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经典的信息诈骗事例推荐

2023-10-29人围观
简介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信息被盗用于是信息诈骗给人们造成了许多分困扰,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关于信息诈骗的境地案例分析推荐吧。

信息诈骗案例一

案例介绍:去年6月14日,陈某在一家淘宝网店购买一台42寸标价2003元的电视机,但因操作失误多付了2003元。因退款心切,在客服的要求下,陈某加了对方qq,让对方远程操控自己的电脑“帮助退款”,结果被对方分7次转走6万余元。

警方提示:

千万不要让陌生人远程操作你的电脑。因为一旦启动远程操控,任何人都可以在异地通过网络控制你的电脑。另外,淘宝交易需要加qq沟通的,往往是诈骗。

信息诈骗案例二

去年4月15日,小邵在一家淘宝网店看中一辆摩托车,与店家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决定以4000元的价格达成交易。小邵拍下宝贝后,店家称淘宝上无法修改交易价格,另发了一个支付链接。小邵通过该链接打款后,店家就失去了联系,小邵这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小心别中钓鱼链接的招。网络购物,尤其付款时,务必仔细核对网址,认清购物网站的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

信息诈骗案例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个人信息的整理、收集和传输变得越来越容易。网上购物、聊天、发朋友圈、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等行为都会不经意泄露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地址等信息,一旦被诈骗分子盯上就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要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做好安全防范。

一、案件类别

(一) 假冒电商客服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购物网站的“客服”,来电称产品不合格需要退款,然后发来“淘宝网退款中心”等虚假网站链接,或发来其微信号码等方式,让受害人登陆虚假网站按其提示输入银行卡账号及密码等关键信息,或通过微信输入所谓的操作代码等方式从而转走受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当骗得第一笔钱款后,继而实施连环诈骗。

(二)网上刷单被骗。犯罪分子利用高额的佣金诱惑力,反复强调购物资金有保障,但结账时卡单,需要重拍。多数受害者一开始多次购买产品给予好评得到了不法分子付给的好处费,当受害者大金额购买产品时,不法分子就将钱款卷走,此时网店已经无法找到,所谓“店主”也失去了联系。

(三)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得到受害人的手机号、微信号等身份信息,通过打电话、qq、微信等方式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建立一个微信号,其个人资料、个性签名都是公司的名称,并添加受害人,让受害人解除防备,并假称有急事骗取受害人转账。

二、案件特点

(一)一般集中在网购商品完成支付并提交订单后的一到两天,诈骗分子联系买家称要退款,诱骗受害人点击钓鱼网站盗取银行卡信息或通过第三方平台扫描二维码等方法骗取转账。

(二)犯罪分子在公众信息平台上发布招募信息;在刷单任务完成后,以卡单为由,要求受害人再次重拍;所提供的都不是正确的淘宝网,而是一个伪造的网站。

(三)犯罪分子以公司会计为直接目标的几率比较大,“领导”出门永远不带钱。

三、警方提示

不要随意相信自称是网店客户的陌生号码,他人告知交易存在异常时,可以先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卖家,切勿私下交易退款,谨防个人银行卡信息泄露。“不乱猜,不转账,多核实”,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降低泄露概率,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或提供个人信息给他人。

信息诈骗案例四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2014年9月12日,有小龙女之称的著名影星李若彤的经纪人邓小姐接到自称是“内地公安局”的来电,通知她因为涉嫌贩毒、洗黑钱等罪已经成为通缉犯 。随后,为配合调查,她在对方的指示下,登陆665110.ga后将某内地账户的银行u盾插到电脑上,几秒黑屏后,她收到银行提示短信,该账户上的100万已被全部转账。

此类诈骗先提前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取得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伪基站/网络改号软件伪装成公安局电话群发短信或者拨打用户手机,接着以涉嫌洗钱、法院传票、信用卡透支、邮包藏毒等方式恐吓受害人,接着再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对方转账;也会通过木马病毒的方式,直接控制用户电脑进行转账操作。

一招防骗:警方不会打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汇款转账,所有警方打电话办案的都是诈骗。

二、节目中奖诈骗

据《南方日报》2014年8月21日报道,侯女士在家收到一条中奖信息:“恭喜你获得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抽奖获得二等奖12万元”。侯女士一看就点击中奖信息,不假思索就链接网站填写个人相关信息,诈骗分子称“填写了个人中奖信息就必须履行合约,不然将到法院起诉侯女士,追究违约责任”。于是侯女士第一次向对方汇款2800元,接着对方以激活奖金为由要求汇款8000元,紧接着又以缴纳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再次汇款12000元,因此侯女士共被骗2.28万元。

诈骗分子通过im、伪基站发送中奖信息或短信诱惑用户,让用户登录钓鱼网站输入个人信息,然后窃取到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最后欺骗用户需要缴纳一部分手续费或者税金才能领到奖金。

一招防骗:所有节目中奖类电话、短信均为诈骗。不要点开任何信息中的陌生网址。

信息诈骗案例五

去年4月29日,小益在淘宝店买了一件衣服。隔天,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人加小益qq,以订单异常为由,发了一个链接让小益登陆办理退款。小益点击链接并按要求输入了账号、姓名、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随后账户里的2000多元就不翼而飞了。

警方提示:

务必保护好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当对方试图索取密码、手机校验码等信息时,十有八九是骗子,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透露。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