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顺德区大部制改革

2023-10-25人围观
简介

顺德区 大部制 改革经验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县以及以下的行政改革受制于上级综合改革而进展缓慢.在中国整体行政层次中,它是数量较多、与县域经济关系最密切、与广大基层百姓接触最广的行政组织.按照中国传统垂直结构,这个层次的行政职能部门与中央、省、地(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由此造成地方行政部门机构多、行政人员多、行政职能划分过细的问题.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庞大的行政部门的运行经费过大,造成财政费用紧张,甚至出现地方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政府行政经费的状况,需要靠政府财政补贴或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可借鉴顺德区进行的一次有效大部制改革值得借鉴的改革经验.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今年九月份的大部制改革取得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获得地级市管理权限后,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过程只有三天的大部制改革.其改革速度之快,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作为广东省大部制改革的示范县,它的改革经验已被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作为全国县域改革的标兵和示范,顺德此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全国开了先河.顺德区 这一“石破天惊”的改革迄今已成果显著,对中国今后县区域改革具有重要示范和标本意义,总结分析其可借鉴性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 “大部制” 改革:大部门体制,又称大部门制、大部制,一般是指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归并为一个较大的部门,或者使相同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管理为主,以减少机构重叠、职责交叉、多头管理,增强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大部门作为政府机构设置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小部门而言的,通常管理职能较宽,业务管理范围较广,对一项政府事务或几项相近事务实行统一管理.所以,实行大部门体制的关键,在于实现职能有机统一.

选择顺德作为广东“大部制”改革试点,主要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之一,顺德现在遇到的问题正是其他地区即将遇到的问题;其二,顺德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强烈的改革意识和丰富的改革经验,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能力强;其三,顺德历来是改革的先锋示范点,示范效应作用更大.

2009年9月16日上午,顺德召开副科级以上动员大会,大部制正式实施,根据《佛山市顺德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顺德区的党政机构由41个部门变为

16个部门,精简幅度接近2/3.区综合设置16个党政机构,其中:设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和党委工作部门5个,政府工作部门10个.其中10个局六个委员会,工商、质监、安全合并,加上知识产权、农业、文化的部分职能,成立市场安全监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将不再存在,新成立的市场安全监管局人财物第属于顺德区政府.除了国税、公安整体保留,其他都受兼并.

具体经验总结有以下五点:

一、确立“省直管区”模式

今年8月18日,广东省确定顺德为广东全省唯一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在现时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系统及需要佛山市统一协调管理的事务外,其他所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顺德作为实行“省直管区”模式的“吃螃蟹者”,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管理体制上创新,走出了自己发展特色的路.顺德综合改革试验工作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顺德被赋予的是明确提出“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权限上要比“省直管县”大得多.其次,顺德的行政自主权扩大了,今后在城市规划、社会事务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服务提供上还有望可以自行审批,效率上会大大提高.这些都是此前“省管县”模式所没有的.

改革一定要敢于打破常规,这次赋予顺德一定的自主权与决定权,给了顺德一个创新求变、自由发挥的环境与条件,给顺德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政策先行,给顺德的党政综合改革给予了环境优势,还注入了改革的动力.地级市管理权限的获得对这次的全面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以后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考价值极高的经验.

二、实行党政合署

这次顺德大部制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建立了党政统合的组织架构,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党政两条腿的机制.由于职能合并而不是取消,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因此也与现行体制不相矛盾.到目前为止,顺德是全国唯一进行了党政统合改革的县,其他地方还没有迈出那么大的步子.

这次改革党政联动一起改,41个党政部门精简为16个大部.比如,宣传部和文体旅游局合署办公,宣传部长兼任文体旅游局局长;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一起并入社会工作部;原民政局则一分为二,双拥优抚、基层政权建设和民间组织管理职责,划入新组建的社会工作部,形成了大规划、大经济、大建设、大监管、大文化、大保障的格局.5个党委工作部门,都有一个职能相同的政府机构与其合署办公,做到党政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次改革增加了宣传部与文体旅游局、司法局与政法委、社会工作部与民政宗教和外事侨务局的合署办公.

顺德这次跨党政进行职能整合,将区委统战部、区外事侨务局、民族宗教事务局、工商联、残联相关的职责、农业局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区民政局双拥优抚、基层政权建设、民间组织管理的职责,整合划入区委社会工作部.顺德是中国2800多个县唯一没有统战部,没有民政局,没有工商局的,这是开风气之先.这从实用和操作这个角度,把群众工作、统战工作和宗教等工作加强到一个新的部门,不拘泥于名称,无论是从人力、决策、执行,都是加强了社会工作,也是加强了统战工作.

