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顾伊劼:“拇指姑娘”
她的身高只有1.03米,被人称为“拇指姑娘”;努力做着与常人一样的事,坚持做到最好;她以执著的公益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新民晚报》、《中文自修》等对她进行过专访,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陈蓉博客》也为她录制了专题节目.她,就是东华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大三学生、预备党员顾伊劼.
微笑面对不公的命运
上天和顾伊劼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三岁起,她被确诊为“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症,因而落下了残疾,至今身高停留在1.03米.小时候的她曾埋怨上天的不公,也曾在无数个夜里掩着被子偷偷哭泣,曾害怕外出,不敢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和嘲讽的口气.直到有一天,小伊劼在父亲送她的一本书里看到一句话:哭着,一天天会去过;笑着,一天天也会去过.为什么不微笑呢?
慢慢地,她读懂了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从此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勇敢地站了起来,笑着走出去,沐浴阳光,直面生活.
顾伊劼的父母从来没有因为女儿身体上的残缺而对她有任何特殊的照顾,相反为了让渐渐长大的女儿能够对未来生活有足够准备,从小就引导她学习书法,带到各种比赛场合与正常孩子一同竞技.在父母的鼓励下,老师朋友的帮助下,她坚持做着和常人一样的事,过和常人一样的生活,哪怕那些很小的细节需要她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她也会继续.
为理想逆风飞翔
“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什么比无法奔跑更糟糕的事呢?如果不能用双脚,我希望用翅膀去飞翔,来实现自己的理想.”顾伊劼对“飞翔”两个字有着独特的钟爱,飞翔”也是她对命运带给自己挫折的理解.从小到大,顾伊劼跟同龄人没什么两样,她甚至比身边的很多伙伴还要出色一些.
顾伊劼三岁半开始学习书法,面对过高的桌椅和又长又粗的毛笔,她坚持着寻找自己的方式来驾驭毛笔,在书法的道路上渐渐成长,从小到大,屡次获得国内外省市各类书画大奖,并获得了全国书法等级考试九级资格证书.在学习上,顾伊劼更是努力进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的她从小就是市级区级三好学生,名列前茅的她获得的奖状装满了箱子.2005年,她被保送进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5年荣获上海市教育基金会优秀中学生一等奖;2005年至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她还荣获2008年度上海市教育新闻人物提名奖.2009年9月顾伊劼荣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选区二等奖;2009年10月荣获“与共和国同行”上海市大学生国庆60周年演讲比赛一等奖;2010年1月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她的作文、文章、诗歌等时常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刊登于《新民晚报》、《中文自修》、《上海电视》等报刊杂志中.
在父母和周围好友的眼中,顾伊劼跟她的同龄人没什么两样.如今她是学校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是校广播台的编辑兼播音员,她喜欢组织同学聚会,和朋友们一起逛街唱歌.她甚至比很多伙伴还要出色一些.她是公认的才女,学校里的“小名人”.
顾伊劼喜欢读书,尤其珍爱日本重度残疾青年乙伍洋匡的自传.乙伍洋匡高位截瘫,失去四肢,却凭借顽强意志考进了早稻田大学.和他相比,顾伊劼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
在父母眼睛里,女儿小小的身体里,藏着用不完的热情.给校运会设计吉祥物和会徽,当校广播台主持、校电视台编导,毛遂自荐到东广音乐台做嘉宾主持.
顾伊劼不喜欢带有负面情绪的用词,因为她觉得语言是有感染作用的,无论遇到什么,都有责任和义务将积极情绪最大化.本着“不怕丢脸热爱丢脸”的原则,顾伊劼创立了自己独特的自我调节方法.每当情绪低落,她都会给自己下达一些乍一看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偶尔想要自我封闭了,对自己没信心了,她就选择强迫自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众人目光的挑战.偶尔迷茫了,就选择一些可以让自己重新振作的事情,比如在某一个情人节,独自上街卖花.她喜欢挑战,习惯告诉自己,如果可以完成这项任务,那么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谁都有恐惧懦弱的时候,重要的是有明知恐惧还直面恐惧的魄力.
顾伊劼的生活充满阳光,她还将爱心的阳光播撒到别人身上.顾伊劼善于倾听,被朋友们亲切地誉为“精神垃圾桶”.把朋友看得比自己重要的她常常会用自己的创意来温暖他人.顾伊劼古灵精怪的想法和真诚的关怀让她名副其实地成为朋友口中“浪漫的小精灵”.“我不要让周围的人因为我而不快乐,大家都快乐,多好!”这是顾伊劼心底里的话.她希望她周围的人都快乐,她也希望她的快乐能传递给周围的人.
