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幼儿园“家长园地”建设浅谈
不久前,本人有幸参与了市级一类幼儿园的评估工作,每走进一所幼儿园,都能看到各班门前有一块固定在墙上的“家长园地”.看了这些“家长园地”后,发现不少教师在创设“家长园地”时目的不够明确,版面大多单一,设置缺乏实效性、指导性与科学性.那么怎样达到真正与家长互动的目的,体现“家长园地”的教育价值呢?
笔者认为,“家长园地”理应以家长为本,成为家长的精神家园,如果内容对家长没有吸引力的话,这个“家长园地”就是徒有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怎样让“家长园地”“亮”起来?
“家长园地”是教师跟家长直接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可以直面班级教师的工作.在创设“家长园地”时,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教师不再是教育的独裁者,而应该是家长施教的合作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家教指导的研究者、家长参教的评价者.教师要从家长的视角去分析思考,理解家长需要什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的价值取向.当园地真正起到满足家长的需求,解决家长的困惑,为家长提供支持的时候,就达到了创设的理想效果.
通过分析思考,我觉得家长园地的创设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版块丰富美观,吸引家长的视角注意
我们可以通过教研活动集思广益,把“家长园地”定位成多功能的亲子园、信息站、知心屋等.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小栏目了解幼儿每周在园情况.版面设计要整洁美观,切不可过分花哨,影响视觉效果.在制作上力求精细,颜色鲜艳,不但有平面的,还有立体的.使“家长园地”“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家长的心田,让家长有看的冲动与欲望.
结合本班情况,可设置“一周工作”、“育儿知识”、“家长的话”、“孩子的话”、“老师的话”、“保健常识”、“心灵氧吧”、“成长在线”、“友情链接”、“温馨提示”等栏目.菜单式短小精炼的内容、图文并茂的效果定会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这些栏目的创设不仅可以吸引众多家长的眼球,而且促使家长们都能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讨论教育策略,调整自己的言行,对班级和幼儿园工作也更加理解和支持.
2.版面设计合理,切合不同层次家长的阅读需求
明白“家长园地”交流的对象是家长还不够,我们应该清楚本班接送孩子的具体人员情况,结合家长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家长的需要、问题和疑虑.有些父母上下班比较忙,接送孩子以爷爷奶奶为主.怎样才能让爷爷奶奶也能读懂“家长园地”呢?在我看来,设计的专栏内容应该直观形象.比如,将孩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表现拍下来,打印或洗印出制成活动掠影,添加简短的文字,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很适合老人们阅读,不但能够使他们了解孙儿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又能初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可谓一举两得.
3.幼儿发展为本,体现班级课程实施以及幼儿发展情况
家长支持、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程度与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息息相关.我们应拓宽功能,体现出教育的服务功能、保教功能和人文关怀,让家长从“家长园地”中充分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从班级幼儿的共同现象中去了解学龄前的孩子,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直面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让家长从“家长园地”这块小小的“窗口”中认识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及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学习的现状,使“家长园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园沟通的桥梁作用.
4.家园互动性强,反映家长参与班级教育的痕迹
在“温馨提示”、“亲子游戏”、“请您配合”等栏目中,家长们可了解幼儿每周学习计划,积极地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为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老师可特意开设“感谢有你”栏目,及时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把有特点的图片放入本栏目,提升幼儿的自豪感;及时感谢支持配合教师各项工作的家长,善用一双慧眼,捕捉身边美好的人和事.
5.内容有针对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每个班级创设的“家长园地”,除了要考虑总体创设的创造性、导向性、全面性、互动性外,还要考虑到每个班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年龄差异.如小班可注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保健方面的信息.中班注重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的信息,大班则注重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方面的信息,并结合幼小衔接工作,为孩子入小学打下基础.
著名幼教专家方明老师说过:“家园的密切配合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的可靠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方向、同步调前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
要缩小县区、城乡幼儿园之间的差距,使我市的学前教育能够均衡发展,我们应做一个乐学善思的教师,设法让家长园地“会说话”,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能够驻足停留,及时关注日常细节的变化,真正体现“家长园地”的教育价值.
备注:此文发表于《西峰教育》2015年第5期
上一篇:读书会活动方案精选3篇
下一篇:历史上的沈括发明了什么的东西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