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关于中医食疗学的论文范文精选
中医是我千古以来的传统医学,是我国特有的医学,现在越来越多人学习中医,那么小编这里就为大家找到了关于中医食疗学的论文范文。
中医食疗学论文
【一】
传统饮食养生的历史及其内涵
古有“神农尝百草”之举、“药食同源”之说。其实就是把饮食和治病结合起来,通过健康的饮食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药王孙思邈曾说: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就是讲饮食养生治病的道理。
1 传统饮食养生的历史
据史书《周礼·天官·食医》中记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当时专门负责王室饮食调配的“食医”就是古代的营养调配师。从汉代起我国就有药膳的记载,到明朝我国的药膳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饮食养生记载,讲求合理的营养饮食结构,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设有“食治”专篇,自此食疗开始成为专门学科,其中共收载药用食物 164 种,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 4 门类叙述,提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也是讲饮食养生的重要。唐代昝殷所着《食医心鉴》,书中涉及治疗中风、诸气、心腹冷痛等 16 类,211 方治疗各种疾病的食疗方法,还包括了用药物煮粥、制茶、作酒饮等的药方,可见当时已经很普及食疗的方法。唐代孟诜所着《食疗本草》是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中药于一体的食疗专着,共收集药用食物241 种。书中进一步阐明了多种食材的具体药用疗效,指导了人们如何搭配饮食,以获得养生的效果。
2 药食同源与饮食养生
诸多食材都是保健养生的良药,清代汪昂着《本草备要》被称为清代流传最广的普及性本草学着作,其中的果、谷菜篇记载有很多大家熟知的水果、蔬菜、粮食。譬如: “粳米,甘凉,得天地中和之气,和胃补中,色白入肺。除烦清热,煮汁止渴”,粳米就是现在常吃的大米饭,平时可能仅认为是主食,提供碳水化合物能量的,却不知它可以补脾清肺; “黑大豆,甘寒色黑,属水似肾,肾之谷也,故能补肾镇心,明目,利水下气,散热祛风,兼能发表”,这也就是黑豆补肾,食之强肾健体的出处。但据现代研究,植物蛋白不易被完全消化吸收,其代谢废物经肾脏排泄反倒会增加肾脏负担,因此肾炎及肾衰患者并不适合多吃豆制品。
食醋是传统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位食材,古人认为: “醋,酸温,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散水气。”治心腹血气痛,产后血晕,症结痰癖,疸黄痈肿,具有生发、美容、降压、减肥的功效。现代研究,醋可以开胃,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吸收,使食欲旺盛,消食化积; 还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亦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人的一剂良方。除此之外,食醋还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并能减轻晕车晕船的不适症状。
大蒜,辛温,开胃健脾,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解暑气,辟瘟疫,消痈肿,破?积,化肉食,杀蛇虫蛊毒。治中暑不醒,鼻衄不止,关格不通。现代医学认为大蒜有助于降低血脂,能够预防和降低动脉脂肪斑块的聚积。当今社会人们多食肥甘厚腻,加之烟酒引起血脂升高,如果同时能吃些大蒜则可达到降脂的作用。另外,大蒜还具有类似于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c的抗氧化特性,能够预防和改善粥状动脉硬化、防治心脏病,这也为心血管患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天然护理途径。同时,大蒜对降低高血压、杀菌解毒、预防胃癌、直肠癌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3 五味调和,辨体辨证施食与饮食养生
中国传统美食从皇宫到民间,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饮食都遵循“五味调和”的原则,中国传统饮食宜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辨体辨证施食”。强调“五味调和”就是说各种不同性味的食物,吃的时候要恰如其分,不要太过和不及,应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所生的不同疾病和所服的不同药物做到“气味相胜”“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中国古代的医书膳谱还十分讲究辨体辨证施食,如用枸杞子加磨碎艾草熬粥来预防感冒; 怀孕后用新鲜蔓青煮粥以补充元气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子粥”用来治疗食欲差,其中的五子就是芝麻、核桃、葵花子、松仁和杏仁,可以助其消化,增进食欲。
