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英语语法论文(精选5篇)
英语语法论文范文第1篇
不少学生虽然口头能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但是到了书面表达的时候,又开始犯难了。有次,笔者为了让学生注意英语中的动词在不同人称中的变化。就让学生写出一天的校园生活。Canyouwriteashortpassagetotellmeaboutyourschoollife?(能否将一天的校园生活写下来?)学生们在纸上罗列了一下:Wecometoschoolinthemorn-ing.Wedosomeexerciseintheplayground.Inclass,welistentotheteachercarefullyandtrytoanswertheteacher’squestionsactively.Atnoon,wehavelunchintheschooldininghall……随后我让学生两人为一组,将对方一天的所做的事情写下来。Whatdoesyourfrienddoeveryday?(你的好朋友每天都做什么?)在这样的书面写作中,学生能够更进一步注意动词的变化、时态的变化等,并且通过有趣的话题让他们感觉到书面表达的乐趣。
二、朗朗上口的语法知识口诀
基于语法知识较为零散,而知识点又较多,不少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感慨知识点零碎且枯燥无味,特别是一些难懂的语法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积极性,勤于编一些语法口诀,特别是一些朗朗上口的语法口诀,很容易被学生记住并掌握。
三、完整清晰的语法知识归纳
平日的知识点的学习都是零散的,教师应该定期引导学生一起整理并归纳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带领学生一起寻找语法的规律。归纳法是笔者在语法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教师在进行语法归纳的时候,可以通过某些具体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在充分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并寻找语法规律。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将平日积累的谚语用本子记录下来,特别是一些生动有趣的谚语,里面又涵盖了语法知识,这能让学生快速从枯燥的语法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一些典型的谚语背诵后还能运用到写作中,一举多得。学生归纳语法知识点,不定期让学生讲解心得,这对于学生相互交流、完善知识点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英语语法论文范文第2篇
例如:Sodidshe和Soshedid这两个句型的用法。
我在大屏幕上打出Sodidshe,Soshedid,给学生留足时间自己复习。然后打出下面两组句子让他们比较、讨论,说出为什么。
I.A:Ienjoyedthebook.(我喜欢这本书。)
B:SodidI.(我也喜欢真本书。)
II.A:Father,youpromised.(父亲,你答应了的。)
B:Well,soIdid.(我是答应过了。)
学生举手,争着发言:前景句若是肯定句,此种情况也适合另外的人或物时,用So+助动词(be,have,do,can,will….)+主语;前景句是肯定句,而后一句的句义对前一句的重复,用以强调时,用So+主语+助动词(be,have,do,can,will….)。第I组句子中的两个“I”是不同的两个人,故用倒装句语序;第II句子中的you和I是同一个人,故用陈述句语序。
我先表扬他们,接着又用英语问道:什么时候用neither/nor+倒装句语序呢?学生回答以后,我在大屏幕上打出练习如下,让学生分组讨论。
选择正确答案填空:
1、MrChengisateacherandworkhard,_________hiswife.
A.sois;B.sodoes;C.soitiswith;D.itisthesamewith
2、A:Tomisastudentbuthedoesnotstudyhard.
B:______Mary.
A.Neitheris;B.soitiswith;C.Sodoes;D.itisthesamewith
3、A:Jackisn’tastudentanddoesn’tstudy.
B:______Mike.
A.Itisthesamewith;B.Nordoes;C.Soitiswith;D.Neitheris
4、A:Mencan’tlivewithoutairandwater.
B:_____animals.
A.Soitiswith;B.Itisthesamewith;C.Neithercan;D.Norcan
学生讨论非常热烈,争论得很厉害。有的查词典有的查语法书,各找各的根据。最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我不发表意见。待学生讲完之后,我进行总结:
1、CD;2、BD;3、AC;4、ABCD。因为Itisthesamewith…和Soitiswith….意思是“……也是一样”,所以前景句所涉及的任何内容(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不管是表示状态的,还是动作的。)只要适合另外的人或物,都可以用这两个句型。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咱们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个苹果。”
我们经常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口诀和顺口溜等巧学妙记。例如
(1)以f结尾的名词变复数,特殊情况有几个?
