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2023-10-24人围观
简介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队列队形 、身体素质、单脚跳接力、跑动中手臂的摆动、迎面接力跑 、30米快速跑 、站立式起跑 50米跑、耐久跑、蹲踞式跳远、持轻物投远、立定跳远、跳短绳、前滚翻、足球.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仍爱玩,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身高体重以及身体素质各方面比以前有较大改变.力量变大,对动作结构的理解也趋以合理化,对某些动作技术得掌握也比较快.生性好动,活泼开朗,爱表现自己.课堂组织纪律性比以前有很大进步、情绪变化较大,喜欢竞争.某些女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小心害羞,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要以讲解诱导为主,以相近的游戏进行巩固,使学生寓教于乐.

教材简析

四年级的基本体操教材由队列和队形、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等组成.队列和队形教材除了能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集体性的协同动作,感受与体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团结、合作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投掷教材是一项具有实用性的技能,也是重要的人体基本活动.在本书投掷与游戏教材中含有“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掷远与游戏”和“投准与游戏”三方面内容.“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又将其分为各种自然形式的挥、抛、滚、掷游戏和实心球抛掷与推掷游戏,它是掷远与投准游戏教材的基础.走、跑与游戏教材,是一项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性教材内容,它由走的游戏、发展奔跑能力的游戏和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组成.在本书的结构体例上,将走、跑与游戏密切结合,以游戏形式改变其过于注重技术教学的倾向,通过游戏性的走、跑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走、跑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走、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跳跃教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学期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以发展跳跃活动能力为重点,以学会跳跃的正确方法与培养身体正确姿势为切入点,促成学生发展综合目标的全面达成.

教学工作

预期目标

1.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6.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7.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8.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工作思路(措施)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标,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培优辅差

主要策略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辅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具体策略: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的难度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低难度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学习练习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