4 谷果畜菜合理搭配与饮食养生
传统美食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已是中华饮食搭配的核心精神。从家常便饭到山珍海鲜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食的养生价值。如家常菜谱木须肉,主料有猪肉、鸡蛋、木耳、黄瓜,经油盐等制作,就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不仅色香味俱全,现代研究发现还有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因其主料黑木耳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能抗血凝、降血脂,使血流通畅,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本草纲目》记载“鸭肉性味甘、寒,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风靡全国的养生老鸭汤就将其保健养生功效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出来。自古备受推崇的养生食疗粥,历代养生医学家都曾大力推荐其价值,如皮蛋瘦肉粥,有皮蛋的嫩滑和瘦肉的清香,拌了小葱,补血养肺。常食用的红薯粥也是很好的养生美味,红薯又叫白薯、地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能补虚,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红薯含有大量纤维素,因此对老年性便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有消化道溃疡、腹胀、泛酸等表现的患者不可多食。另外红薯还是抗癌的明星,现代人工作劳累、环境污染,癌症高发,常吃红薯可以达到预防保健的妙用。现代人由于久坐,很多人有痔疮,苦不堪言,莲藕则是治疗痔疮的一味好食材,可以煲汤,可以炒菜,也可以生吃。也有很多人久坐电脑前,眼睛干涩难忍,视力下降,传统美食桂圆枸杞茶则有很好的滋阴明目的功效。另外除了电脑,还有很多电视、手机等存在电磁辐射,海带则可以消除辐射,提高免疫力,常吃海带拌粉丝就是一道既营养又健康的美味。
5 传统饮食养生的应用价值
传统美食的养生价值使国人既享受美味又保持健康,与吃苦味的汤药调养相比较,饮食养生实乃上选,不仅吃得美味儿,还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如鸡皮是一种美容养颜的极品,富含胶原蛋白,比众所周知的猪蹄有更易吸收的胶原蛋白微粒。据清史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就特意要吃鸡皮。
再如国宴四菜一汤,一份汤和三道热菜: 翠汁鸡豆花汤、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芦笋、烤红星石斑鱼。翠汁鸡豆花汤,肉质细嫩,形如豆花,汤鲜味美,清爽宜人,菠菜营养丰富,色彩鲜艳。中式牛排色泽棕红油亮,香鲜软烂。看似简单,但是这道菜却营养丰富。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与莼菜、鲈鱼并称江南三珍。茭白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胃”的药效,还有解毒利尿之功能。中医认为茭白具有清热解毒功能,可治疗阴虚、高血压、心脏病等。芦笋已成为保健蔬菜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采用芦笋为主要原料的抗癌药,保健品,被称为“蔬菜之王”,除了能佐餐、增食欲、助消化、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因含有较多的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及其他多种舀体皂甙物质,可防癌抗癌,对心血管病、水肿、膀胱等疾病均有疗效。
葱烤红星石斑鱼是在吸取西部地区烧烤烹饪的基础上,创新的安徽特色菜肴。成菜鱼肉细腻,麻辣酥香,葱味浓郁,色泽金黄,既可供筵席配餐,又可当小吃爽口。四菜一汤既营养又美味,是传统美食的典范。总之重视传统美食的养生价值,无论对养生保健还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台北: 自由出版社,1976: 10-12.
[2]周凤梧,王万杰,徐国仟,等.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33-35.
[3]昝殷. 食医心鉴[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1990.
[4]孟诜,张鼎. 食疗本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8-10.
[5]李洪,孟庆凤. 营养专家聚首“醋乡”共话“醋与健康”[j].中国保健营养,2007,4( 4) : 74-76.
[6]赵树明,李萍,李琳. 孙思邈在老年养生方面的学术贡献[j]. 吉林中医药,2012,36( 12) : 1284-1285.
