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解读

2023-10-25人围观
简介

林则徐 分类: 经典语录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解读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解读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生于1785年8月30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力主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十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我们通过林则徐的界定就会发现,世上没有绝对之物,任何事物的效能都是有条件的.这“十无益”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和原则,我们今天读来,也是很有启发和裨益的.

一为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儒家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为仁.仁者何也?善也!天地正气,人心仁善,这是亘古不变的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万有引力定律”.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无疑是自取灭亡.如若为人不善,多行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子孙.所谓心存不善,无好后果.若因一己之不善,害人害己,殃及子孙.实属罪加一等,十恶不赦!

二为父母不孝,奉神无益.百行孝当先.人生于世有三种最伟大的“爱”.一为“亲人之爱”、“爱人之爱”、“朋友之爱”.简言之为亲情、爱情、友情.亲情温馨,爱情缠绵,友情真挚,而如果要辨明三者之间哪一种最为无私,莫过于亲人之爱——父母之爱!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比山高比海还深!一个人无论你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头上戴了多少光环,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父母.但如果对父母不孝,所有的荣誉都将黯然失色.“奉神无益”,无论你对神是多么虔诚,多么的敬仰,一切都是假的.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父母之圣,神明犹所不及.如要敬神,何必舍近求远.

三为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兄弟姐妹倘且不能与之和睦交好,何必言友.有许多人于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于内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实在令人惋惜.

四为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古语说:“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意思说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今天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人若何?为父母、为市场、为金钱名利、为工作职业.读书成为一种工具,读书沦为达到他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我们要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读,读书是为自己而读!为己若何?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但依然“行止不端”,学识上是大学生,品行上却是小学生,可就是读书无益、枉读诗书了.

五为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作事乖张”乃谓为人处事不讲情理,偏执、不驯服,处处与众迥异.有句话说,人不怕你聪明绝顶,就怕你不讲道理.如果为人不善,居心不良,“聪明”就会为虎作伥,成为作恶的工具.雄狮百万能伏,国贼一个可畏.难怪弟子规中要求“入则孝,出则敬.首孝弟,次谨慎,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做人在求智慧之先,孔圣人的一片苦心,可见一斑.

六为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博学为何?通古至今,纵横捭阖,只为修己身.若以读书为装点门面,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不可一世,以为莫己若者,纵然读尽天下古今之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何益?徒增一恨耳!

七为时运不济,妄求无益.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时势造英雄,人要成事,不仅仅要知己之所能为,更要知彼之所能为否.这里不是宣扬宿命论,不是奉劝人知足而止、不思进取.时运不济,就是客观条件还不足以成为满足实现主观要求的条件.妄然求取,非但无益,而且有害.要实事求是,让主观的愿望同客观现实统一,要把“求”同“时运”结合起来,学会等待时机,切莫胆大妄为.

八为妄取人财,布施无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钱财是身外物.仗义疏财,是豪杰的行为;爱财如命,难成大器.毛泽东一生不爱钱、不拿钱,不碰钱,前辈之风,后人真是难以企及.无功不受禄,妄取人财,与谋财害命差之不远.妄取人财,拿来布施,无异于先饱私囊后,借花献佛博取善名,典型的伪君子!然而君不见现实社会中多少所谓企业家、实业家,借造假造劣来赚取巨额利润,后又拿出“九牛一毛”来做慈善,名利两得,不亦卑鄙乎!

九为不惜元气,医药无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惜爱之.外躯内气,养身莫过于养气.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毛泽东曾说:“不为浮誉所惑,则所以以养其力者厚,不为流俗相惑,则所以制其气者重.”如何养气?唯有制欲.色欲、食欲、财欲,人生于世,天下无处不有欲.若纵欲而行,伤身十分,更是有伤元气,虽灵芝妙药,服之无益.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以养浩然之气,诚哉斯言!

十为淫恶肆欲,阴骘无益.此句言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阴骘,即积阴德之意.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若有骄奢淫恶之恶行,而虽有善行亦无益于己.达人先自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现代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思想文化频繁交流、利益诉求不断分化,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加之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变化,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使得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识变得愈加困难.古语有训: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社会思想的多元多变的观念,就需要我们愈加凝聚一种精神力量,在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博弈中,寻找到人们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淬炼统一的精神“内核”,放正心态,懂得感恩,从而把握好正确的人生方向.

——《廊坊日报》张德敏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