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审题分析

2023-10-29人围观
简介

教育 语文 高考复习 高考作文 上海 写作 杂谈 上海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点评:

一、体现稳中有变

与2010年秋季高考作文题的异同比较.同:都是材料作文,且是组合类材料;异:2011年材料中两句话意见相左,是求异.

与2011年春季高考作文题的异同比较:都是材料作文,且都是求异;异:春季,是寓意类材料;秋季,哲理故事类.

趋势比较明显,也有规律可循.

二、审题

1、审题

“过去”、“不会过去”是什么意思?这需要思辨,即对概念的内涵要有界定和明晰.说“一切都会过去”,指的是时间、空间意义上变化.先哲有言: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一切都会过去.”说“一切都不会过去”,指的是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出现、事件的发生,都会有前因后果,都会留下痕迹的.这种痕迹,可能以记忆的形式永远存在,也可能以对周围事物或其它事物的影响或作用的形式出现.

两个“一切”,应有不同.比如前者指灾难等,后者多指有过的行为(可能多指错误的行为,否则为什么“戒”呢?).这应该也是这个材料可以思辨的空间.前者似乎是鼓励人,后者似乎是警告人,其实也可以相反:因为容易过去,所以需要重视;因为总不会过去,所以不妨看淡.等等.

两句话,完全可以赞同其一,或将两者放在一块辩证来看.但具体写作时应注意对另一观点的回应,这种回应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使用驳论的方式进行.

两句话有先后,虽是“也”所连接,但是往往偏重于强调后者.

材料又不仅仅是这两句话,其中“戒指”这一意象应该也有意味,即这是两句带有警戒意味的格言,诸事都该以此为戒啊!起着划分为人、做事的边界的作用.这对选择角度和立意取向应该有影响.——这一点,阅卷教师也许会放宽.

2、立意

(1)注意整体:如何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

(2)如果选择写自己的经历,写作记叙文,望能体现上述两个层面的“过去”;如果选择思辨,写作议论文,望能寻找到现实的落脚点,这样方可给人更多的启示.

(3)今天是昨天的果,是明天的因,凡事皆有因果,应将事物联系起来看.

(4)其实“会过去”、“不会过去”,都是从“影响”的角度来看问题.影响有正面、负面两种.正面的:如经典、英雄等;反面的:如恶行、恶政.

(5)可以谈论个人,也可以谈论社会.文化、环境、战争、政治、经济等等皆可涉及,但一篇800字的文章,最好选点小一些.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