【二】
多种食物对肝纤维化的抑制研究
作者简介 程明亮,贵州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现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国家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卫生部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内外知名的肝病权威专家、中共中央联系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20 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2 项,在国内外发表 200 余篇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着有中英文专着 12 部,其中在美国出版的专着,被哈佛大学医学院肝病专家评价为“从事肝纤维化研究的教科书”,其研究成果将我国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
肝纤维化在新版的疾病国际统计分类中的编码为icd-10 k 74.0,已成为一种独立疾病。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肝纤维化治疗药物不多。虽然肝纤维化发生的机制极为复杂,但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占有重要地位,而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肝纤维化的逆转[1~3].一些食物具有较确切地对抗氧化应激或抑制炎症反应的特性,可辅助逆转肝纤维化,有望成为经典药物治疗学的延伸及有效补充。现谈谈可辅助逆转肝纤维化的几种食物。
1 蓝莓与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对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肝损伤至关重要。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属,在英国权威营养学家列出的全球 15 种健康食品中居首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其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美国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发现蓝莓含有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富含花青素、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此类化合物可提高机体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因此蓝莓被称为果蔬中的“第一号抗氧化剂”[4,5].王豫萍等研究发现,蓝莓可激活小鼠肝脏的核转录相关因子(nrf2)、ⅰ型血红素氧合酶(ho-1)和醌氧化还原酶的表达,提高 t 细胞的免疫功能[6],还可激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nrf2,增加ho-1 的表达,抑制体外大鼠原代hsc的增殖和活化[7];蓝莓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 1、下调细胞质果蝇蛋白质(smad)4及上调smad7 的表达[8],还可增强金属硫蛋白(m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hsc的增殖和活化,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沉积,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9];蓝莓还可抑制toll 样受体(tlr)4 和 tlr9 蛋白质表达,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10];此外,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蓝莓对肝细胞病变有一定的防护作用[11].可见,蓝莓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肝损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2 苹果与肝纤维化
苹果是另一常见的绿色食品。苹果中富含苹果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可与sod共同清除超氧阴离子,从而维持细胞内的结构稳定[12],苹果的果胶能通过自身及其发酵产物影响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从而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13,14].动物实验发现,苹果可增加大鼠血浆及肝脏 -生育酚的含量,具有对抗三苯氧胺(tam)所致的氧化应激性肝损伤的功能[15];yang x 等发现,苹果皮多糖及苹果肉多糖能改善 ccl4引起的肝脏病理学损伤,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发现,其主要单糖成分为树胶醛糖、半乳糖及半乳糖醛酸,具有对抗氧化应激和保护肝细胞潜能[16].周明玉等[17]通过对内科综合疗法加食苹果治疗 81 例肝纤维化患者的研究发现,辅食苹果能显着延缓或逆转肝纤维化。祝娟娟、周明玉等[18~20]发现苹果在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刺激 sod 表达增加,上调 nrf-2 从而刺激ho-1表达,增强抗氧化功能,并下调tgf- 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i型胶原(col-i)、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 的表达有关,从而促进 ecm的降解。
3 贵州茅台酒与肝纤维化
有研究者对贵州茅台酒厂 99 名因工作关系长期大量饮用茅台酒的职工(饮酒量> 250g/d,饮酒时间> 10年)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有 23 人自愿接受肝穿病理学活检,结果发现受试者的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肝细胞脂肪变性,但无明显的肝纤维化、肝硬化[21].茅台酒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其中含有数百种有机营养成分,包括sod、多种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物质,不单纯等同于其他白酒。还有研究发现:茅台酒可能诱导大鼠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增加,从多环节抑制 hsc 的活化及胶原蛋白的形成[22,23];liu 和 zhang 等研究发现[24,25],适量饮用贵州茅台酒不仅能刺激大鼠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增加,还能使 ho-1 的基因表达水平增高,经处理后去掉乙醇的茅台因子可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 蛋白激酶介导的氧化应激,增加肝脏的脂质抗氧化作用,从而可减轻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所致的氧化应激性肝损伤,一定程度上干预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茅台酒中除乙醇外的其他有效成分通过何种机制减轻乙醇所致的肝损伤,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4 咖啡与肝纤维化
既往研究发现,长期规律饮用咖啡对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预防及抑制作用。咖啡的成分相当复杂,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咖啡因、二萜类化合物、多酚类物质可能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26],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如下:咖啡因具有强的抗氧化特性,可调节 c-反应蛋白,抑制氧化应激,减轻肝脏炎症反应[27~29];咖啡醇和咖啡豆醇具有拮抗致癌物质的作用,如抑制黄曲霉素b1(afb1)的基因毒性[30],还可以调节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减少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而糖尿病与慢性肝病密切相关[31,32];咖啡中所含氯原酸能清除活性氧,还具有抑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的功能,从而对调节机体胰岛素及血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33].有动物及人体实验发现,咖啡可降低机体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 及 -谷氨酰转肽酶( -gt)水平[34~39],咖啡还可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hc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中起着协同作用[40],同时可以缓解肝脏脂肪变性,延缓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发展,降低慢性肝病患者死亡率[41~44].