一个农奴(serf)从海湾(gulf)来到房顶(roof)上,
有了证据(proof),
增加了信仰(belief),
加上-s成对成双。
(2)以o结尾只加-es变为复数的名词。
我们用这个句子帮助
集中。Negroesandheroeseattomatoesandpotatoes(黑人和英雄吃土豆和西红柿。)
(3)基数词变为序数词。
我们利用下面口诀进行详细地讲解。
基数词变为序数词,一般要加-th。
一、二、三特别记,八去t,
九去e,f代替v和e,
y变为ie,然后加上-th。
基数词若是多位数,只变个位不变十。
例如: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eight--eighth,nine-ninth,twenty-twentieth,thirty--thirtieth,twenty-one--twenty-first,onehundredandtwenty-one?onehundredandtwenty-first,etc.
(4)不规则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我们用了这样一个顺口溜:
形容词副词比较级,不规则的要牢记。
合二为一有三对,
坏(bad,badly,)病(ill)两多(many,much)两个好(good,well),
一分为二有两个,
一个“远”(far)来,一个“老”(old),
还有一词(little)有双意,
只记“少”来,不记“小”。
即:bad/badly/ill-wore-worst;many/much-more-most,good/well-better-best,far-fart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old-older/elder-oldest/eldest。little作“小”解,没有比较级/最高级形式。
当复习到动词不定式(短语)作宾语补足语时,我们就进行了综合集中,把动词不定式(短语)作宾语补足语不带to的所有及物动词进行了归纳。我们用了这样一个口诀帮助学生学习。
(5)不定式作宾补何时不带to?下面口诀给帮助。
“两听”、“五看”、“一感觉”,使役动词有三个。
help,find之后可带可不带(to),它们可以排在外。
两听,即hear,listento;五看,即see,watch,notice,observe,lookat;一感觉,即feel。
(6)接-ing作宾语的及物动词有那些?我们用了这样一个虚构词“madpsfmeicarfe”,其汉语谐音为“卖的不是发霉咖啡”帮助归纳记忆。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英语单词。m-mind(介意),a-avoid(避免),d-delay(推迟),p-practise(练习),s-stop(停止),f-finish(完成),a-advise(建议),m-miss(错过),e-escape(逃脱),I-insiston(坚持),c-can’thelp(禁不住),a-admit(承认),r-risk(冒险),f-fancy(认为,想象),e-enjoy(喜爱)。
当我们复习到及物动词后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时,我们就用这样一个口诀进行集中:
(7)一坚持,二命令,三建议,四要求
其宾语从句用“should+动词原形”,
should既可以省略,
should也可以保留。
一坚持,即insist;二命令,即order,command;三建议,即suggest,propose,advise;四要求,即ask,demand,require,request。
(8)所属关系用to的情况我们这样集中:
钥匙答案纪念碑,注释索引和附录,
出口入口桥与路,参观介绍多用to。
例如:thekeytothebike自行车的钥匙,
theanswertothequestion问题的答案,
theMonumenttothePeople’sHeroes人民英雄纪念碑,
thenotetothetext课文注释,
theexittothecinema电影院出口,
thebridgetoknowledge知识桥梁,
thewaytotheschool去学校的路,
payavisittotheGreatWall参观长城等。
复习时态、语态时,先把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集中归纳。然后将各种动词形式归纳比较,解决规则动词形式变化和各种时态构成的问题。例如:(9)1AAA式putputput,setsetset,cutcutcut等。
2ABB式buyboughtbought,bringbroughtbrought,spendspentspent等。
3ABA式comecamecome,becomebecamebecome,runranrun等。
4ABC式dodiddone,drawdrewdrawn,flyflewflown等。
(10)1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
am
主语+is+动词现在词
are
was
主语++动词现在分词
were
2现在完成时与过去成时
have
主语++动词过去分词
has
主语+had+动词过去分词
3一般将来时与过去将来时
shall
主语++动词原形
will
am
主语+beis+goingto+动词原形
are
should
主语++动词原形
would
was
主语+begoingto+动词原形
were
我们把这六种时态集中比较,就可以让学生把握其中的规律,对于中学英语时态了如指掌。
我们把Hedoeshishomeworkeveryevening.这个句子变成八种时态,然后再把它们变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这样既复习了八种时态,又复习了各种句型转换。
英语语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原则课堂活动语言情境
(一)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回避或忽视语法教学呢?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通过大量具体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语法知识的欠缺将会制约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英语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目标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尽管语法本身不等于语言,但语法是语言构建的规则,总结语法本身的规律能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同时,语法知识又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方面,只有当学习者掌握了语法知识,他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熟练运用这种语言的能力。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完全否定语法教学的作用或忽视语法教学都是不明智的。“语法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已经不是语法该不该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二)语法课堂教学的理论原則
