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学会共处

2023-10-25人围观
简介

模拟题07 江苏省洋思中学 学会共处

请以“学会共处”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考生必须以“学会共处”为标题来写,但如果需要的话,不妨加上适当的小标题来更好地表达主旨.

这个题目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共处”包含着相处的意思,但要注意,这个共处是分环境的,可以是在逆境中共处,可以是在顺境中共处,可以是在奋斗中共处等,在写作时要注意区别不同的环境下共处方式的不同.

其次,“学会”意味着我们得写出“共处”的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要懂得相互理解,要能换位思考,要懂得尊重他人,要能欣赏他人,要能不卑不亢,要能自尊自爱等.所以有利于“共处”的品质都可以入文.

最后,提醒同学们要尽量写出新意来,不要仅仅局限于身边的一些事,比如一写就是与同学之间共处,在家和父母共处,因为这些“共处”范围比较小,不易写大气.

学会共处

武晓晨

我们都是单翼天使,只有彼此拥抱,才能飞翔.

——题记

生活在大千世界,徜徉于茫茫人海.没有人是独自一人在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是大地的一部分.只有学会共处,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学会共处,需要宽容.“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因为宽容,那些钩心斗角,那些小肚鸡肠,都褪去了色彩,而那份共处的和谐,渐渐焕发光亮.也许有人会说,人最应该善待的是自己,眼中容不下他人.然而事实上,善待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善待别人,善待别人的最好方法不正是宽容吗?以宽容之心与人共处,天更蓝,海更深,阳光更明媚,温暖社会,温暖人心.

学会共处,需要分享.托尔斯泰曾说:“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而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却有两个幸福.”周国平亦曾云:“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才最可怕.”因为分享,痛苦渐渐被稀释,幸福慢慢被浓郁,充满幸福的共处之花,到哪里开放都能香飘四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与人共处,将快乐分享,将美好分享,幸福的接力棒便会在人人手中相传,永不停息.

学会共处,需要“和”.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自古以来都是一段佳话,文臣与武将以“和”来共处,缔造的是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强盛.而那三个和尚,相互推诿,不愿合作,虽然“共处”在同一屋檐下,却因不“和”,而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局面.此亦似古,此亦如今.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国一利益.在利益与利益之间寻求到平衡,以“和”相处方为贵.在国际风云变幻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遵守,显得尤为重要.“和”,共处之道也.

曾看到一句话:一朵花盯着另一朵花,恨不得自己就是那只掐花的手.如此生动形象地道出群芳争妍的局面.与其群芳争妍,不如学会共处,共同为百花园增添一抹抹绚丽的色彩.

以宽容为帆,以分享为桨,以“和”为舟,学会共处,在和谐的海洋远航.

材料丰富多彩.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所用的材料非常丰富,开头题记“单翼天使”的比喻,开头化用了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文字,“世事如棋”这样的谚语,还有托尔斯泰、周国平、孟子等人的名言,让文章有着雄辩的色彩.

语言文采飞扬.文章多处引用化用名言警句,显得文采飞扬.除此之外,还不得不提到本文句式选择的成功,本文注意句式的变换,有散有整,有长有短,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

学会共处

肖琳琳

放眼竞争何其多,干吗非要拼死活?

我帮你来你帮我,齐头并进笑呵呵.

一道歪诗作罢,可细细品来,这理儿可不假.当今社会哪儿没有竞争,倘若每次我们都孤军奋战,拼个鱼死网破,这结果恐怕就是你死——我也没法活了.所以眼下我们都应该学学怎样和别人共处.说到共处,就不得不说这共处三部曲:欣赏、宽容和合作.

先说说这欣赏,这可是学会共处的前提.倘若你老觉得别人低自己一等,怎能和别人共处呢?俗话说野花香艳无人识,孤芳自赏枉多情,可见这欣赏有多重要.要是没有俞伯牙、钟子期的互相欣赏,哪来高山流水的遗世绝响?倘若没有白居易、元稹的惺惺相惜,哪来元白之交的百世流芳?假如他们都像心胸狭隘的庞涓一样,非要把同门师兄的膑骨挖下来才能一解心头之恨的话,那么将会有多少英才毁灭在所谓的嫉妒之中呢?

