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教育督导论文(精选5篇)

2025-03-20人围观
简介新课标提倡“情境教学”,我大胆尝试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朗读教学上来。我结合文本的内容,努力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真实的朗读情感。例...
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督导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督导论文范文第1篇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例如教学《杨氏之子》,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此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使学生容易读破句。所以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进行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当我读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禽”指的是飞鸟,我故意在“家”和“禽”之间做个较长的停顿,以引起学生注意,从而学生自然能把把短文读正确。理解“家”和“禽”的意思就容易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不但能使学生用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新课标提倡“情境教学”,我大胆尝试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朗读教学上来。我结合文本的内容,努力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真实的朗读情感。例如我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第二句诗时,我边出示线路图,边描述:“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呀!”然后让学生看大屏幕,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再让学生说说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很长的时间不能相见。学生自然地走进情境,深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敲击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心灵相通,此时,我再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诗句,学生读得情真意切,难舍难分,达到了语言与情境的融合,情感与体味的结合。

三、角色体验

教育督导论文范文第2篇

我们在广州市辖的四个区各抽取1间幼儿园、共4间幼儿园进行调查,在每间幼儿园选取大、中、小3个班做问卷调查,共向200位家长派发问卷,在200位家长中收回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达到85.5%,另外,我们在其中的1间幼儿园对班主任推介的大、中、小三个班的12位经常同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做深度访谈,对其孩子也进行了访谈,并观察这12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言语及行为。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并以访谈法和观察法辅助研究。研究方法实施的顺序为:文献收集与分析、编制问卷、派发问卷、第一次访谈家长、第二次访谈家长、访谈幼儿、观察记录。笔者使用SPSS13.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纳、比较。以Cronbachα系数检验,得出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8,显示该问卷有很好的信度。

二、亲子阅读的基本状况

1.亲子阅读的频率和时长

调查表明,每周亲子阅读3~4次的家庭最多,每周1次的排第二,结果见表2。访谈还了解到,部分幼儿在全托幼儿园,每周只有两天时间与家长在一起,所以家长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愿望没法实现。调查还发现,多数家庭每次阅读的时间能持续20分钟以上,其中超过25%的家庭达到30~60分钟,说明家长有兴趣有耐心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也乐于同家长一起阅读。对不同家庭亲子阅读时间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我们对每次阅读的平均时间为10~20分钟的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发现这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较短,阅读过程中经常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转移兴趣,这些家长迁就了孩子的兴趣,未强迫其继续阅读。

2.亲子阅读材料的获取方式和材料内容

从调查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阅读兴趣选取阅读材料比例最高,根据家长的兴趣或孩子兴趣和要求,家长根据故事的教育价值或内容、情节来选的人分别占40%和30%,还有一些是根据幼儿园老师建议、媒体宣传或朋友介绍来选择的。总体上看,多数家长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据调查统计,在阅读内容上选择图画书或绘本的最多,近68%,其次是自然科学类的图书,再次是选择童话书、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的,人数差不多,也有家长选择以文字为主的诗词书,通过访谈,了解了家长选取阅读材料的原因,选用图画书,即绘本的最多,这是因为它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为幼儿叙述故事,即使幼儿还不能阅读文字,仅看图画也能明白故事的内容,而且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少家长和孩子的首选。有关自然科学的书刊以描述科学趣闻为主,适合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的孩子阅读,也是家长选择的重要内容。

3.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和情绪体验

调查发现,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以教育孩子为目的的最多,达到了82.5%,其次是认知占63.7%和情感占52.6%,对家长在与孩子共读时的情感体验调查显示,22%的家长明确表示非常愉快,33%的家长感到比较愉快,39%的家长表示“有时愉快,有时麻烦”,这其中有部分家长本来不愿意与孩子共读,是孩子有要求后才陪着阅读的。

三、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状况

1.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概念和责任的认识

从对家长的访谈可知,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品德习惯应该从小培养。那么,家长心中的幼儿道德教育概念是什么呢?统计数据显示,77.8%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在家庭内成年人对孩子道德、习惯、规范形成的教育,但1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像中小学及成人的思想品德教育那样,应当是老师在幼儿园讲授道德规范的教育,既然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家庭内成人对孩子的教育,那么道德教育主要由家庭来负责吗?调查显示,高达97.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负责,只有2.3%的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负责。