语法教学首先要创设生动形象的语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其次,让设计的活动有效服务于教学目的。此外,语法教学不能停留在结构的教学上,既要重视结构的正确性,又要重视语用的适合性。那么如何开展好语法课堂教学,既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能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枯燥的”语法呢?根据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语法规则讲解的适量性原则。解释语法项目时,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讲解时间过长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会让语法课显得沉闷。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尽可能详尽地解释,才能保证学生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学生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语法讲解不够。成功的语法教学应该做到:语法知识要运用于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要为实现交际目的服务,要促进交际语言的准确与流利,要避免过多语言术语的解释,要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其实,就像学开汽车一样,没有理论肯定不行,但只有理论或理论记忆太多,同样开不好车,最关键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讲解语法的时间,在有效使用上下功夫才能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语法教学环境。
2.意义先行原则。英国教育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学生在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较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学生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英国教育专家Jayne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for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学生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Z)上,然后他们才会注意语言形式(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structures)和语言规则。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
3.隐性原则。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grammar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grammar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有些老师的语法课上得枯燥无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采用了过多的机械的练习方法,也就是过多地运用了“explicitgrammarteaching”。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需求,教师应尽可能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来活化语法,让语法练习生动有趣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新学的语法项目转化为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来创设语言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用语言做事”。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才会对所学的语言理解得更加清晰,想象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根据笔者在海外培训获得的知识和多次的教学实践,在此介绍几种可行且有效的语法教学课堂活动形式。
1.Bingo。Bingo游戏通常被教师们用在小学的词汇教学中,其实它也可以用在初中的语法教学中。如我们可以用它来练习介词的用法。给每个学生五个不同的句子,每句有一空需填上合适的介词。游戏开始,教师说出一个个介词,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句子的意思,判断能否填进,如果五个句子全部填好并且认为准确无误,就喊“Bingo”。这时,教师还得请这位学生读出每个句子,其余同学一起听,如果全部正确,这位学生就是这一轮的winner。如果有错误,在纠错之后,那么游戏继续进行,直到另一个winner出现。
2.WhoamI?——verbtenses。这个活动可以用来练习时态,课前教师在每张纸上写上过去一位名人的名字,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抽一张纸,纸上的信息不可以让别的组知道。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个句子的开头:
Longago,Iusedto……
Ihaveoften……
Ihavenever……
Threeyearsago,I……(+simplepast)
Thesedays,Ioften……
Nextmonth,Ihope……
Bythistimenextyear,I''''11have……
要求学生假装就是那位名人,在组内展开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学生用以上的句子去描述,看看别的同学能否猜出这位名人是谁。
3.Chainstory——simplepast。这是一个故事接龙游戏。通常是教师先开个头,例如:Lastyearaninterestingthinghappenedtoateenageboy,然后叫一个学生加一个句子接下去,完了让这个学生再请另一个学生加一个句继续这个故事,直到这个故事有一个很自然的结尾。所有的学生都要注意听,看每增加的一个句子是否有语法错误。叙述故事要用一般过去时,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一般过去时的游戏形式。在练习语法的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4.Thingstodo——modals。这是一个练习情态动词的活动。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写下:ThingsIcando:ThingsIoughttobcableto;ThingsImustdo:ThingsIneedtodo,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4个句子,例如:
Icanuseacomputer.
Ioughttobeabletorideabike.
Imustdomymathshomeworktonight.
IneedtotellmymotherthatIhavelostoneofmyshoes.
然后,让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将自己的句子读给对方听,接着,让他们写4个有关对方信息的句子,例如:
MarycanspeakFrench.
Maryoughttobeabletodriveacar.
Marymustfinishheressaytoday.
MaryneedstohelpmewithmyEnglish.
教师可以要求一些学生读出他们的句子,如有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
5.Anothername——2ndconditional。这个活动可以用来练习虚拟语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人。请他们完成下面的一个句子,并说明原因。
IfIcouldchoose/hadtochooseanothername,Iwouldchoose.