可见,咖啡作为一种日常饮品,在慢性肝病患者的协同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有益作用。目前,医学界对于咖啡与慢性肝病的关系仍然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并有望从多角度、多层次更为细致地了解咖啡缓解肝纤维化的确切机制。
5 绿茶与肝纤维化
绿茶属山茶科草本植物,具有多种医用价值[45].研究发现,绿茶中含有糖苷类黄酮,可减少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白细胞介素(il)1- 等炎症介质的表达,从而减轻半乳糖胺所致的大鼠肝损伤[46,47];绿茶中的茶多酚能阻断与核转录因子(nf)- b,c-jun氨基端激酶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 有关的细胞信号转导,从而减轻大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48],茶多酚还可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进而干预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49],目前,国内外有学者拟开展绿茶与肝纤维化关系的临床研究,有望进一步阐明绿茶辅助延缓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综上所述,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所致肝损伤而导致的疾病,由于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因此,防治措施也并不是单一的,在常规的保肝及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加以食疗辅助逆转肝纤维化极为重要,有望成为常规药物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补充。随着人类对肝脏健康的日益重视及关注,慢性肝病的防治策略也正呈多元化发展,辅食疗法也正在逐渐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将常规药物治疗学与自然医学疗法更完美的结合,是当今医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friedman sl. mechanisms of hepatic fibrogenesis[j]. gastroenter-ology,2008,134(6):1655 - 1669.
[2] czaja aj. hepaticinflammationandprogressive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liver diseas[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10):2515 - 2532.
[3] 石慧,肖和杰。 肝纤维化分子研究进展及其治疗[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5):318 - 320.
[4] papandreouma,dimakopouloua,linadaki zi,et al. effect of a po-lyphenol-rich wild blueberry extract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ofmice,brain antioxidant markers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j].behav brain res,2009,198(2):198352 - 198358.
