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3篇

2023-10-23人围观
简介

处于小的幼儿们,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除了直观的声音外,还会注意到老师的肢体语言,因此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以游戏的形式来呈现,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几篇优秀的教案吧!

教案一:

音乐游戏:两只小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手指游戏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

2、通过观察、探索、创编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飞走了,回来了”.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配班配琴,魔方一个.

经验准备:会边唱边玩《两只小鸟》的手指游戏.

活动重点: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

活动难点:创编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飞走了,回来了”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两只小鸟》

教案二:

音乐游戏:小熊和小蜜蜂

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2、 参与活动,体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磁带、录音机

2、 蜜蜂和小熊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 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放蜜蜂音乐)

(二) 认识,了解,表现乐曲

1、熟悉乐曲:

(1) 小朋友,你认识它是谁吗?(蜜蜂)

(2) 那谁来学学小蜜蜂是怎样飞的,(请幼儿做动作)

2、了解表现乐曲

(1) 小蜜蜂有一对翅膀,幼儿老师一起来学学小蜜蜂.

(2) 小手放在腰上,一前一后动一动,小脚尖踮起来,轻轻地飞.(教师和幼儿听音乐做蜜蜂动作)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小熊音乐

(1) 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小熊)

(2) 小熊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你们也可以用动作跳出来,这样小熊就能看见小朋友是在和它作朋友.

(3) 小熊走起路来是慢慢地走(笨重地走).

(三)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

小朋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和小蜜蜂、小熊跳舞.听到蜜蜂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来学小蜜蜂飞,听到小熊的音乐我们就跳小熊的舞.

(四)结束

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学做小蜜蜂和小熊.

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

游戏指导:

成人和幼儿一边唱儿歌一边拍手,唱到“小手碰小手”时,成人和幼儿的手掌对碰在一起.(也可碰身体的其他部位.)幼儿和幼儿结伴也可.

能力发展:

1、 音乐技能:在感知歌曲节拍的基础上,能跟随音乐节拍做身体动作.

2、 自我成长:根据指令迅速作出反应,进行身体接触.

3、 人际互动;乐于和他人合作游戏.

4、 在熟悉玩法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变换身体部位玩出花样.

1=c2/4

(1 1 3 45 5 3 4 4 2 21 ―)

找 一 个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 个 朋 友 碰 一

1 ― 4 4 6 ― 颚颉 01 13 45 5 3

碰, 碰 哪 里? 小手碰小 手.

4 4 2 21 ― ‖

教案三:

小班音乐游戏《小铃唱歌》

活动目标:了解小铃的音色,并学习按节拍敲打.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

玩法:

1、老师念谜语,请幼儿猜,激发兴趣:一对好朋友―,每天爱唱歌―,叮叮叮叮叮―,声音顶呱呱―.

2、出示小玲:以小铃的口吻自我介绍:我教名字叫小玲,唱歌声音叮叮叮,我有两个小喇叭,声音好听顶呱呱.

3、老师用小铃敲出声音:“谁能把我好听的声音学出来.”边引导幼儿倾听边按节拍敲打,并同时发出声音

4、启发幼儿学着用高音的音色,按节奏说出相应的语言节奏:老师边按节拍敲小铃,边用高音的音色说出四个字的语言节奏.

1、 听前奏说出音乐游戏的名称.

师:这是什么音乐游戏啊?

2、 幼儿集体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遍《两只小鸟》

二、尝试进行新的手指游戏

1、 教师示范

师:你们的“小鸟”好灵活哦!咦!我想到一个新的玩法,刚才我们是用两只手玩游戏,现在我想用一只手来玩,表演给大家看看吧!你们要仔细看看,我是用哪两根手指当丁丁和东东的,丁丁和东东又是怎么飞走的、回来的好吗?

2、 幼儿回答问题

3、 幼儿尝试玩手指游戏

(根据幼儿的情况,玩几遍游戏)

三、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

1、 共同讨论出游戏玩法,尝试游戏

师:除了用手,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里玩《两只小鸟》的游戏呢?

师:那用什么方法让小鸟“飞走了,回来呢”?

2、 尝试用脸部五官游戏.

师:脸上的五官哪里可以玩呢?

师:那又是用什么方法让小鸟“飞走了,回来呢”?

(师幼共同讨论游戏玩法)

四、随机进行游戏.

1、 介绍魔方,讨论游戏玩法.

2、 师幼共同游戏.

五、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投放材料,延续活动.还可以分角色扮演“丁丁,东东.”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