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黄蛉高考作文甲骨文原文内容
用甲骨文写作而一鸣惊人的四川考生黄蛉,2009年凭借甲骨文作文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并正式就读,并参加了该校的开学典礼.黄蛉就读的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拥有甲骨文的特长,“古文字达人”黄蛉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而原本已退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也被返聘回川大,专门负责黄蛉的培养问题.不过据悉,何崝已经递交辞呈,表示因黄蛉浮夸,他不想再继续教下去了.
相关事件:
谈到为什么放弃西南财经大学某学院,黄蛉说:该学院的专业与我的理想不符,我一直希望就读与古文有关的专业,现在四川大学的机会更好,对古文字研究也能起到很好的研究作用,所以,选择了川大.
黄蛉也表示了对西南财经大学某学院的歉意,并希望学校能理解他的这一选择,“我还是希望自己在古文字方面深造,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黄蛉说.
黄蛉突然改换学校就读四川大学,也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学校不希望再有媒体炒作此事,所以对外封锁了一切消息,并让我保证不向媒体透露.”黄蛉说.就读川大后,黄蛉也松了一口气,“川大之前让我等消息,我心里一直很忐忑不安,现在好了,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下.”黄蛉如释重负的对记者说到.
据了解,今年8月,教育部门组织了四川大学的一批古文字专家对黄蛉进行了测试,测试之后,四川大学并未对外公布任何消息.
今年高考,四川一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篇作文,引起轰动.在媒体的追逐中,这名考生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绵阳某中学高三学生.
相关采访:
记者通过努力终于完全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走进甲骨文考生的同学中间,聆听了他们对这位同学的印象.
记者获悉,甲骨文考生所在的某中学就是我市的南山中学;新闻中提到他叫小黄,真名是黄蛉;语文老师普老师,其实是蒲老师.昨日,记者先与教黄蛉政治课的班主任牛老师通了电话,然后赶到了南山中学43班.据一位同学介绍,黄蛉正在湖南大学面试,全班所有上线同学正在牛老师指导下准备填报志愿.
小王和黄蛉同桌了一个多月.她说,黄蛉古道侠肠,乐于助人.看见记者来采访,几位同学七嘴八舌地说,黄蛉的名字与众不同,其中的蛉就是害虫,但他津津乐道.“黄蛉是盐亭人,父母都在外打工.他喜欢佛学也喜欢诗歌,性格特立独行,有时在教室里也在练习打禅,个性特鲜明.”
小陈曾是黄蛉的同桌.她说,高考前从没听黄蛉提起过会用甲骨文来写作文,事后见媒体报道绵阳考生写出了甲骨文作文,而黄蛉也神秘“潜水”,才知道他做了这件轰动的事.“我们现在最想见到黄蛉本人,问问他当时怎么会想出这个一鸣惊人的想法?”黄蛉的同学们表示,他们在高考前也一直在思索怎样在作文中别出心裁,写出好文章引起阅卷老师关注,最终获得高分.
至于有些人质疑这件事自始至终有语文老师做高参,再由某些媒体特意来炒作的说法,黄蛉的同学坦言没有这回事.“黄蛉用甲骨文写作文,不过是想使得文章有特点.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黄蛉相信阅卷老师能认可,才做出了这个很冒险的选择.我们相信,黄蛉在做这个选择时,可能还想到了向社会呼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思,而不是个别媒体分析的黄蛉想用甲骨文来考阅卷老师.”同学们认为,黄蛉在古文字和古文学方面有一定天赋,希望录取院校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谈到某些媒体的刻意炒作,黄蛉的同学们认为这既是好事,可能也会有一定负面影响.好处在于,黄蛉的古文字特长为全国知晓,对于他今后进一步深造有很好的帮助.不利的就是,这种炒作会把黄蛉至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利于他今后潜心修学.
“阅卷老师说他偏题,黄蛉是不承认的.平时他的成绩就是考二本的,这次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作文分数太低的缘故,可能只有读三本或高职了.”至于黄蛉的分数究竟是多少,同学们未透露.
后续报道:
因拥有甲骨文的特长,“古文字达人”黄蛉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让诸多同窗眼红.然而,好事多磨,喜讯传开还不到一天,5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川大返聘教授、专为黄蛉“开小灶”的指导老师何崝处获悉,因为“这个学生有些浮夸”,他已经向学校提交了辞呈,不愿意再教黄蛉.而此时,已确认将学籍转入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黄蛉也处于“隐身”状态,电话一直关机.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川大为黄蛉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而原本已退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也被返聘回川大,专门负责黄蛉的培养问题.5日,成都晚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何崝教授,竟意外得知,他已向川大提交了辞呈.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信口开河,说会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什么著作?这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这个跟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说到此,何崝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他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黄蛉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平并不如意,“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
而令记者惊讶的是,何崝随后透露,他已经向川大提交了辞呈:“我不会再教他了.至于学校今后会派谁来教他,我也不知道.目前,学校还没有回话.”
既非高考,又非考研,以一技之长“杀”进川大,“古文字达人”黄蛉将到川大哪个学院学习?5日,成都晚报记者电话联系黄蛉,但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记者随后前往川大江安校区以及望江校区寻找黄蛉,始终未见其身影.
随后,成都晚报记者又来到川大历史文化学院,询问黄蛉的学籍问题,“我们也不清楚此事,我也是今天才看到报纸的.”历史文化学院教务处一老师说道.而记者致电该院院长霍巍后,他也模糊地表示:“还没有确定转到我们学院.”最后,成都晚报记者从川大教务处得到核实,黄蛉的学籍确实转入了川大历史文化学院.
作为“偏才”、“怪才”,黄蛉今后将被如何培养?虽然川大教务处并未透露其具体培养计划,不过,根据2009年川大推出的针对偏才、怪才的“双特生培养方案”,黄蛉今后还可以往研究生方向培养.按照规划,“双特生”的培养分为基础课程学习、重点培养、特殊培养三个阶段,而进入到第三个阶段的学生还可以进行研究生预备学习.而之前,正在川大江安校区听课的黄蛉也曾表示,他有往研究生方面发展的意愿,“我现在就是来川大这边先听听基础课程,以至于以后考研时基础不要差太多.”
上一篇:福建日报
下一篇:沉醉在什么的世界里范文3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