说完了欣赏,再来看看这宽容.古人云: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将相和的故事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景仰蔺相如那“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博大胸怀.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能宽容别人,才能学会共处.倘若抓着别人的辫子不放,不打起来就算和平,哪有真正的共处?就更别说是在共处中谋发展了.

最后,合作才是重头戏,才是学会共处走向双赢的钥匙.享誉世界的奔驰汽车,绝对算得上是汽车行业中的“大哥”,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竟是由戴姆勒和本茨两家竞争激烈的公司合作运行的呢?正是由于他们深谙合作给双方带来的重要意义,才能强强联手,缔造强大的汽车帝国.正所谓单调难成曲,群柱可擎天啊!

学会欣赏,宽容,合作,才能真正学会共处,才能在共处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实现优劣互补,共同进步!

一段真理说完,一首歪诗作结:

自古胜负惹人恼,我言共处胜一朝.

欣赏宽容加合作,共待成功在今宵.

首尾非常新颖.文章开头与结尾分别用了自创的一首小诗,颇有古代白话小说的痕迹,非常新颖.更可贵的是,这两首诗不是仅仅形式上新颖,在内容上也形成了照应与深化,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拍案叫绝.

语言典雅幽默.文章语言典雅与幽默熔为一炉,别有风味.比如开头结尾的小诗幽默风趣,表达效果很好,还有“这结果恐怕就是你死——我也没法活了”也让人莞尔一笑.在幽默的同时,还多处引用古文名句,如“君子贤而能容罢”等句子,让轻松中又透出一些厚重.

学会共处

张颖

曾经,有一个人问上帝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是什么,上帝没有回答,而把他带到地狱.地狱的人们面黄肌瘦、被饥饿所折磨,尽管他们面前有一锅肉汤,但因汤匙太长他们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喝到汤.上帝又带他来到天堂,天堂同样有一锅汤,人们手里有同样的汤匙,但人们都是用自己的汤勺来喂别的人,彼此的合作使他们品尝到鲜美的肉汤.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能否共处.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一片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我们存在着共同的目标,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学会共处,给了我们无坚不摧的力量;学会共处,给了我们相扶相持的温暖;学会共处,造就了属于我们的天堂.

然而,学会共处并非易事,宽容、理解、共同的利益是培育共处的土壤.就如地狱里的人相互猜忌,不愿向对方伸出友爱的手;天堂的人相互理解信任,使彼此都达到了目标.

古往今来,有无数人选择了地狱,也有无数人选择了天堂,学会共处,决定他们走向哪一方向.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将相和,拱卫赵国.郭子仪、李光弼放下成见,将帅和,平定安禄山叛乱.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成就一段以少胜多的佳话.国共两次合作,同仇敌忾,打倒军阀,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国航天人精诚合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航天梦.比尔·盖茨曾说过:“我成功的秘诀是,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矛盾分歧不可避免,宽容、理解、接纳,才能打造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共处与共赢.

学会共处的目的在于双赢,这就需要我们的观念由以前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变为你赢我赢的双赢.在共处中良性竞争,在竞争中互相促进,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社会的车轮不断前进.21世纪呼唤人才,也呼唤着人才的共处与合作.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not a question!

去天堂,还是去地狱,这已不是一个问题!

入题发人深省.本文一开始,就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来引发我们的思考——地狱与天堂到底差别在哪儿?这样强烈的对比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文章的主旨——学会共处,达到双赢.后文就很容易展开去论述学会共处的重要性了.

结尾含蓄隽永.本文的结尾巧妙地化用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只是在其中加了一个否定词“not”,结果就变成了“去天堂,还是去地狱,这已不是一个问题”,也坚定地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在照应开头的同时也深化了文章主旨.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