Forexample:IfIcouldchoose/hadtochooseanothername,IwouldchooseMary.MymotheriscalledMary,andallmylifeIhavelovedthatname.Iwouldalsoliketobecalledafterher,asIthinksheiswonderful.
当然,这个活动可以有很多主题,如favouritefood/TVprograms/agameofsports/placestovisit
6.Writeapoembasedongrammar——speel-fledgrammar。这是一个既可以练习特定的语法又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要求学生写一首五行的诗歌,每一行都有特定的语法要求,例如:
Ⅰ.Onthefirstlinewriteanounofyourchoice.
Ⅱ.Onthesecondlinewritetwoadjectivesjoinedbyandtodescribethisnoun.
Ⅲ.Onthethirdlinewriteapresentparticipleofaverbandanadverbtodescribethisnouninaction.
Ⅳ.Startthefourthlinewithlikeorasfollowedbyacomparison.
Ⅴ.Startthefinallinewithifonlyfollowedbyaw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ke/A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fon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ample:
Spring
Greenandbright
Blowingsoftly
Likeabeautifulmaiden
Ifonlyitwerespringallyearlong
英语语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语法;综合技能;第二语言教学
现今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英语语法教育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关于语法的认识极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问题依然存在着不少错误的理解。这些错误的认识或来源于把语法本身当作是一系列关于语言固定结构的任意性的规则总和;或是认为语言结构是不需要被教授的,而是由学生自己习得;另外一旦开始讲授语法就会使学生厌烦等等方面。下面将对其中主要的七种错误论调进行逐一分析和反驳,得出一种比较全面、科学的英语语法观。
一、英语语法的误区
1.语法为自然习得,不需要被教授
事实上确实有人能够比较自然的习得第二语言。以一部分美国移民为例,这些人中就有人能够自己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而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习。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尤为普遍。这些事例就使有人相信中国的学习英语的孩子们也能不通过老师对语法的讲解而掌握英语。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上述的情形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语言学习者,即使是掌握了英语使用的移民们的英语水平也尚未达到语言准确性的要求。而且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学习英语的青少年没有处在英语的生活环境,在语言教育中他们进行的是外国语学习(ForeignLanguagelearning)而非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on)。虽然在国际上这两种教育常常被一起讨论,但两者在教育上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语法知识的讲授能否帮助学习者达到准确掌握语言目标。事实上即使是最有技巧的英语学习者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掌握语法。Chomsky在1969年就指出,英语本国人在成年前也一直处在一个继续学习和完善英语语法结构的过程中。这样问题就转变为英语语法知识的教授能否加速学生的自然语言习得。关于这个问题已有许多研究成果。Pienemann(1984)通过实验得出:接受过语法学习的学生能在两周之后进入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而在无语法指导的情况下,这一过程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虽然实验的被试只是少数,但是这一结果多少为语法教育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支持。
2.语法是一些无意义的结构的集合
这种误解的产生源于人们把“语法”只和词形变化、语言结构规则联系在一起。但语法本身并不是一维的,也不是无意义的。语法由三个方面构成:形态句法(morphosyntax)-形式(form);语义(semantics)-意义(meaning);语用(pragmatics)-使用(use)。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一个方面的改变将导致其他方面的改变。同时者三个方面在语法中又各有侧重。要能使学生在适当是场合准确的运用语言表达完整的意义就必须完全的掌握者三个方面。
3.语法是一些任意的规则
从Saussaure开始,语言学家们就认为语言是任意性的,但这并不代表语法也是任意的,相反,语法是人们根据语言总结出的关于语言本身的逻辑的、规则的知识。
4.语法是枯燥乏味的
对于语法的这种印象来自对于反复训练和机械重复的恐惧。但是教语法不等于必须学生无数次的重复模句,也不是强记语法规则。这些活动的确令人厌烦并且在教学效果上差强人意。
英语教师能够创造出一种有趣生动,需要学生思考的训练语法的学习环境。
5.学生一次只能学习一种语法结构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教师可以每次只教一个语言点,学生也能一次致力于一个点的学习,但学生并不是在一次掌握了一个语法知识后才继续学习下一个。新的语言知识与已学知识总是持续的相互影响。例如在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对于过去时态的完全掌握,但在教授过过去进行时态后,学生对于前者的掌握似乎就不那么完美,语言表现也下降了。这种倒退现象会一直持续,直到他们完全掌握这两种时态并且区分清楚。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法学习的轨迹并非是水平直线而是拥有峰和谷的曲线过程。
6.语法和词汇是知识范畴的,听、说、读、写是四种技能
语法不仅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英语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出一些能够清楚背诵语法规则却不会运用它们来进行交流的学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以一种非自觉的方式运用语法规则来进行语言交流。Ellis(1993)就提出语法教学应中在重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而非对准确语言表达的练习。VanPatten和Cardierno的同年实验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实验表明让学生们通过分析输入语言信息发展能力比给学生语法解释后再让他们做语言表达训练要更有效。