2.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

我们列出14种德目,“您觉得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可多选)”,结果家长选择善良的占91%,爱心的占84%,诚实的占83%,责任感的占80%,勇敢、友谊、勤劳、宽恕的也在60%以上。笔者在访谈家长过程中,现场拿出包含道德教育具体内容的图画书请家长指认,结果家长选择的图画书作为德育内容的频数与问卷所答基本一致。

3.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途径和方式的认识

调查发现,67.3%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开展“家园共育”;26.2%的家长认为是针对孩子日常生活,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孩子。

四、亲子阅读对幼儿道德认知的促进作用

1.在亲子阅读中发挥道德教育作用的频率调查发现,84.8%的家长是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事件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意识地利用亲子阅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人只有12.3%,

还有近3%的家长利用看动画的机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日常教育,主要利用生活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较少家长会利用亲子阅读进行德育。说明尚未意识到亲子阅读中的德育价值。

2.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行为的变化

“您与孩子一起阅读后,您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没有改变?”97.7%的家长表示在其言行举止均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逐渐养成好习惯,但也有2.3%的孩子没有任何改变,往坏的方向改变的孩子为零,笔者在访谈中向家长了解怎样确定这种变化是亲子阅读带来的?有家长举例说道:“自从与孩子一起阅读了《小蛇散步》这本绘本以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学着小蛇说‘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自己克服困难。以前没觉得效果那么明显,现在可能因为孩子阅读多了,也有意识了,效果也明显了。”

3.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认知的提高

教育督导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化导入 高职英语教学 博弈论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高职英语教学不断地发展;普遍的认识是高职英语教学要符合高职特色,以面向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培养高端技能性人才,以跟上全球化的步伐为目标,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对此笔者理解为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但在我们重视各式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以达到使用目的的同时,不能忽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否则会导致学生既无法像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那样学习掌握牢固的语法结构知识,又无法充分吸收语言的文化内容,不能真正地认识英美文化的本质,最终难以达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目的,因此从博弈论的思维和策略分析方式研究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一、博弈论简述

博弈是指对策主体在相互对抗中,对抗双方相互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1]早期人们通过博弈游戏运筹帷幄,我们最为熟知的当属棋类游戏,其中的布阵思路尽现古人智慧。而博弈论就是专门研究博弈中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科学,其所涉及的策略分析可展现决策利弊。博弈论中最为有名的案例被称作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如下图所示:

A

沉默 坦白

沉默

B 坦白

警方逮捕两名犯罪嫌疑人A和B,并将两个嫌疑人隔离审讯。如果审讯中两人都保持沉默,由于证据不足1年后两人都会被释放,如果一个沉默而另一个坦白,那么坦白一方立即获释,沉默一方将被判入狱5年;如果两人都坦白,那么每人各判三年徒刑。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人都是理性的,对于任何一个嫌犯而言,无论对方选择什么策略,他的最优策略都是招供。

博弈论涉及的基本要素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收益、结果、均衡。[2]而从不同的角度可对博弈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如果按照参与人之间是否合作,博弈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二、博弈论与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联系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为顺应形势,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语言的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会运用语言重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扩充。而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如果善用博弈游戏规则,依靠理性的思维和双赢的策略在均衡中求发展,就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捷径。博弈是一种日常现象,适用于生活学习中的各个领域,也可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是博弈的主要参与人,文化导入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博弈过程。

三、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欠缺

有笑话说:一个中国人到外国旅游掉到山崖下,他大喊:“Help!”有人听到后帮忙呼叫救助人员。救助人员到山崖边问了一句:“How are you?”游客回答:“I’m fine,thank you.”救助人员听后就离开了。这不仅仅是个笑话,实际上这种情况跟很多高职学生目前真实的英语掌握情况类似。许多学生通过之前的英语学习能够背出或者说出简单的英语交际用语,却不能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使用,就如这名游客只知道“How are you?”作为招呼用的“你好吗?”这个意思,却不知道,在所谈到的情况中这句话是询问“你怎么样了,需不需要帮助?”的意思,结果回答牛头不对马嘴,失去得到救援的机会。这实际上是因为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或者没有语境意识,所以只能生搬硬套,当然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沟通。很多同学都有说“Hello,hi,good morning”之类的交际能力,但只局限于这些通过电影等娱乐方式学到的口语,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日常交流的普及性文化知识都所知甚少,知识面很窄。