【三】
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食疗药膳养生
1 概论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于 l994年废除长期应用的“更年期”这一术语; 推荐用“围绝经期”[1]一词,并对下述各词作了阐述。
围绝经期: 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 包括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 40 岁左右) ,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此期起点模糊,不易确定; 终点明确。
围绝经期妇女只有少部分能通过神经 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腰酸骨楚、皮肤麻木刺痒或有蚁爬感、记忆力下降、浮肿便溏甚或情志异常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 85%左右,围绝经期是女性由成年进入老年的转折点,也是妇女易发病的“多事之秋”.中医学历代医籍中原无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应的病名,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经断前后诸证”的范畴。
食疗药膳,既可养生,又可治病,对围绝经期妇女顺利渡过特殊生理时期和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均有益处。宋·陈直《养老奉亲书》曰: “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
2 合理搭配
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围绝经期妇女的饮食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缺乏奶制品和豆类食品的摄入。应以《素问·脏气法时论》之“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才能“补益精气”,确保人体的需要。
妇女围绝经期阶段身体器官开始走向衰老、免疫能力下降,这时一定要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制订营养食谱,以满足患者身体所需,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糖、低热量食物为宜。譬如围绝经期妇女初期可能出现月经不调、月经量时多时少,再加上女性本身的生理特点,可能会出现贫血现象,间或会出现思考能力和记忆力下降的现象。此时尤其要注意多食用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海带、黑木耳、鸡、鱼、牛肉、蛋、紫菜、菠菜、芝麻、红枣、山药、豆类等; 同时要注意多食用一些含维生素 c 丰富的蔬菜与水果,将有利于提高铁的吸收率。另外,女性围绝经期很容易出现缺钙,因此在平常饮食中要多食用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以及虾皮、海带、核桃仁、香菜、菠菜等食物; 为了提高钙的吸收率,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d.可多配些薯类食品,以防便秘。避免高盐饮食,每天不能超过 6g 盐,注意适当补充钾和钙,可每天早晨和睡前饮一杯热鲜牛奶。多吃绿色或黄色的各种蔬菜、水果。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植物性雌激素研究发现可用大豆异黄酮缓解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有学者认为,西方妇女的围绝经期发生的时间较东方女性早,其主要原因是东方女性所吃的大豆中含丰富的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一一大豆黄酮类植物性雌激素,可以补充体内分泌不足的雌激素,从而延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减轻症状。
3 食饮有节
《黄帝内经》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保健方法,以维护脾胃纳运功能正常,保证气血生化有源。孙思邈强调“食不过饱”,认为合理的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满足各种生理功能的基本要求。由于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上升而下降,停经后代谢下降的速度会更快,加之围绝经期后妇女活动量大大减少,故进入围绝经期后容易出现热能摄入过剩而影响健康的问题。摄入热能过多势必导致肥胖与高血脂而诱发冠心病。《吕氏春秋·季春纪》之“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 食疗药膳
《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指出: “君夫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 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提出食治与药治同样重要,而且推荐首选食疗药膳。中医的精髓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样食疗药膳亦应辨证施膳。
4. 1 肾阴虚证 主要症候: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经色鲜红; 头晕目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足跟疼痛,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结,尿少色黄;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治法: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药膳配方:
( 1) 清蒸杞甲鱼( 《中医药膳与食疗》[2])原料: 甲鱼 1 只,枸杞子 15g.
做法: 先将甲鱼去内脏洗净,再将枸杞子放人甲鱼腹内,加葱、姜、蒜、盐、糖等调料少许,放锅上清蒸,待熟后食肉饮汤。
功能: 滋补肝肾。甲鱼益气补虚,滋阴养血,枸杞子性味甘平,滋肝益肾。故凡肝肾亏损,阴虚内热,虚劳骨蒸等,可作补虚食疗之品。
( 2) 枸杞炒肉丝( 《中医药膳与食疗》)原料: 枸杞子 30g,瘦猪肉 lo0g,青笋30g,猪油、食盐、味精、酱油、淀粉各适量。
做法: 先将肉、笋切成丝,枸杞子洗净,将锅烘热,放入猪油烧热,投入肉丝和青笋爆炒至熟,放入其他佐料即可。一日 1 料。
功能: 滋补肝肾。枸杞子滋肝益肾,青笋味苦寒平,利五脏,补筋骨,开膈热,通经脉,明眼目,利小便。
故凡肝肾阴虚,头晕耳鸣,胸膈烦热,小便不利者,皆可作辅助食疗。
( 3) 生地黄精粥( 《中医药膳与食疗》)原料: 生地黄 30g,黄精( 制) 30g,粳米 30g.
做法: 先将前两味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早晚服。食时可加糖少许。
功能: 滋阴清热,补气养血。生地黄甘寒,滋阴清热,黄精甘平,补中益气,润心肺,安五脏,填精髓,助筋骨。凡诸因所致阴阳气血不足者,都可服食。
( 4) 鲜百合汤( 《中医药膳与食疗》)原料: 鲜百合 50g,枣仁 15g.
