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通用11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的文章11篇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一月
1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林匹克频道(CCTV-16)开播。
1月2日——中国与厄瓜多尔建交40周年。
1月8日——周恩来逝世44周年。
1月11日——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1月9日——1月22日——2020年洛桑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瑞士洛桑举行。
1月14日——微软公司停止对操作系统Windows7技术支持。
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开业4周年
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25周年。
1月24日——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现场直播
二月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23周年。
2月27日——2·27智利地震10周年。
三月
3月1日——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6周年祭。
3月8日——MH370失踪6周年祭。
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9周年祭。
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
四月
4月1日——4·1中美南海撞机事件19周年,王伟烈士牺牲19周年、张国荣逝世17周年、雄安新区设立3周年
4月2日——香港亚洲电视停播四周年。
4月8日——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逝世七周年
4月8日——windowsXP系统退役6周年。
4月14日——4·14玉树地震10周年祭
4月20日——4·20雅安地震7周年祭
4月25日——4·25尼泊尔地震5周年祭
4月27日——汪辜会谈27周年、《板门店宣言》签署2周年
五月
5月1日——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10周年纪念。
5月12日——汶川地震12周年祭。
六月
6月7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
6月21日——日环食。刚果(布)、刚果(金)、中非、南苏丹、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及中国的西藏、四川、重庆极西南角、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部分地区可见。在印度北部靠近中国边境处,食分最大达0.994,该处环食带也最窄,宽度只有21公里,这是21世纪中国能看到的食分最大、最接近日全食的日环食。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第二高峰楠达德维山和四川最高峰贡嘎山也在环食带内,前者很接近食分最大处。这是2012年5月21日后中国可见的首次日环食,下一次则为2030年6月1日。除日环食外,包括中国全境在内都能看到日偏食,而对云贵(南部边境除外)、长江中下游、中朝边境一带而言,到2030年前不再有任何日食,即使日偏食也没有。
七月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香港回归中国23周年、青藏铁路通车14周年。
7月6日——朱德逝世44周年。
7月7日——七七事变83周年。
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19周年。
7月17日——MH17坠毁6周年祭。
7月24日——8月9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八月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
8月7日——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10周年祭。
8月8日——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12周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年以及雷锋逝世58周年。
8月16日——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8月22日——邓小平同志诞辰116周年。
8月25日——9月6日——2020年东京残奥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九月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9月9日一一毛泽东逝世44周年。
9月10日——9月30日——一颗直径大约100到250米的小行星将会有2%的几率与地球相撞,地点可能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美国将开始“应急演练”。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89周年。
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40周年。
十月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10月3日——两德统一30周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0周年。
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逝世9周年。
10月10日——辛亥革命109周年。
10月20日——阿联酋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开幕。
10月22日——红军长征胜利日,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十一月
11月3日,美国第59届总统大选。
11月6日——中国与意大利建交50周年。
1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发行5周年。
11月21日——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
十二月
12月9日——一二·九运动85周年。
12月12日——西安事变84周年。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3周年祭。
12月14日——日全食,智利和阿根廷南部部分地区可见。南美洲中南部、非洲西南部、大洋洲东南部、南极洲一部分地区可见日偏食。
12月15日——中国与智利建交50周年。
12月19日——中国资本市场诞生30周年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30周年。
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
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第29年
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
第二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1、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2、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3、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
第三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党史历史大事件
1、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爆发的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部章程
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余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
6、第一次国共合作
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7、五卅运动
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帝爱国的革命群众运动。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8、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0、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1、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1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3、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14、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初步解决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以及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0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任主席。
16、九一八事变
也称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动的武装进攻沈阳的严重事件。九一八事变后的4个多月内,整个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17、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分别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8、长征精神
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五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9、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20、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北平学联组织的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第四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写入了1954年4月双方达成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
3、1963年12月14日——中国和肯尼亚建交。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中央民委《关于改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报告》和《关于改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的规定(草案)》。国务院同意这个规定(草案)于1964年先试行一年,在进行修改后,再正式颁发执行。
4、1984年4月2日——云南边防部队发起了收复老山、者阴山作战。
4月28日、30日、5月15日,中国边防部队先后攻占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至此,全部收复老山地区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从1984年5月中旬起至1989年10月止,中国边防部队在老山地区组织坚守防御,先后粉碎越军7次师团规模的反扑和1700余次的袭扰。
5、8月8日~8月24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
此次奥运会,中国共夺得51块奥运金牌,荣登金牌榜榜首,为历史之最。
第五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日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派遣了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字是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拓天地的大事。
二、两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两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内和平建设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以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政治,消除私有财产制度,逐渐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了三大,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战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迅速扩大了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准备。
四、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旗,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建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重点批评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选出曲秋白为首的新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七、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从攻击大城市到农村,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决定意义的新起点。9月29日,三湾改编连接党支部,组织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八、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围城、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拓客。
九、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教条主义失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2.5万里长征。
十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团,这是党和革命事业危险安全,不断开辟新局面的最重要保证。
十二、一二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工委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进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大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暴露了日本吞并华北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当前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战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包围破坏失败到全国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工作。
十四、卢沟桥事件-全国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侵略军炮击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开展了全国性的抗战。
十五、百团战争。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大规模攻击日军,达到105个团体,20万多人,史上被称为百团战争。百团战争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攻击战,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心。
十六、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七大在延安举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七大以团结大会、胜利大会载入史册。
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协首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发挥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协联合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北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决定改名为北京的公元年纪,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国旗是五星红旗。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党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二十二、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11日,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大会制定了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二十三、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十四、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12~18日,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五、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十六、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14日,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月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七、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21日,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11月22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八、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九、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24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六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1中国史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
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
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术
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