(二)改革者和教育者认识的局限所导致的文化教学内容缺失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目前总的方向是EGP+ESP的模式,即通用英语+专业英语模式。逐渐加强专业英语教学的力度,让学生为其在实际行业环境中使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做准备。但有的教学改革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实用为准则,课堂上就应只教授专业英语中的专业词汇,专业文章,而且认为这些跟文化、文学等毫无关系,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上应舍去文化类不必要的知识以免“浪费时间”。通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不违背“实用教学理念”的原则下,他们认为自己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识记专业词汇,翻译专业篇章,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只涉及专业、行业知识,绝不会“浪费时间”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文化差异,造成了学生文化意识的淡薄。

四、文化导入的优势策略

博弈(game theory)是以游戏的方式在规则中探求利益。英语学习需激发好奇心,如能在教学过程以博弈游戏的紧张感和幽默性的方式进行语言文化内容的导入,教师和学生的所得收益将颇丰。

(一)文化导入过程中的师生的合作博弈

Game theory又译为对策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教师和学生作为博弈主体,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形成双向互动博弈。[3]教师希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积极通过教材和各种渠道充分挖掘文化信息,充分备课;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充分理解教学改革的本意,注重内涵,力求摆脱应试教育,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博弈中的另一主体学生作为理性参与人,在接收到积极文化内容的同时理性水平提高,文化素养提升,变被动为主动地参与教学和讨论。教学过程随着文化导入渐入合作型良性博弈状态。

(二)文化导入方式

信息(information)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教师应把学生看做博弈主体而非被动学习者,通过分析学生的信息特征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缺失问题,通过扩大信息量,学生有意识地吸取和拓展相关信息。比如丰富教学的中英文化对比内容,使其熟识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异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titanic一词时,因为看过泰坦尼克这部电影,学生对这一词汇有一点兴趣,但是印象有些模糊,理解得并不深刻。教师可追溯词语起源,在希腊神话中有提坦神(Titans),随后有了提坦的、巨大的之意,然后联系上那艘豪华大船,这让学生把词汇具体形象化,同时也理解其实英语单词不是单调的死记硬背,它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进一步了解西方国家的宗教和信仰。

博弈论的“游戏”性就是在假设条件和规范中主动思考获取所得,如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和角色扮演。[4]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语言文化的交际氛围。如教师在第一节课上greeting students,随后简单地把英语的自我介绍作为引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进入一个英语交流环境,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没有尴尬感也会很积极地投入,打破沉默,在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学习,教师可在旁倾听,稍作提示或修正。

另一方面教师可制定适当的规则和合理的奖惩制度。比如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小组,课前先给出情境主题,如:面试。教师设置出不同特征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每小组都推荐一名学生担任主要角色。课后,小组成员分工收集相关角色的资料,包括个性、背景、习惯等,使要扮演的人物鲜活起来。教师准备小道具,包括假发、桌椅、面试官的座位上的名字牌等。课堂上营造面试小场景的真实气氛,教师可作为面试官之一,其他同学作为面试人群。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面试,并评价主要角色的人物形象和表现,教师评价后各小组共同评分取平均分,成绩优秀的团队给予加分与平时成绩挂钩,落后的团队将被安排口语练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搜索信息,了解商务礼仪,体验跨文化差异,接触不同社会文化背景,这就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语言承载着文化,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不能狭隘化,因为它是语言承载文化的体现。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用积极的方式导入文化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博弈论中可透析教学智慧和策略。为了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正积极地探索,希望在已有的经验之上可转换思维,跳出定势,避免盲目和滞后。轻松而自然的环境是习得的温床,可让学生通过类似博弈游戏这种较有趣的方式自然进入反复练习和操作的过程,并及时纠正错误,在语言学习和掌握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国庆.博弈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2.

教育督导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由法国符号学家J. Kristeva于1969年在其著作The Kristeva Reader中提出,是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互文性理论认为: 每个语篇的外形都是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转化”。Beaugrande 和Dressler 将互文性概念引入语篇语言学并且将其定义为 “一语篇的产生和接受有赖于参与者其他的语篇知识的方式”。本文运用语篇的互文性分析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语篇中的体裁互文现象,文化互文现象,媒体互文现象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分析大学英语语篇中的互文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启示。

二、互文性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体裁互文性

互文性分为“具体的”(specific)和“体裁的”(generic)。具体互文性是指语篇中有具体来源的引用他人的话语及不加标明的引用他人话语而产生的互文关系。体裁互文性是指在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风格(style),或语域(register)的混合交融。