做法: 先将百合用清水浸一昼夜,枣仁水煎去渣取汁,将百合煮熟,连汤服用。睡前服之为宜。
功能: 清心滋阴安神。百合清心安神,养脏益智,枣仁养心安神。本品补益而兼清润,补无助火,清不伤正,内有虚火之人宜食之。
( 5) 燕窝汤( 《中医药膳与食疗》)原料: 燕窝 3g,冰糖 30g.
做法,取燕窝放人盅内,用 50℃ 的温水浸泡至燕窝松软时,出盆沥干水分,撕成细条,放入干净的碗中待用。锅中加入清水约 250g,下冰糖,置文火上烧开溶化,撇去浮沫,用纱布滤除杂质,倒人净锅中,下燕窝,再置文火上加热至沸后,倒入碗中即成。
功能: 生津养血。燕窝甘平,养阴滋液,润燥泽枯,生津益血,与冰糖煮汤,为养阴益血补虚之佳品。
4. 2 肾阳虚证 主要症候: 经断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 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 舌淡或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 温肾扶阳。
药膳配方( 1) 附片鲤鱼汤( 《中医药膳与食疗》)原料: 炮附片 l5g,鲤里 1 条( 500g) .
做法: 将鲤鱼去鳞杂,洗净待用。用清水煎煮附片l ~ 2 小时,取汁去渣,再用药汁煮鲤鱼,待鱼熟时,加入姜末、葱花、盐、味精等调味品。食之。
功能: 温肾利水。鲤鱼甘平,能利小便治诸水肿,附片温肾阳,祛寒止痛。故凡肾阳虚弱,腰膝酸冷,大便溏薄,面目浮肿者,皆可用之。
( 2) 二仙烧羊肉( 《中医药膳与食疗》)原料: 仙茅 15g,淫羊藿 15g,生姜 15g,羊肉 250g,盐、食油、味精各少许。
做法: 先将羊肉切片,放砂锅内人清水适量,再将仙茅、淫羊藿、生姜用纱布裹好,放人锅中,文火烧羊肉烂熟,入佐料即成。食时去药包,食肉饮汤。
功能: 温补肾阳。二仙温肾阳; 羊肉性甘温,有补益精气的作用。全方既能温阳散寒,又健脾益气。凡下焦虚寒者即可服食之。
( 3) 枸杞羊肾粥( 《中医药膳与食疗》[2])原料: 枸杞子 30g,羊肾 2 对,羊肉 250g,葱 1 茎,五味佐料适量,粳米 50g.
做法: 将羊肾去膜洗净,羊肉切块。枸杞子、羊肾、羊肉并入佐料,放入锅中同煮汤,或下米成粥。晨起作早餐食用。
功能: 补肾助阳,填精益髓。枸杞子滋肾填精,羊肉甘热,补虚劳,益气血,加入羊肾旨在补肾助阳。凡大病、久病、五劳七伤而引起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者,即可服食此粥,以促其早日康复。
( 4) 虫草全鸭( 《中医药膳与食疗》)原料: 冬虫夏草 10g,老雄鸭 l 只,绍酒 l5g,生姜5g,葱白 10g,胡椒粉 3g,食盐 3g.
做法: 将 8 ~10 枚冬虫夏草纳入鸭头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冬虫夏草同姜、葱等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篮子中,再注入清汤,加食盐、胡椒粉、绍酒调好味,用湿棉纸封严篮子口,上笼蒸约 l. 5 小时至鸭熟即可。
功能: 温补肾阳。对肾阳不足,又兼肺气不足,症见腰膝酸软,神疲体弱者,有增加营养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4. 3 肾阴阳俱虚证 主要症候: 经断前后,月经紊乱,量少或多; 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 舌淡,苔薄,脉沉弱。
治法: 阴阳双补。
药膳配方:
二仙炖羊肉( 庞保珍验方)原料: 仙茅 15g,淫羊藿 l5g,巴戟天 15g,枸杞子15g,当归 15g,盐黄柏 5g,盐知母 5g,生姜 15g,葱 15g,胡椒粉 3g,羊肉 250g,盐、食油、黄酒、味精各少许。
做法: 先将羊肉切片,放砂锅内入清水适量,再将仙茅、淫羊藿、当归、盐黄柏、盐知母纱布裹好,放人锅中,文火烧羊肉烂熟,入佐料即成。食时去药包,食肉饮汤。
功能: 温补肾阳。二仙、巴戟天、枸杞子温肾阳; 当归养血和血; 知母、黄柏滋肾坚阴; 羊肉性甘温,有补益精气的作用。全方共奏阴阳双补之功。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43,418.