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
11、明末清初:出现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封建专制
12、明清时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很有名
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4、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
1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是爆发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
1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
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了解初步发展的两大原因)
19、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21、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2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4、民国初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记住发展的三大原因、著名的民族实业家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前期最大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后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26、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7、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成立
2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29、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30、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
31、1927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开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2、1934—1936年红军长征,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3、1935年华北事变;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
34、1936年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35、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七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中国古代史
1、春秋战国(先秦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2、秦朝建立的时间:公元 前221年
3、汉朝(西汉和东汉) 西汉:公元 前206年-----23年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 220年----581年
5、隋朝 581年---- 618年
6、唐朝 618年----907年
7、宋朝(北宋和南宋)北宋 960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 1279年
8、元朝 1260年-----1368年
9、明朝 1368年 ------ 1644年
10、清朝 1644年 ------ 1911年
中国近现代史(1840—至今)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
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4、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
5、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1898年戊戌变法
6、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8、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
9、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11、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2、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成立
1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14、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15、1924---------1927年北伐战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6、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17、1927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开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8、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1936年红军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9、1936年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20、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1、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第一次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华北地区)
22、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1945年抗战结束
23、1948—1949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24、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25、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26、1949年10月,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结束,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27、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
28、1953—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政策;
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它既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又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1953—1957是一五计划,其地域在东北,行业是重工业为主,记住主要成就。
30、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召开
31、1958年,中共在经济上出现“左”的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
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
33、1980年,开放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海南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3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九二共识”的达成。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确立;
1997年中共十五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完善,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6、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37、建国后的科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70年代东方红一号。
世界史
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14—16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含义是强调并肯定人的价值。
3、15—16世纪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雏形。16—17世纪宗教改革.
4、17—18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其核心是理性主义。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德国的康德。
启蒙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
5、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1721年,英国内阁制形成,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6、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的总统共和政体。其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精神,原则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
7、1765年珍尼纺纱机的问世,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8、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
9、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它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0、1917年2月的俄国的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1、1918—1921年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在战争时代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要记住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
12、1921—1927年俄国(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把商品、货品关系引入经济领域,从而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这一模式在经济上重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4、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经济危机,从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5、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解体.
16、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这也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
17、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和韩国.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德国。
1949年北约成立,其性质是美国操纵的政治军事集团。
1955年华约成立。其性质是苏联操纵的对抗北约的政治军事集团。
18、1967年,西欧共同体成立。
19、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
20、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进行改革。
21、1961年,不结盟运动开始。记住中国不是创始国。
2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3、1993年欧盟成立。这是欧洲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组织。
24、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
25、1999年欧元问世。
26、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的基本风格是浪漫主义;
19世纪中期,基本风格是批判现实主义;
20世纪以来是现代主义。
第八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
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
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术
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
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
11、明末清初:出现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封建专制
12、明清时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很有名
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4、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
1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是爆发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
1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
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了解初步发展的两大原因)
19、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21、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2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4、民国初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记住发展的三大原因、著名的民族实业家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前期最大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后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26、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7、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成立
2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29、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30、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
31、1927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开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2、1934—1936年红军长征,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3、1935年华北事变;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
34、1936年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35、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6、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第一次胜利
37、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华北地区)
38、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
39、1946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40、1948—1949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41、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2、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43、1949年10月,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结束,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44、1953年,周恩来针对印度问题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45、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46、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
47、1953—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政策,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它既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又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8、1953—1957是一五计划,其地域在东北,行业是重工业为主,记住主要成就。
49、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召开
50、1958年,中共在经济上出现“左”的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
52、1980年,开放四个经济特区,记住最早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的名称;1988年海南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5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九二共识”的达成。
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完善,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5、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的回归都涉及了中国的外交,而台湾问题与外交无关。
