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关于蔺相如的经典故事大全推荐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大臣,他的足智多谋与宽厚仁心得到许多人的尊重与爱戴,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蔺相如的经典故事大全推荐吧。
关于蔺相如的故事一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 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 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 很是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 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 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 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 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关于蔺相如的故事二
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的勇士,他出身贫寒,在一个极其重视出身的社会里,蔺相如是不可能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偏偏这时代的号角一吹响,蔺相如就像响应号召般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蔺相如能够出现在赵惠文王的面前,还要多亏缪贤的举荐。这一切都要从那块“和氏璧”说起,秦国听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也是就给赵国来信,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玉,赵国君臣上下商议,给了秦国未必会割让城池,不给又怕秦军攻打。给不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候,缪贤大胆进言,建议赵惠文王让他的门客蔺相如试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惠文王在朝堂之上接见了蔺相如。
赵王见到蔺相如就问他,怎么处理和氏璧这件事。蔺相如便给赵王分析,赵王如将和氏璧献给了秦国,而秦国不把城池割让给赵国,秦国在道义上是失信的,而赵国不给秦国和氏璧,也是失信,到底哪一个更理亏,自然不言而喻。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于是,赵王又试探性地问道谁能够担任出使秦国的重任,蔺相如毛遂自荐带着和氏璧就到了秦国。
到了秦国,秦王见着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来,十分高兴。蔺相如献上了和氏璧,把这块宝玉给众人传看,秦王很高兴,但是言语之间却没有要割让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便趁机对秦昭王说:“这块玉上有一个瑕疵,请让我指给你看。于是,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迅速退后,怒发冲冠地说:”有瑕疵的不是玉,而是大王的诚信!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玉,我就和这和氏璧一起葬身于此。“秦王一听,不敢怠慢了蔺相如,要蔺相如提条件,蔺相如说:”赵国为了将和氏璧送到此地,赵王斋戒了五天,按照理解来说,你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设九宾大礼,这样以后我才能心甘情愿将宝玉献给大王。“
秦王不敢违背蔺相如的话,于是真的照着他说的话做了。在过去的五天都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相如一见秦王便坦白:”秦国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国君,没有一位能够坚守信约,我怕被秦国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叫人先把玉送回去了。如果秦王诚心想和赵国交换,那么秦王请先割让二十座城池,赵国一定派人将玉送来,秦强赵弱,赵国是不会欺骗秦王的。相如自知犯了欺君之罪,请求秦王处罚。“蔺相如说完这番话后,群臣莫不震惊,秦王自觉被赵国玩弄,本想处死蔺相如,但不能为了区区一块玉而伤了两国的和气。于是,秦王也就放过了蔺相如,这样蔺相如安然回到了赵国。
蔺相如甘冒生命危险为国家效命,见其忠勇,而秦王虽然受到蔺相如的欺骗,却能顾全大局对蔺相如以礼相待,表现出了大国君主的气度。
关于蔺相如的故事三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一块和氏璧,秦王也想拥有它,于是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与赵国交换。赵王叫来廉颇及众大臣商议,宦官缪贤提出他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担当此重任出使秦国,相如也愿护宝前往保证完成任务。
话说这一天相如到达秦国奉上宝玉,秦王高兴极了,让他的妻妾和大臣们互相传看,把相如晾在一边,不管不问,相如不高兴了,谎称宝玉上有点小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相如拿到宝玉后义正辞严,要秦王斋戒五日后再说,否则将和宝玉一起撞向柱子同归于尽。秦王一看形势不好,于是答应相如要求。相如让随从装扮成平民百姓,悄悄走小路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日后召见相如,相如如实相告:“你干脆把我煮了算了!”事己至此,秦王无奈,只好款待相如后放他回国。
关于蔺相如的故事四
后来秦王攻打赵国,杀死赵国两万多人,并提议在渑池与赵王相会,赵王不想赴约又恐丢面子,正在为难的时候相如挺身而出,陪赵王前去渑池赴约。
到了渑池,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弹瑟,就请你弹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弹瑟。蔺相如也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也请你敲敲缶让大家乐呵乐呵吧!”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不肯答应。蔺相如说道:“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拼了老命也要溅你一身血!”秦王看到相如如此玩命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件事情记了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秦国的大臣们见秦王没有占到便宜,便说:“请赵王献出十五座城地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不甘示弱:“请秦王拿咸阳城为赵王祝福!”秦王说不过相如,打起来又惧怕廉颇,于是只好作罢。
关于蔺相如的故事五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即位,是为赵孝成王。公元前259年,赵国大将赵奢已死,蔺相如也病危,秦国趁机对赵国发起攻击。赵王派廉颇率军抵御秦军,他认为不适合与强大的秦军直接交战,利用地理优势等跟秦军耗着,才是最好的办法。结果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出战”,从而让赵括代替了廉颇的位置。
事实上,赵括初出茅庐,只有理论知识,不懂得变通,根本不适合与老练的白起作战。蔺相如带病劝说赵王,赵括不适合出任将军。赵王不听,执意如此,导致40万赵军被白起坑杀,差点亡国。好在其他五国出手相救,才没有被秦军灭亡。蔺相如大约也是在这时候去世的,之后原本还能和秦国抗衡一下的赵国,元气大伤。
上一篇:校园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5篇
下一篇:食堂标语大全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