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汇总4篇)

2025-04-09人围观
简介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求求你表扬我范文摘要: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求求你,表扬我》(黄建新导演),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杨红旗(范伟饰),因父亲是劳模,特

【导读指引】精选优质观后感“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汇总4篇)”是由就爱阅读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的,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更多相关范文请搜索查阅,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求求你表扬我【第一篇】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

——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黄建新导演),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杨红旗(范伟饰),因父亲是劳模,特别期待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欧阳花(陈好饰)的事迹,可没有人信他,他不断四处讲述,终于引起报社重视,派记者古国歌(王志文饰)进行调查。正当事情要水落石出,女大学生出面阻止,面对女孩的声誉和民工的心愿,记者不知如何取舍。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经历着灵魂的拷问。影片以对现实的陈述和小人物的关注展开了对人性的分析和社会批判。

在这个电影中,大部分人都在因为不同的原因和目的而成为撒谎者,少数的诚实者在这个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且更可悲的是.由于看到太多谎言这些诚实者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就像古国歌对女友米依说的抓捕犯人的事情也充满怀疑一样。欧阳花为了不受影响,后来又意图情挑古国歌摆平此事,但是最后却由于西区惯犯的落网而鸡飞蛋打。同样,为证明自己确实救过人,为了给患有肺癌时日无多的爸爸一个交代,杨红旗拼命在证实自己,但是,他也一直挣扎在孝道和道义之间。黄建新精心布设了村支书的笑容、葬礼的仪式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细节,铺垫出了第二个结局“杨胜利没死且和儿子一起去了北京”,在这个结局中.杨红旗为村里的利益默许了村支书的谎言.且还参加了虚假的葬礼。于是杨红旗得到了村里和报纸的双份表扬、村里免费打开了知名度、杨胜利老汉因为儿子得到表扬而心情愉快病情好转,大家似乎皆大欢喜,但是古国歌却无法理解自己做了什么把一个诚实的见义勇为者逼成了撒谎者。片中出现的其他看似无关紧要的配角,也都在不同侧面表现着社会浮夸和谎言成为风尚。村支书决定撒谎,因为他知道撒谎可能给村民带来更大利益:句号扮演的警察决定撒谎,因为如果说出粉巷曾发生过恶性治安事件,派出所的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就会泡汤:唯一说真话要求得到表扬的杨红旗也被归于其中得不到信任,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由于道德沦丧而造成“我们不敢去相信别人”的悲哀。

这部影片表面上展示了一出略带苦涩的黑色幽默“想在影片中表述生活中不可判断的东西.所以选择了荒诞这种表达方式”。但是,实际上,它展示的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冲击和融合的混沌的状态。社会各个阶层,面对着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经济大潮下的道德困境,其意味更值得研究。道德困境,正是《求求你,表扬我》的核心所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在这个个人价值全面抬头(却并不健全)的动荡年代,道德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求求你,表扬我》的主角包括民工、大学生和报社编辑,这一次的道德问题也似乎与时代无关,成为人人难以自保的陷阱。至此,黄建新已经完全走出中期作品社会图景式的风貌,似乎正走进一个更为开阔的地带。黄建新就是给我们显示道德标准多元化带给整个中国社会的茫然失措。黄建新说过:“我经常对某些东西判断模糊,当无法概括一件事的时候,只能用表述的方式,就像这部电影,要求表扬的范伟、一心想挖掘真相的王志文以及不想让别人知道事实怕影响前途的陈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没有错,这就是一个悖论,到最后每个人都背离了原始的初衷。尤其在现实生活中,实用主义已经代替了理想主义,不知道我的片子能否表达一些。”作为一个民工,范伟身上负载了太多的符号意味: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孝子,他又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民工,一个38岁的老光棍,最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阶层的差距,以及金钱给

人的尊严所带来的伤害。他要求表扬的念头,表面上是滑稽可笑的,但如果深思一下,我们又会发现,这其中不仅饱

含了一个孝子的孝心.一个民工对“英雄”身份的自我认同.更有着一个人对尊严的渴求和呼唤。但是,当这份尊严的呼唤与一个女孩子的名誉发生碰撞的时候,矛盾和冲突就以悖论方式显现了:欧阳花所要维持的,是一个清白的贞操,然而,她却试图勾引记者古国歌放弃调查,那么,她到底要的是一个贞操,还是一个名义上的贞操?或者说,是一个好工作所必须的借口?而以挖掘真相为天职的记者,当遇到真理和道德冲突的时候,又应该倾向于何方?在这一场冲突中,我们到底应该谴责谁?还是应该表扬谁?从早期的启蒙批判立场,到后来的平民主义,再到《求求你,表扬我》所表达的多元化立场,黄建新的思考在不断深入,而不断把尖锐的问题.同时也把最后的道德判断摆在了观众面前。