56、建国后的科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70年代东方红一号。
世界史部分
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2、14—16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含义是强调并肯定人的价值。
3、14—17世纪是新航路开辟时期。其中迪亚士是新航路探险的第一人;达伽马是第一个到达印度的航海家;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新大陆到达美洲的人;麦哲伦及其船队是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雏形。
4、17—18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其核心是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德国的康德。启蒙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
5、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1721年,英国内阁制形成,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6、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的总统共和政体。其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精神,原则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7、1765年珍尼纺纱机的问世,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8、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它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0、1917年2月的俄国的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1、1918—1921年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在战争时代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要记住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
12、1921—1927年俄国(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商品、货品关系引入经济领域,从而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这一模式在经济上重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经济危机,从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5、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6、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这也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
17、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和韩国
18、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德国。1949年北约成立,其性质是美国操纵的政治军事集团。
19、1955年华约成立。其性质是苏联操纵的对抗北约的政治军事集团。
20、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进行改革。
21、1961年,不结盟运动开始。记住中国不是创始国。
2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3、1967年,西欧共同体成立。
24、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实行改革。
25、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
26、1993年欧盟成立。这是欧洲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组织。
27、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
28、1999年欧元问世。
29、2000年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中国的江泽民参加。
30、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的基本风格是浪漫主义;19世纪中期,基本风格是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以来是现代主义。
第九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2、1840年: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3、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农民阶级,抗英但是不反封建。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
4、1842年8月:《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5、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农民阶级,提出《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天津条约》。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签《北京条约》。
7、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8、19世纪70至80年代:"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人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人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9、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签《马关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1、1895年:康有为“公车上书”。
12、1898年: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3、1899年:义和团起义。农民阶级。口号:“扶清灭洋”。遭到中外联合绞杀。
1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1904—1905年: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但清政府局外中立。
16、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
17、1906年:萍浏醴起义,同盟会第一次武装起义。
18、1911年:黄兴、孙中山,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同盟会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
19、1911年5月:保路运动。
2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2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告友邦书》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外债。
23、1912年2月:清帝退位,帝制的终结,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2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25、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掀起“二次革命”。
26、1914年: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但具有很强的宗派性、脱离群众。
27、1915年1月:“二十一条”。
28、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
29、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
30、1915年12月:护国(中华民国)运动。
31、1918年:护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动。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还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十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本期“学‘四史’守初心——党史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时间轴,记录了这99年来的光辉岁月。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派出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二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三、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
四、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七、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八、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九、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十二、“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十四、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借口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则开展了全国性抗战。
十五、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达到105个团、20万余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振奋了全国民心。
十六、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七大在延安举行。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名为北京;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
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党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
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二十二、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11日,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大会制定了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二十三、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十四、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12~18日,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五、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二十六、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14日,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月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七、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21日,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11月22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八、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十九、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24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十一篇: 党的重要事件时间轴
共商国是——20xx年全国两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0xx年12月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xx年3月5日在京召开。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建议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拟定于20xx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大国外交新征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xx年5月15日,xx习近平宣布,中国将于20xx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是20xx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值得期待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xx年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着力在“高规格、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高成效”这五个“高”上下功夫。不仅展会总展览面积将扩大,论坛参会嘉宾规格、规模力也争超过首届,在政策支持方面保持首届支持力度不减。
5G商用呼之欲出——中国实现5G网络预商用
20xx年12月,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中国移动陆续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工信部批准,可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试验。
根据三大运营商的规划,中国在20xx年上半年实现5G网络预商用,到20xx年实现5G网络正式商用。
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表示,将在20xx年上半年发布搭载5G芯片的5G智能手机,并将在当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
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嫦娥五号发射
按照计划,探月三期“回”的任务执行者——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在20xx年发射,任务之一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
在完成中国探月工程绕月、落月、返回三期任务后,中国将继续探月四期任务,包括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月面二次采样返回、月球南极着陆探测、月球北极着陆。
20xx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4月举办,大兴国际机场9月启用
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20xx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国际展览局认可,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20xx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亲自推动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枢纽,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完善首都功能布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重大项目,也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窗口。20xx年7月6日,《北京新机场建设与运营筹备总进度综合管控计划》发布,明确北京新机场及其配套工程将在20xx年6月30日竣工验收,20xx年9月30日投入运营。
20xx年大事件一览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年,我国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际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
人民海军、空军建军70周年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诞生;同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在北京成立。今年,人民海军和空军将迎来成立70周年纪念。历经70年锤炼,如今,国产航母完成海试,歼-20翱翔蓝天......中国海军、空军正以更强大的实力守卫着祖国的碧海蓝天。
五四运动100周年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920xx年5月4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时间点,从那天开始,一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展开。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澳门回归20周年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今年,我们将迎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20xx年来,澳门与祖国共奋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中国和国际社会交流的重要窗口……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去年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澳门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中美建交40年
20xx年1月1日,中美迎来建交40周年。40年来,中美关系获得的巨大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年的预期。中美交往40年的风雨坎坷也给了足够多的教训和启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如今,“不惑之年”的中美关系,能否穿透迷雾,向着合作共赢迈进,不仅事关两国人民利益,也将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下一篇:2023年四级英语作文【4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