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2023-10-31人围观
简介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2、板书课文题目《钓鱼的启示》,生(预设):课文写了“我”小时候和父亲去钓鱼,“我”从中受到终生的启示的事,可以在湖边的木牌上写一则“钓鱼须知”,3、教师总结:钓鱼给了“我”怎样的启示?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阅读去感受使作者终生受,6、合作学习: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沮丧、诱惑、实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

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与鲈鱼有关的文字、图片或录像等资料.(2)搜集作者詹姆斯勒菲斯特的资料.(3)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鲈鱼的图片.(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启思.

1、导语: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的诱惑,作者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这件事也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读本文.

2、板书课文题目《钓鱼的启示》,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 5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词,不懂的字词问同学或查工具书.

2、指生分段读课文,师生合作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预设):课文写了“我”小时候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可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我”从中受到终生的启示的事.

3、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学生自主思考后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起因)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爸爸让“我”放掉鲈鱼.(经过)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爸爸的严格教育对“我”的影响.(结果)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师: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次,读出自己的体会,或者在空白处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

5、小组合作,将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话题,在组内进行讨论. 三、实践拓展,升华文本.

1、联系生活实际,在需要人们遵守规则的地方写提示语.

过渡:生活处处有规则.学了这篇课文,老师心潮起伏,不禁要对所有的人说:“请自觉遵守规则吧.”同学们,你们希望人人遵守规则吗?(希望)

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某地的注意事项,提醒大家遵守.可以在湖边的木牌上写一则“钓鱼须知”,也可以为公共洗手间写一则“用水须知”,等等.只要是你在生活中发现的需要人们遵守规则的地方都可以写提示语,做一个善意的提醒.

2、作品交流.

3、教师小结: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要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秩序井然,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文明.

第二课时

2 / 5

一、回顾课文,设疑激趣.

1、回顾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发言,师生评价.

3、教师总结:钓鱼给了“我”怎样的启示?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阅读去感受使作者终生受益的启示吧!

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读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内交流读书体会. (3)合作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师生交流:“我”钓到鱼时的心情怎样?父亲的心情怎样?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轻轻翕动着.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和父亲得意的心情.

3、思考:此时,“我”和父亲面临着什么难题?面对这个难题,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父亲做出决定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对于“我”的“留”与父亲的“放”,“我”和父亲开始了争论.引导学生再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我”把鱼留下的理由是什么?

第3自然段:时间长、好不容易钓到鱼. 第4自然段:离开放捕捞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第8自然段:四下无人.

①创设语境理解“我”的“留”:是啊,这鱼太诱人了,捧着这条大鲈鱼,我真想________________.(学生补充)

②引导学生试着用上关联词,把理由向爸爸说清楚. (2)通过找关键词句,反复朗读,体会父亲态度的坚决.

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态度的坚决?“得”可以换成什么词?文中表达这种坚决态度的词还有哪些?(不容争辩、没有商量余地)父亲的态度为什么这么坚决?

②创设情景,反复朗读:

虽然自己和儿子一样喜欢这条鱼,但父亲还是不容争辩地说:“__________.”

3 / 5

虽然儿子在乞求留下这条鱼,但父亲依然不容争辩地说:“________.” 尽管离开放捕捞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但父亲还是没有商量余地地说:“________.”

尽管此时无人知晓,但父亲最终还是态度坚决地说:“________.” 4、通过品读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思考题:对于父亲的决定,“我”的心情怎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 (3)学生交流相关句子.

①“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②“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③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④我慢慢地把鱼钩从??放回湖里.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心情的变化.

(“我”心情的变化过程是:得意→急切、不理解→委屈、难受→乞求→无可奈何.)

5、分角色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进一步体会“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对话,进一步提升对父亲要求“我”把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的理解.)

6、合作学习: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1)学生交流句子: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道德抉择”是什么意思?“我”都遇到了哪些道德抉择? (3)学生交流句子:

导问:“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里的“鱼”为什么加引号?具体指什么?(金钱、荣誉、利益) 当我面对“金钱”这条“鱼”时,我想起了父亲说的:“________________.” 当我面对“权利”这条“鱼”时,我想起了父亲说的:“________________.”

4 / 5

导问:我们同样会面临很多诱惑人的“鱼”,如, 面对家中开着的电脑,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没有老师在场的课上,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怎样才能抵制诱惑人的“鱼”?当我每一次遇到诱惑人的“鱼”的时候,我总会告诫自己:“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需要勇气和力量.”)

(4)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7、“我”对父亲的行为怀着怎样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感悟启示.

1、师导学:每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开始的,往往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和教训之后,我们才深刻地领会到某个道理,才一步步地成长起来.这样,挫折和教训便成了我们人生进步的阶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哪件事给了你难忘的启示呢?请你说一说.

2、学生交流受到的启示.

5 / 5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专业文献、党团工作、人文社科、文档下载、办公文档、教学研究、应用文书、工作范文、外语学习、行业论文、资格考试、计划方案以及《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详细讲解)等内容.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