7.语法能够解释一切语言现象
语言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语法规则无法解释所有的语言结构。例如,大多数教科书都规定进行时态不能与静态动词连用,因此下面这句句子:Iamwantinganewcar.是不正确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表达确实存在,而且本土人士更倾向于把进行时态与完成时态连用。
Ihavebeenwantinganewcar(forsometime)关键在于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语法的规则也是相对的。
以上是对英语语法本身和教学的再研究,在对英语语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后,下面将阐述关于综合技能教学法的使用。
二、综合技能教学法
RebeccaOxford对于ESL/EFL的课堂教学打了个“织毯”的比喻。她认为编织英语教学就是把教师、学生、环境和相关语言等交织到一起的过程。从教学这部织布机织出一张宽阔的、强韧的、美丽的“织毯”,在其中所有的“知线”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排列。例如,教师的教学风格配合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带有明确的目的性;环境设置的资源及评价为语言教学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这种“织毯”式的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就是综合技能教学。(Integrated-skill)
综合技能的学习已经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和使用。现行的教材中有专门的部分。在具体教学时间中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内容型(Content-based)和任务型(task-based)。前者比较注重通过语言学习内容;后者强调进行带有交际语言使用的任务训练。两者都应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占有重要部分。
1.内容型教学
使用这种方式,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应用语法规则,学习例如科技、数学、社科等个方面的知识。Scarcella和Oxford在1992
年提出了内容型教学的3种模式:主题式(Theme-based);附加式(Adjunct);隐蔽式(Sheltered)
2.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使用英语参与交际任务,任务即各种活动,如两人或小组讨论,合作办报;撰写电视广告等等。
三、英语教师该怎么做
在运用综合技能法教授英语语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
1.肯定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向学生确立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正确位置。
2.从形式、意义和使用三个方面向学生解释语法结构。以被动语态为例,这种语态具有明显的形式:最少是由一个动词和过去分词构成。出现施动者时会由介词by引出。Thebankwasrobbedbyagang.被动语态只能在动词为(下转256页)(上接255页)及物动词的情况下出现,这也是规则之一。被动式也拥有语法意义。它表明重点结构,强调接受者或动作的承受。在例句中“bank”是被强调的重点,这与其在主动句中的地位不同。我们何时使用被动,是否出现施动者等等这些问题就是关于语言的使用问题。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结构也发生改变。
3.安排各种锻炼综合技能的活动,创造生动的环境让学生能发展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关于过去式一般疑问句的回答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改变以下自己。她脱下鞋子,拿掉手表,戴上眼镜,穿上外套,拿掉戒指,然后让学生提问来只出她的改变。学生可以提问:“Didyoutakeoffyourshoes?”“Didyouputonyourcoat?”这样的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为学生提供了需要思考的环境,避免了机械性的重复回答。
4.不能只重视听、说,也要安排必要的读、写内容。使四种技能全面发展。
5.不能期待会回答所有的语法问题,要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不断完善语法知识。
四、结论
为了让英语学习者能够正确的运用语法规则表达出准确的意义,英语教师必须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综合技能的训练环境来教授语法。教师应把语法看作一个有逻辑的动态私通由形式、意义和使用三个方面交织构成。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方式和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更有效、科学的综合各种技能的训练,英语教育这块“织毯”一定会越织越好。
参考书目
1Chomsky,C.(1969)LinguisticsandPhilosophy.InS.Hook(Ed.)LanguageandPhilosophy.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
2.Ellis,R.(1983)TheStructuralSyllabu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ESOLQuarterly,27,91-113
3.Pienemann,M.(1984)Psychologicalconstraintsontheteachabilityoflanguage.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6,186-214
4.Oxford,R.(1990)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Boston,MA:Heinle&Heinle
英语语法论文范文第5篇
1.论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
2.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运用与翻译
3.法律语言学、法律语言——兼谈法律英语的特点
4.法律英语教材评价实践
5.高校开展专门学术英语教学之瓶颈与对策刍议——以法律英语教学为视角
6.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翻译
7.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
8.法律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9.国内法律英语研究二十年
10.法律英语长句翻译策略
11.论法律英语课程“双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12.法律英语教学的困境与改革
13.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与翻译策略
14.法律英语语法特点初探
15.论法律英语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6.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17.法律英语句子结构特点及其翻译