三、实施扁平化管理

此次改革探索建立党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分工清晰又统一协调的高效运行新机制,实现大部门首长负责制,大部门的部长、局长由区委常委、副区长或政务委员兼任.这使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决策管理更加扁平.在这16个职能部门当中就是由党委跟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兼任各个部门的局长,从而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程序,有效提高了政府效率.顺德这次改革使区委常委和副区长全部兼任大部门首长,还设立了几个和副区长同级别的区务委员,一起兼任大部门首长.

顺德改革后的创新性运行机制,全局性重大决策集中由区联席会议行使.联席会议成员由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正副区长、区政协主席、政务委员组成.组建区政府政务委员会,政务委员会由区政府区长、副区长和政务委员组成,参加区联席会议决策.政务委员按副处级领导职务配备.这样,顺德将使每个部门在区联席会议上都占有席位,拥有发言权,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民主化.在决策方面,除了“一个决策中心、四位一体”领导机制外,组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成立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室.联席会议的决策一步到位地直接由16个大部门落实执行,形成了联席会议―――部门―――业务科室的扁平化决策执行机制,减少了原来区委常委、副区长分管和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协调的两个环节,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效能;执行方面,实行区级领导、职责分明的部门首长责任制,一方面既压缩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强化决策的执行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区的党政领导更加专业化,集中精力研究推进工作,避免过去分工跨度太大、疲于应付且效率不高的问题.

四、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制度改革的核心.职能是机构的内核,机构是职能的载体.政府机构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这个内核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推行“大部制”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加减法,而要“同类项合并”,且要发生“化学反应”.就如顺德区委书记刘海强调,减少机构并不是改革的核心问题,“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从根本上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生产力,走出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服务态度差,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建立服务型政府,据公民的需求而不是政府自己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

改革后的顺德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责上,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服务型政府.现在,顺德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大经济”,“小机构,大协调,大服务”.

五、推进政策配套改革方案

这次的改革没有以牺牲干部的利益为代价,在人员调整上按照“人员不降级、编制不突破”为原则进行.在具体实施上,顺德区在不突破省核定的各类编制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队伍的平稳过渡.改革方案用“人随事走”的方式进行,按照职能划分将科室整体平移,因此编制和公务员数量不会大幅度变化,避免挫伤党政管理人员对改革的积极性,为改革进一步减少阻力.

顺德政府还设计了很多方案,成功完成了行政人员的人事安排工作.聪明的顺德人做了一个“发明”,就是在区一级设立“政务委员”,在局一级设立“局务

委员”,编制不突破、人员不降级、薪酬也优化,人员安置的困局随之破解.还根据《公务员法》,科员做得好的话,工资可能比局长还高.这个也为改革减少了阻力.

另外,市场安全监管局整合后,创新性提出“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将顺德全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综合执法,将六七顶大盖帽有效地合并为了一顶,很好地解决了“多头管理”的问题.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条件成熟的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脱钩,走向市场,政府可以购买其服务.

有人曾说,顺德这次改革主要是1992年和1999年两次综改的延续,新方案提出要将一系列行政机构裁减与合并,主要是将政府、党委和政府中职能重叠的机构进行合并.这认识到,这次改革借鉴了前两次改革的优秀经验:党政合署办公和合并重叠机构.但是没有看到,顺德这次的大部制改革是以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为背景.广东省特将顺德区作为大部制改革的试点,希望把它的试验经验推广到全省,这就决定了顺德区的改革只是广东改革的一颗棋子.但就是作为一颗棋子,恰恰赋予了顺德能在省直管下大展拳脚的进行改革,这就是它区别于前两次改革的方面.广东省这一宏观规划、局部放权做法,是其他地区改革值得深思的地方.

结语:

我们说判断一个区域体制改革的方向,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惠及人民群众跟企业,是否有利于连续、平稳建设社会和谐等问题,如果能够按照这种方向来推进,我们认为这种改革都能够成功.顺德以打造机构精减,效率高效,服务周全的小政府,大社会为改革宗旨和目标,为顺德发展提速更快,服务市民更方便快捷提供政府服务管理平台.顺德的大部制改革至今已有三个月多,虽然改革尚未完成,但顺德的“小政府,大社会”效应已初战告捷.这次机构改革,表面上看是机构的合并,实质上是党政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通过改革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全国县级行政单位改革探路.

参考文献:

(1) 杜治洲《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推进策略》,《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3月.

(2) 王雅芬、谢守祥《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大部门制”的无边界整合的讨论》,《今日南国》2008年12月.

(3) 李朝智《对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4) 竺乾威《“大部制”刍议》,《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5) 吴承平《顺德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启示》,《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8期.

(6) 刘文俭《地方政府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借鉴意义》,《行政论坛》2009年第3期.

2009至2010年度第一学期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结课论文

班级:行管07级2班 姓名:曹 玉 学号:11074994

日期:2009年12月16日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旅游景点、资格考试、教程攻略、it计算机、出国留学、专业文献、计划方案以及顺德区大部制改革等内容.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