《求求你,表扬我》中有悬疑,有猜测,许多关于人物心理的描写也非常刺激。表现了善良与狡黠、诚实与规则之间错综复杂的争执。同时,我们看到,作为一部探讨当代中国道德冲突的电影,它又具有着许多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元素,这特别表现在它的技术细节上.比如展现古国歌的未婚妻——刑警米依的生活片断中。对好莱坞大片的模仿,范伟表演中浓重的小品意味,以及埋掉的崭新奖状、村长的莫名微笑,欧阳花等三名女生追逐杨红旗等一系列充满隐喻的镜头。大段的音乐虽然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而且民谣歌手小河的歌曲不能算是广为传唱的大众音乐,但是在有些场景中还是很好的烘托了气氛,例如古国歌第一次见杨胜利时,音乐很有某个年代歌曲中特有的朝圣心绪,而画面配合的是主席像、满墙红奖状和斜阳中大红被子下的枯瘦老汉(文革年代的劳模),这些红色的画面与整个看起来青灰色的南京相比充满象征意义。

评析:

开头开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影评的开头关键是亮出你的中心论点。观点一定要鲜明。切忌含糊不清。如果观点含糊到要让读者替你找,替你猜的地步.那文章通常不会成功。这篇文章的观点非常清楚“影片以对现实的陈述和小人物的关注展开了对人性的分析和社会批判。”那么,接下来的论证过程就是围绕影片是如何对人性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了。开头要提出论点,接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点的提出的确是写作的难点,但我们前面已经列举了许多提出中心论点的例子,现在不妨再强调一下。

中心论点通常是有一定的范式可学的。即通过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或者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那么通过讲述一个打工仔做了好事想出名的故事,影片表现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生活景况和复杂的人性百态。这就很容易地将主题总结出来了。关键是平时注意训练概括能力。即从很多语言中总结出最核心的内容。比如,有一场斗殴被你看到了,死伤了很多人,周围的民房也着火了。事后,你作为目击证人要接受采访。你先要用概括的语言介绍当时情况。这就如同找中心论点。你要先找出最关键的内容。“昨晚,斗殴死伤严重。”这是当时的现象。而放到议论文里,我们找中心论点是需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是写作的关键,即透过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故事,发现故事背后的本质:它反映了当前社会治安还不稳定.人民生活需要一个健康和平的环境。如果写议论文,这才是透过事件而上升到论点的内容,是透过事件发现的本质。

“本质”是通过现象概括出来的。影评文章的论点是通过影片的主要内容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的。对总结中心论点我们完全可以进行集中的训练。其基本

思路就是通过什么样的现象(故事情节),表现了事物的什么本质(人性的内容,伦理的善与恶,正义和黑暗。对现实的意义等)。

在这方面切忌从现象到现象的总结。比如,透过这个事件,我们认识到,人和人不能打架,和什么事情要好好商量。这就不是对现象的分析,论点就会流于肤浅。肤浅的论点比比皆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大原因就是学生不会总结中心论点。我们希望就以上的论述能对写作中心论点有所启发。记住:中心论点就是从现象生发的本质,是深化的道理。

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第二篇】

《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

一部黑色幽默式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刚看完时,对于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完全不懂,但是细细品味之后却发现这部电影传达出了如此多的信息。

《求求你,表扬我》讲述的是杨红旗的父亲杨胜利当了一辈子劳模,心里特别期待杨红旗也能受一次表扬,于是杨红旗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欧阳花的事迹,可是没有人相信他,但是他始终坚持,执著地要求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表扬,最终引起了报社领导的重视,派记者古国歌进行调查,由此引发一连串事件。在影片中,杨红旗以一个要求表扬的小人物出现,他的行为让人十分不解。在人们的认知当中,帮助他人是美好的品质,我们应该乐于助人并且是施恩不图报。当是杨红旗帮了别人却主动要求回报,他的行为无疑是让人费解。他真的是那种贪图名利的小人?当然不是,他会要求表扬仅仅是因为他是孝子。杨红旗的父亲杨胜利当了一辈子劳模,在临死之前心里特别期待杨红旗也能受一次表扬。因为这个原因,杨红旗主动要求表扬。而古记者为了证实事实的真实性去杨红旗的村子调查。在一个贴满奖状的房间里见到了杨胜利。杨胜利已经病入膏肓却依旧把钱都给捐了,这是他高尚呢还是他已经被名利所束缚,他 已经无法放下“劳模”等等的光环呢?否则他又何必把所有奖状

