否提起个人诉讼,则是不可预测的个体行为。

事实上,红黄蓝教育出现问题早已不是首例。2016年底,北京亦庄红黄蓝的加盟亲子园因经营不善,家长集体讨费维权。2017年2月,郑州市红黄蓝加盟亲子园因拖欠房租及老师工资而关门,该门店善后处理的负责人失联。

除此之外,天津、山东、四川等地的加盟园也被报道过类似“跑路”事件。而此次红黄蓝教育虐童事件的总爆发,把该企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像红黄蓝教育这样成立将近20年的资深幼儿教育机构,为啥在前十多年间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而就在最近这一二年里,却因事故频发而被媒体集中曝光呢?红黄蓝虐童事件给民营幼儿教育带来什么启示呢?

启示一:重业绩轻管理,出事乃早晚的事

红黄蓝在2014-2016年的营收分别为6510万美元、8290万美元、1.0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4.48%;2017年上半年营收6430万美元,同比增长30.96%。

这样的增长速度还算不错,但红黄蓝的净利润却表现的相当不稳定,2014年、2015年分别亏损134万美元、130万美元,2016年扭亏为盈,净赚589万美元,2017年上半年盈利495万美元。

此外,红黄蓝教育的毛利率虽然逐年上升,但是仍然远低于赴美上市的教育服务企业的中位值。最低的2014年仅为8.6%,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最高,达20.27%,但仍然低于同行业的中位值(37.05%)。

根据红黄蓝的招股说明书,公司目前有服务和产品两大业务。服务收入包括学费、加盟费、培训费和特许权使用费等,产品收入则为教育产品的销售。2014至2015年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是红黄蓝对发展产品收入和拓展加盟园这二个经济增长点没太关注。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业绩,红黄蓝竭力向加盟商销售商品以及向加盟园的在读学生销售商品,而产品收入增长迅速的一大原因就是加盟园规模的直线上升。2017年上半年,服务收入和产品收入的毛利率分别为16.49%、46.54%,产品收入的毛利率远远高于服务收入,而红黄蓝能够扭亏为盈正是通过不断提升高毛利的产品收入的比重。

启示二:盲目扩张加盟连锁,却对其殊于监管

2001年红黄蓝开始拓展加盟连锁,2014-2017年上半年红黄蓝加盟幼儿园数分别为66、111、162、175家。亲子园也扩展迅速,2014年红黄蓝加盟亲子园达到487家,2017年上半年已经高达845家。

和加盟园相比,红黄蓝直营园拓展比较缓慢。2014-2017年上半年红黄蓝直营幼儿园数分别为50、62、70、80家。而直营亲子园则呈现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24家下降为2017年6月的8家。

众所周知,直营幼儿园才是红黄蓝教育的品质保障,还可以直接监管加盟园的行为。而如今加盟店迅速扩张,直营店却数量骤降。如此众多的加盟店,红黄蓝肯定管不过来。于是,加盟园的师资质量良莠不齐,出现事故在所难免。

启示三:加盟店招聘自己管,退出也很简单

与红黄蓝的加盟园招聘教师可自定不同,公办幼儿园的招聘要求极为严格。首先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其次要通过教育局的编制考试,即便是录用之后,在试用期内表现出任何不良行为都会被劝退。而且,每周都会对要求所有幼师参加业务培训。

尽管红黄蓝方面言之凿凿的表示,红黄蓝会提供招聘师资的标准方案,并对新入职教师提供北京总部20天的培训,负责人强调教师录取率仅为5%,且培训淘汰率高达30%。但是多数加盟园的老师表示,此事皆由加盟方自行决定。至于后续监管,红黄蓝总部会通过网络培训等方式培训师资。

而现在对于红黄蓝教育来说,直营店的师资力量或许还好一点,加盟店的师资培训力量就相对薄轻。也就是说,加盟店疯狂扩张后,又不注重师资培训,这会直接导致加盟店的问题爆发而损害了总公司的形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黄蓝教育的退出机制过于简单。合同结束或因故终止时,仅需撤下红黄蓝相关标识的使用,同时红黄蓝退还15万元保证金即可,并且红黄蓝可以帮助加盟园长寻找接盘方。对于加盟方来说,没有准入门槛,退出也十分简单,犯了过错也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虐童事件频发,令人觉得发指,也带来了诸多启示。如果“只重效益,忽视管理”那么虐童事件就容易发生。若再加上只重扩张规模,而轻视对旗下加盟园老师资质培训,那么虐童事件发生只是迟早事情。所以,我们只有把幼儿教育当成事业来干。在注重效益的同时,同样也追求教育品质的提升,那么此类事件就会不再发生。很多关乎民生福祉的行业都要渗有公益属性,绝对不能唯利是图。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