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点梳理

2023-10-24人围观
简介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9月13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开启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指导意见》共分8章30条,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国企改革五大基本原则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3、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

4、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5、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二、国企改革四大目标(到2020年)

1、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

2、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度更加成熟

3、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4、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三、分类推进改革的国企类型——商业类和公益类

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要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公司股份制改革

一方面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2、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一方面,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职权,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另一方面,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

3、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

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4、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企业各类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同时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比例,真正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合理流动机制.

五、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2、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3、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

4、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是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共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

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巨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出试点先行,健全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有比较高的专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七、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突出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2、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整合多种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统筹,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效能.

3、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4、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

八、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1、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2、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3、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九、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2、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3、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氛围,宣传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经验,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良好舆论环境.

4、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269321632274765360.jpg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