[2] 谭兴贵。 中医药膳与食疗[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54-356.
【四】
食疗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
《备急千金方》中说: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人的生命活动,依靠食物来维持,不同的食物则产生不同的影响。食疗就是利用不同的食物来影响机体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它是研究膳食物质和其要素作用于人体时起到防治疾病和保持健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食疗,在提高治疗效果上与其他医疗、护理、药理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食疗必须充分体现出祖国医学的整体观、辩证观、恒动观,以中医的“理法”为依据,运用辩证的方法及治疗原则选择配膳,才能获取预期效果。
如“阴虚”选择甘寒、甘凉、甘平及酸性食品。甘酸能化阴,甘凉能治热,这样选择食物是符合中医辨证的观点。反之,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
二、食物的性味与集体五脏的关系
食物虽为养人之物然亦与脏腑有宜或不宜。“ 食物入口,与药物治疗同为一程,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去病宜生; 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所以必须认真运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学说来分析食物的作用。
三、饮食要适时令
合理的配膳,饮食的五味必须合乎时序,注意时令。《内经》指出: “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夏省苦增辛养肺气; 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脾气; 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由此看来,食物的五味与时令及人体脏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人体的保养必须与四时相适应,须应自然界的规律。
四、膳食的搭配要合理
《素问》指出: “药毒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 对于膳食的合理搭配,我们祖先就深刻的认识,强调食物多样化,营养要完善,反对偏食。长期偏食则饮食过于单调,会促使消化器官功能下降。只有经常的多样化饮食,才有可能获得足够而平衡的营养,以满足机体各方面的需要。
饮食不宜过热过寒。过热易伤食道,助长内热,曾剧血症; 过食生冷易伤脾气。所以食物的凉热应以“热而不烫、凉而不寒”为原则。
食物过硬不易消化,尤其是胃肠功能虚弱的人,不宜饮食过软对某些病人也不宜,如外伤、骨折病人、饮食过软影响食欲。故应根据疾病合理选用软硬度食物。
护理体会:
1. 食疗是中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早在古代就有论着,如唐代孟诜着的《食疗本草》,南唐陈士良着的《食性本草》及明代汪颖的《食物本草》等。现代研究认为许多事物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化疗、放疗的副作用的耐受性,减轻或抑制肿瘤的发展,维持和恢复各组织的功能,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2. 药食疗护理关键在于辩证。只有辩明证才能有的放矢,使食护与治疗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3. 现代研究已证明,某些事物带有潜在性或突发兴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的腌制品,含黄曲霉素的霉花生等强致癌物质。这些都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因而科学合理的膳食机构及食疗对癌症的防治所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五】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改善实验研究
高血压的主要特征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的、全身性的血管疾病,能导致心、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具有头痛、眩晕等中医范畴的临床表现[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年人发病率为 18.8%,并且在 2004 年对全国人民健康综合调查显示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仅为 6.1%,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未达到血压控制目标的患者就占有 25% ~ 30%,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不到改善[2].因此,现从我院随机抽取 224 例患者进行饮食改善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 2013 年 5 月~ 2014 年 5 月到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 224 例(包括男性 102 例,女性 122 例),年龄 45 ~68 岁,平均年龄为(50±2.2)岁,病程 2 ~ 10 年。这些患者都符合以下条件 :舒张压不低于 90 mm hg 或(和)收缩压不低于 140 mm hg,且都不为心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将 224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12 例,一组为对照组(常规膳食),一组为观察组(营养膳食),224 例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高血压患者体质的不同,中医食疗方法不同 (1)肾精空虚型:多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同时禁止生冷食物。(2)痰浊中阻型 :饮食基础为少食多餐,每餐为清淡的食物,同时应食入化痰食物如:柑橘、洋葱等。(3)气血两虚:少食多餐为基础,主要食物为滋补食物如 :木耳、莲子、蜂蜜、牛肉等。(4)肝阳偏旺型 :多食清淡类食物如 :芹菜、莲子等。