贴满房间。在他被埋葬时,所有的荣誉陪着他被埋葬,我想他是被荣誉埋葬的吧,只有此时此刻,他才放下了所有的荣誉。

欧阳花,一个不幸的女大学生。因为强奸是事件而改变了她的一生。欧阳花为了呵护自己的纯洁,为了自己的将来不惜用谎言欺骗所有人,不惜把救自己的杨红旗逼得走投无路,甚至见到了古记者有利用的价值,便采取了一系列了方式去引诱古记者,只为了谎言不被揭穿。然而谎言还是被揭穿了,她险些被自己面临的道德困境逼上绝路。古记者,以查明真相为己任。他不相信亲耳听到的、只相信亲眼见到的。他连自己女友是否真的是一名抓捕罪犯的女英雄都表示怀疑。面对诱惑,不知所措,本来已经有了女朋友,但是在女大学生欧阳花的诱惑下,心灵还在产生了摇摆。经过这件事后,最终辞去职务,只身离开。

这部影片揭露人性和社会的弱点,古国歌:面对诱惑不知所措;杨红旗表面老实,内心欲望强烈;米依:看到古国歌和欧阳花多次见面,心中不免产生嫉妒,为了报复女大学生欧阳花,暗中调查背后的真实事件;欧阳花:半夜去粉巷就可以看出绝对另有别情,身上用香奈尔的香水就看出绝对是为了吸引男人而采取的手段,为了自己过于自私;杨胜利:过于爱慕虚荣,太注重名利,骨子里透着狡猾;村支书:一个崇尚政绩工程的干部,虚荣,官场的老油条;派出所民警:追求工作绩效,昧着良心不吧那天晚上的事记录在案,只是为了保持他们的管辖地粉巷没有犯罪的记录等等。这些正是这部电影想揭露到你人性和社会的弱点,让人们清楚的认识到黑暗的一面。

影片的结尾最终定格在北京**,我想这是这部影片的最终目的:通过国家的力量来改变现状,改变当前人性、社会的不足,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第三篇】

电子10023100204221王志超

《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

前几天在课堂上看了《求求你表扬我》这部电影,感触很深。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家住农村的打工仔,因为父亲当了一辈子劳模,心里特别期待自己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想来想去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的事迹,可是没有人相信他,他便不断地四处讲述,终于引起了报社领导的重视,派记者对事情的真实度进行调查。但正当事情要水落石出时,女大学生站出来要阻止这件事,面对女孩儿一生的声誉和一个农民儿子一辈子的心愿,记者也不知如何取舍。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经历着灵魂的拷问。下面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理解:

首先,这个故事里面,到处是为了面子、声誉和虚荣而去骗人的人。

1、焦点人物欧阳花被强奸未遂,为了怕被人提及,不承认发生过此事,不惜陷救自己的杨红旗于不义,虽显自私,但为了保住自己作为一个女孩的名声不被玷污,亦值得同情可以理解。从这个人物身上让我猛醒的是:我们常说中国女子把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为了保住贞操可以放弃生命,其实更准确地应该说是中国女子把名誉看得太重要,高于一切,因为在中国的社会里,女孩子没有了贞操,名誉就会受到最大的损害,所以女子才会把贞操看得高于一切,说到根上还是名誉高于一切,为了清白的名誉可以做一切。

2、寻求表扬的杨红旗,为了满足父亲的临终愿望,不惜牺牲欧阳花的名节,希望报纸登一份表扬自己见义勇为的内容,这种利益和欧阳 I

花的利益是冲突抵触的,当两个利益进行权衡时,似乎谁也没有错,同时两种心理又多么相似,杨红旗为了尽一个孝子的名誉的所做所为和欧阳花为了保住名节名誉的所做所为不是如出一辙吗?

3、为保晚节连癌症都不治的杨胜利,作为老党员如村支书所说把村支助款都捐给希望工程,为了不费国家钱不治病等等,不都是为了保一个所谓老党员的晚节名誉吗?如此这样,只有装死才能给他以解脱,才能既可以治病,又没影响晚节名誉。所以到后来出现他“起死回生”的画面,不是导演艺术处理,而是杨胜利真的没有死。他找到了一个既保晚节,又保命的方法。这也许也是村支书的一手安排。

4、好大喜功的村支书,为了政绩策划与安排二杨的生活,维持和保护了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好党员,安排了一个新的好青年的故事登报,以延续这种虚假……