让更多人插上飞翔的翅膀
顾伊劼十分热心公益.2005年,她因帮助心理障碍的同学而荣获热心公益标兵称号.2008年4月23日上海市读书节让顾伊劼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始社会工作.她在演讲方面有着特别的天赋,她通过自己特别的演讲在徐汇区港汇广场上向路人宣讲读书节的宗旨和目标,帮助筹集更多的善款益书,来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建立图书馆.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顾伊劼的心,那年正值她高考,善良的顾伊劼在考试结束后马上自发组织起同学进行书籍义卖活动,筹集善款共1200元,捐至上海市红十字会.此后,顾伊劼时常与上海市红十字会下的希望书库联系,在2009年4月23日,又一届的读书节,她再次以志愿者身份前往多处地方进行宣讲,并自愿捐出多本藏书,为安徽山区小朋友建立希望书库尽自己的一份力.
作为上海市徐汇区残疾人大学生联谊会的骨干成员之一,顾伊劼也曾作为志愿者前往上海市松江区少管所看望一时失足的孩子们,一同交流人生感悟.她常常志愿去鼓励那些因残疾而出现心理障碍的弱者,引领他们寻求一种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2010年的夏天,她参加了由上海旭博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上海市肢残协会和对外贸易大学联合举办的英语夏令营,担任了残疾人英语交流协助的志愿者,协助来自德国的口语老师与上海肢残孩子们的夏令营活动,顾伊劼利用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优势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工作,并获得由旭博文化交流有限公司颁发的志愿者证书.
得知上海世博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顾伊劼在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经过筛选和面试,她终于成为一名世博园区志愿者.
其实,在去年6月12日,顾伊劼就已是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城市站点服务站可爱的“小蓝莓”了.其间恰逢期末考试复习和端午节,她毅然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为师生服务.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交接,她总是坚持到换班前最后一刻,一丝不苟地填写工作日志,为下一班同学仔细清点整理好各项物品.
1.03米高的顾伊劼能做常人做的事已属不易.她还要坚持做到最好,只有她才了解其中包含了多少付出与汗水.
顾伊劼对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的热情和尽责是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进园工作前,大家考虑到她的身体,都想帮她分担些,可顾伊劼丝毫不懈怠,坚持和其他志愿者一样早出晚归,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爸爸担心她站着服务身体会吃不消,上岗前让女儿带个小板凳去,累了好坐着歇歇,可顾伊劼说:“只要世博园没有一个志愿者是坐着服务的,我,就站着.”工作一个小时对普通的志愿者来说或许还能承受,但弱小的顾伊劼从岗位下来走到休息室时已是大汗淋漓.她的左腿抽筋,为了不影响服务世博,顾伊劼贴了几副膏药,自己给自己打气“争气点”.
志愿者工作平凡而辛苦,顾伊劼说,我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游客的问题,这不是志愿者服务的终点.她说要顾及游客的心理感受,虽然多说了几句话,但游客的心情指数就上去了不少.她给志愿者这一称号做着全新的诠释,荣获了2010年度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顾伊劼作品
【雪域——心净】
不记得什么时候,怀着怎样的心情第一次知晓九寨沟这个名词.
只记得,是一见钟情.
梦里最想去的两个地方,威尼斯和九寨沟.
从未预见九寨沟的美景源于海拔.
当然,也从未预见,最终前往梦中城堡的自己竟是怀着连自己也无法形容的失落.
失落是一回事,偶尔的兴致又是另一回事.
再破碎的心情也可以有片刻的安宁,旅行也一样.
有关藏民家访.
一个晚上,区区两个小时,却是旅途中最美的邂逅.
那是一个大家族.
所有的兄弟姐妹和睦而居.
很特别的婚姻制度,一妻多夫制.
在家访尾声的时候遇见了管家的大嫂.
红色的珊瑚珠串和腰间镶满了绿松石红珊瑚的银色腰带.
汉人们总会询问这些珍贵宝石的价格.
拘泥的是那上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行头.
大嫂说,再多的钱也换不来幸福和和睦.
想起谁说的.人是需要信仰的动物.
虚无缥缈的信仰.似乎都成了遗忘的转喻.
世界太复杂.简单也和复杂一样捉摸不定.
即使没有物理化学的知识,不会英文,甚至汉语都是辅修.
却好像是心和心最贴近的.
我好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简单.安心.
有个小姑娘,叫康珠.18岁.订婚了.
这是快结束的时候聊起来得知的.
她很高兴,把她的未婚夫带给我看.
康珠说,他没什么文化,是放牦牛的.
男孩子腼腆地笑了.20岁,和我同龄.
突然觉得好温暖.
没有欺骗,没有无可知.
恍然明白那个朝圣的圣地.雪域高原.
飘扬的经幡.虔诚和那一句扎西德勒.
最该征服的不是多高的山脉,人心.莫测.
围着篝火跳圈圈舞.一遍遍地大喊,
呀嗦呀嗦呀呀嗦.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才是最放得下的吧.
只是.心净只留于那片土地.
念不了的心经,脱不离的俗世红尘.
雪域告别.留下那个重生的复刻回忆.
生活.命中注定的生活.继续暴走.
多少是伤感的.格桑花落.哈达飘摇.
结局.也许这些我深爱的人.再也不会相见.
初见.若有来世.重逢.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