1.2.2 中医食疗方案 (1)饮食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少食腌制食品(含钠量多的食物),食入适量的海产品 :紫菜、海带、海鱼等。(2)多食入富含钾钙、低钠的食物,增加对维生素的摄入:钾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和血管弹性。钙具有保护心血管功能,有助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对于维生素的补充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富含钾、钙维生素食物如 :奶类、芹菜、茄子、豆类及梅、杏等。(3)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控制脂类食物的摄入以达到控制患者体重的目的,此类食物具有低胆固醇、低钠及低脂的特点如:山楂、绿豆等。(4)减少食用盐的摄入 :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5)适量的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在以往的治疗中注重低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但是有关资料证实大多数患者可不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除部分肾功能不全的人),因此患者摄入的蛋白质量根据高血压患者体重而定,标准为每天高血压患者每 1 kg 的体重摄入 1 g 蛋白质。
1.3 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
(1)血压 :dbp 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已下降 10 ~ 19 mmhg 或复查血压在 140/90 mm hg 以下。(2)生存质量评价 :根据who 推荐的“健康调查简易量表”,其包括 8 个维度 :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采用百分制计分。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9.0 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应用(x-±s)表达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坐位血压和体质指数
结果显示:
(1)对比两组体质指数发现:对照组为(27.3±3.1)kg/m2,观察组为(22.1±2.6)kg/m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
(2)对比两组坐位血压 (mm hg) 发现:对照组 dbp、sbp 分别为:(160.9±12.1)、(101±2.0),观察组 dbp、sbp 分别为(158±9.4)、(98.1±3.9),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分
结果显示:对照组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疼痛、社会功能、活力、心理健康、情感角色、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74.1±5.2)分、(63.2±2.4)分、(74.4±2.8)分、(76.2±2.1)分、(73.9±5.1)分、(67.1±2.6)分、(77.3±1.8)分、(62.6±2.4)分;观察组对应指标数据为:(78.6±6.1)分、(71.2±2.5)分、(78.1±3.1)分、(76.2±2.1)分、(80.4±1.8)分、(85.1±2.7)分、(85.9±2.7)分、(80.3±1.4)分。两组对比发现 :两组社会功能得分差异不显着,t=1.319,p=0.253 ;其他 7 项目得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中“头痛”“眩晕”等症状的范畴,与“中风”“不寐”“心悸”等病症有一定的联系[3].中医食疗方法属于一种自然疗法,主要是通过日常饮食来帮助患者降压,但是不给患者增加任何经济负担[4].其食疗提倡饮食清淡、少盐、多吃新鲜瓜果蔬菜、适量食入海产品及禁忌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
在本研究中两组在坐位血压和体质指数两方面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在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分比较除社会功能方面p > 0.05,无差异,观察组在其他 7 方面(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疼痛、活力、情感角色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 < 0.05,有统计学意义。沈丽[5]的研究与本文相符,证实了中医食疗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贾源瑶 . 中医食疗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青岛医药卫生,2013,45(3): 214-215.
[2]温彩虹。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饮食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 291[3]颜君 . 中医食疗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作用的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3): 31-32.
[4]韩静 . 中医食疗对高血压病人营养膳食干预[j]. 首都医药,2013(24): 65-66.
[5]沈丽 . 中医食疗在 60 例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7): 105.
上一篇:黑龙江省教育厅政府信息公开
下一篇:中国梦我的梦作文精选三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