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既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就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信任、理解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应设法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再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总结、分析不完善的地方,启发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应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引领作用很重要。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可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心中有学生,相信他们,应该以学定教。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营造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就必须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互动双方。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注重感悟”
语文能力中的阅读能力也不同于以往的以抽象概括为主的能力,而是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悟",离不开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章中的人与事
以学定教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先会后学
“先做后学 先会后学”就是教师布置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班级研讨。
这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儿童的认知规律是先行后知,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会――指可以意会的、尚难言传的阶段)
墨西哥籍副教授在学术发言前,把一双球鞋放在桌子上,讲了一个故事:他为刚从乡下来的女儿买了球鞋,女儿没穿过,他就给他一二三四地讲要领,听着听着,女儿说,你还是把鞋给我吧,我穿一穿,不就会了吗?他的学术发言就由此而始,强调学生应当做中学
...先会后学,以学定教,注重感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他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环境,那么我们的学生获取适合自己发展方式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是以考本、本本、师本的,是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定学”,教师往往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课堂上成了教师个人表演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的整体感受,教学过程很难体现出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生本教育理念倡导“先做后学,先会后学,以学定教,注重感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以生为本”.我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了一些新的教学尝试.学生表现出在传统课堂上少见的主动、自信、合作和创造.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交流,我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进行学习的尝试、表现和交流,课堂上焕发出积极、欢乐、高效的活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做法:
一、操作性强的前置性作业,能充分释放学生的能力和激发求知欲
pep英语,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英语学习用书,在教五年级下册unit5《look at the monkeys)partb前,我让学生学生结合前一单元和本单元parta的现在进行时相关知识预习本课内容,让孩子们在家中通过上网、查英汉词典等方法,让他们了解新词组的音标和意思,并初步学习发音.到上新课时,首先在小组之内进行交流和学习他们自学所得,当小组交流结束时,我提出:who can read this?时,平时不举手的同学都争着要求试一试.课堂上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学习的欲望非常强烈,学生不仅能完全明确单词意思,而且还能正确读出大部分发音,这更加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创设适当情境,充分激发学生表演欲望
当学习完对话后,结合本课句型和单词我设计了去动物园看动物的flash动画,只有人物、动作,没有声音.让学生小组讨论编对话,为动画配音.每个小组都积极讨论,个个跃跃欲试,最后汇报表演更是精彩迭出充分显示了孩子们无限的潜能.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学生的天性是学习的动力之源”,只要我们能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教材,活用教材,精心设计各项活动,使教学内容接近生活,接近学生,适合学生,让学生唱主角,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环境,利用好“学生”这个活教材,那么我们的学生获取适合自己发展方式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高度尊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是用赞许和肯定的目光鼓励他们,并用“good!”、“great. exceuem!”、“wonderful!” 、和“perfect!,’等语言鼓励他们,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勉励他继续努力,下次会更棒,并给予赞许的目光.
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
在学习《lo0k at the monkeys}的过程中,学生对进行时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任务:根据自己的日常活动设计一个图画册,配上英语?这样的问题,又从课堂引伸到了课外,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运用,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英语知识,而且把课本中的知识扩展到了生活,加深了对语言的认识,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过程.
五、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生本”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创设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学习unit5的过程中,结合本课知识,先让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情况,每4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找出疑点:对话练习中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表演对话,人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各小组创编对话、派代表上讲台来展示自己组交流的结果.各小组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查找、自学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有在词典中查找的,也有上网搜集资料的,还有询问家长和他人的.在展示时有做成p进行展示的,有制成word文档进行展示的,也有直接讲解、书写进行表达的.各小组的的发言和展示都非常精彩,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了学习的乐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采用“以生为本”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语言知识与技能,体验到学习、合作的快乐在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的教学活动,营造生动有趣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亲子公益活动感想3则
下一篇:【春晚曹云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