5、主编的过去历史值得推敲,由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错误的过去,主编也有做过属于那个时代的虚假的新闻工作,他曾经给杨胜利拍过的照片反而成为此时最让他坐立不安的东西,成为他作为一个领导最不能让人看到的历史污点,于是最后随着假棺材一起埋入了坟墓,他才长出了一口气。而为了保住现在的名誉,让过去的东西不被发现和提及,他和支书在杨胜利墓前心照不宣的谈话也印证了支书的功利性。

还有其他人物也都或多或少地为了一些虚假的繁荣在撒谎,如派出所民警为了保住小区里多少年没有治安案件的荣誉,对强奸未遂案未作记录;再如女朋友米依非常关心古国歌的私生活,也很吃醋他和

欧阳花的交往,但又不肯显露出来自己的害怕等等。

这么多人说的谎都是那么必要的吗?都是善意的谎言吗?不是!有的事没必要撒谎,完全可以正视它,把不足和问题拿出来正面解决不更好吗?难道逃避和遮掩就是更好的方法?那样并不能把不好的东西抹杀掉,而创造出来的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太平盛世罢了。小到一人一事,大到社会国家,都应该是这样。比如我们的社会、政府有没有在讳莫如深、粉饰太平呢?有没有很多不透明、不公开的东西呢?

《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第四篇】

《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

思修课上看了电影《求求你,表扬我》,说实话,感触良多。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苦苦求表扬的杨红旗、苦苦保护自己的欧阳花、苦苦调查真相的古国歌,看上去都没有错。是啊,杨红旗为了了却将不久于人世的劳模父亲的心愿而为自己做的好事求表扬,这可以理解;而欧阳花,她是真正的受害者,本应得到大家和社会的同情,可在近千年的封建思想的禁锢下,这成为了不能对别人说的丑事,仿佛她就是那个犯罪的人,她没有勇气去去报案,而是选择了沉默。她为了她的前途,为了她的美好幸福,她只能这么做。所以,她值得同情;而对于一个记者,古国歌必须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绝不发表虚假新闻,所以尽管杨红旗急需“表扬”尽孝,欧阳花为了保护自己拼命隐藏真相,他也得调查清楚事实??

三颗无意伤害他人的心,三个没有过错的念头,碰到了一起,却酿成了每个人都难以下咽的苦酒。

其实,只要有人做出一点牺牲,就能保全其他的人。若杨红旗不去执着求表扬,古国歌跟欧阳花就不会纠结;如果古国歌念及老人临终的最后的愿望直接报道,不报道受害者姓名,也能在帮助了杨红旗的同时保护了欧阳花;如果欧阳花放下自己的坚持,杨红旗就能尽他的孝,古国歌也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只要有人肯牺牲小我,换来的就是大家的满足。但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本来就是一种几乎只能在教科书中才能看到的优良品德;既然是品德,那它最多只是一种义务;既只是义务,那又有谁愿意主动作出牺牲呢?

看到句号饰演的民警矢口否认有强奸案并向古国歌“求表扬”后,我感到片中有一丝讽刺的意味,而之后的几个画面更让我觉得如此:印有表扬稿的报纸被扔进垃圾桶,被风飘在大街上,被人踩踏。让三个人如此受伤、纠结的表扬稿并未引起公众多少关注与反响,反而被人轻视、不屑乃至践踏。这是一种讽刺,我觉得这恰恰讽刺了杨红旗。因为在这几个人中,他作出让步最为容易,他只是单纯地为了一个不被别人认可的“名分”,为了一个让老父安息而不被人称赞的“荣誉”,而为了这,他固执地毁了一个前途十分光明的女大学生,让一个恪守职业道德的记者反而背负上道德的枷锁,从此不断受到良心的谴责。当一个人为了践行自己的道德而扭曲别人,我觉得,这样的道德,不过是一种“伪道德”而已。

影片的最后,古国歌看见了杨红旗与他父亲。如果这是真的,那太可怕了,因为这说明之前的葬礼就是一场骗局,一场由一个老劳模设下的“求表扬”的局,这使得之前塑造的杨胜利的光辉劳模形象与杨红旗憨厚老实的形象轰然倒塌。我宁可相信那是古国歌的幻觉,因为这样,这个恪守准则,在影片中最无辜也是在最后唯一背负道德枷锁,被自己良心所谴责的“受害者”才能得到一丝解脱。

“我爸的生命出现了奇迹,他说做了好事就该表扬”。电影末尾的这条短信可谓是意味深长,父亲灌输的一个信条,成为杨红旗毕生走不出的藩篱??而在电影的最后,那迎风飘扬的红旗,是否象征了在尘世身不由己的我们那漂浮不定的道德呢??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