18.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方法探析
19.法律英语课程全英教学研究
20.法律英语汉译中归化与异化之选择
21.法律英语文本名词特点及其翻译
22.法律英语翻译的模糊性与准确性
23.法律英语汉译中的术语不可译及其处置
24.法律英语增强语的语义属性及词语搭配调查——一项基于法律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研究
25.法律英语文体特征浅析
26.法律英语教学与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27.法律英语的句法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
28.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29.法律英语的模糊性特征
30.中西法律文化、语言习惯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31.法律英语名词化剖析及汉译英策略
32.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
33.法律英语名词化词语的汉译研究
34.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兼谈高校法律英语教学
35.法律英语的词源与专门术语
36.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分析
37.法律英语课程的定位分析及其教学范式研究
38.法律英语中古体副词的构成、含义及翻译
39.法律英语的语体特点研究
40.法律英语的历时演变及其翻译标准
41.法律英语中长句的翻译
42.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课程设计
43.法律英语渊源及其词汇特征
44.法律英语的语言风格之我见
45.英国法律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一项基于诺丁汉大学的调查
46.法律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47.法律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48.从法律英语词汇特点看法律文献汉译英
49.我国法律英语教材的编写与出版现状研究
50.法律英语特点及其应用
51.法律英语的文体特点及英译技巧
52.“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初探——复合型课程“法律英语”教学改革尝试
53.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4.法律英语教学中应注意思考的几个问题
55.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特征
56.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
57.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58.论法律英语的汉译
59.法律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60.论法律英语翻译的原则
61.法律英语的长句翻译
62.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63.法律英语翻译:特点与要领
64.评复旦大学《法律英语》中的译注——兼谈法律专门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
65.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与翻译原则
66.法律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
67.法律英语语言的简明化
68.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分析
69.法律英语教学法研究
70.试论法律英语的词法和句法特点
71.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72.法律英语的翻译策略
73.基于法律文化语境的法律英语翻译原则与策略
74.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技巧
75.法律英语的模糊现象及其翻译
76.文化差异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77.法律英语中的隐喻研究及其汉译
78.浅议法律英语的翻译原则与技巧
79.论法律英语的语言与文体特点
80.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81.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方法研究
82.法律英语长句特点及其汉译
83.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分析
84.法律英语人才培养刍议
85.法律英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86.法律英语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87.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法律英语术语的跨文化翻译
88.法律英语语句结构探析
89.古体词在法律英语中的用法和译法
90.浅析法律英语中用词的精确性原则
91.法律英语含义探究
92.法律英语文体特点及汉译英翻译策略
93.ESP理论与法律英语学科建设
94.浅谈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翻译
95.法律英语及其语言特点
96.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
97.法律英语文本中情态动词shall的用法及翻译
98.基于目的论的法律英语翻译浅探
99.法律英语的词源与专门术语
100.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与翻译方法
101.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法律英语翻译研究
102.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shall的语气、情态及其翻译
103.法律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及其语体特征
104.浅谈法律英语的特点及翻译
105.法律英语中“shall”一词的翻译
106.海事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107.海事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108.大学公共英语、法律英语与法律双语教学的关联性研究
109.试论法律英语教学的定位
110.文化语境下的法律英语词汇翻译
111.论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
112.我国法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13.论法律英语教学法
114.法律英语用词之特点
115.法律英语中词语的特色
上一篇:参训总结(精选5篇)
下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精选5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