大学英语阅读语篇的体裁类型多种多样,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戏剧诗歌等,有些语篇是几种体裁的混合。在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语篇被认为是由句子组成,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所以阅读语篇的大部分时间被用于解决重难点词汇、语法上,所以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只要是读懂了句子就学会了语篇。结果,学生解决单个的语法、句子能力很强,而在语篇的整体理解,尤其是对语篇的欣赏性理解如对文章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理解、欣赏等能力却得不到提高。

提高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体裁互文意识,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对词、句、语法的学习教授,而是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的焦点从语言的形式上转移到语言所传递的内容和信息上。采取篇章教学法,讨论语篇的宏观意义,分析语篇结构形成某类体裁一些固有语篇模式的图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重点、难点词汇语法的讲解学习,最后再根据语篇结构特点,总结出某一类体裁的语篇模式概括语篇主旨思想写作意图等,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语篇――词句――语篇的步骤来进行教学。

(二)文化互文性

文化互文性是指受到语篇主题的启发读者被唤起的相关的认知心理、文化习俗、社会风俗、、价值观等。这些在读者阅读语篇前已经作为一种图式存在于其脑中,当读到此类语篇时,读者就可以调动其相关图示来解读文本。Halliday认为,语篇的产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情景因素和 文化因素息息相关。文化互文性就是要把语篇分析与特定社会文化副合起来对文本进行解释,透视语篇所包含的社会事件、文化语境给学生多元化的文化输入。

大学英语阅读语篇的内容涵盖极广,包括社会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知识。英语语篇这一跨越多学科,包含各国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学生文化知识丰富与否,会促进或阻碍学生阅读进程。

培养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文化互文意识就是要把握英汉文化之间的对比和重合,如“狗”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既相似但又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多用于贬义,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狗”被认为是忠实的朋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这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之处,重点应放在英语和母语的文化不同上,把目标语的文化因素提取出来,用目标语文化的规约和行为方式阐释语篇,评价语篇和欣赏语篇,随着文化交融的加深,学生更容易跨越语言和文化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和效果。

(三)媒体互文性

媒体互文性主要是通过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物质媒介来创造互文性的效果,如插图、序言、评论、动画等。培养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媒体互文意识就要革新传统的教材,教学手段。传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要变成“网上自有黄金屋”。教材不仅是由纸质组成,同时还需有磁带、VCD光盘、CD―ROM光盘和网上课件捆绑在一起的学习包。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互文性教材的思想。

三、结语

总之,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样形式、多项交流与反映的复杂的解码过程,解码的依据来自文字、语言、语用、文化、世界观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并无意来分析互文性的具体分类及其特征,而力图要说明重视语篇的互文性,重视语篇体裁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媒体互文性。从互文性的角度去组织教学,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并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宁熙.互文性视角看大学英语教学[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教育督导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根据在小学阶段的任课经验,对结合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展开朗读指导提出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用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每个人的语言知识结构都是由一个巨大的语义场形成的。简单来说,语感就是学生用于理解语言最直接最基础的感受。学生的语感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获得进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感培养的最佳阶段,这时候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正误、含义,体味语言在使用中的产生的细微差别,就能够通过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二年级上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一课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分角色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中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与情感,如母亲说“小兵,咱们回家吧!”时的无奈、售货员说“多懂事的孩子呀!”的感慨,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进行体味,在无形中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并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用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朗读的重要性体现在学生的朗读过程就是一个语言材料积累和语言技能运用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剖析与讲解,指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疑问都放到朗读的过程中去,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后对自己自问自答的机会。如,在《丑小鸭》这堂课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丑小鸭经历曲折之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的朗读。通过朗读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文章中找到“大家为什么会欺负丑小鸭?”“丑小鸭离开家后遇到了那些困难?”“丑小鸭离开后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等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学会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也培养起学生用朗读加深文章理解和解答自身疑问的能力。

三、用朗读巩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注意到语气、节奏、用词、句式以及文章的整体格调等方面的问题。所谓的朗读,并非是传统上学生喊读、哼读、以及拖长声的念读,而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和主旨,并将字、词、句、语法等零碎的语言基础知识内容通过学生有效的朗读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将文字语言同有声语言结合起来,从而不至于使得学生的内在知识框架结构成为零散的、分割性的系统。二年级课文《小鹿的玫瑰花》中,有一些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相对较难识记的字词,如“一瘸一拐”“惋惜”“黄莺”等,通过学生对课文的反复诵读,能够让学生对字音和字形掌握得更加熟练。这种学习方法要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学生机械性的练习更有效果,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学生的朗读技能与技巧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上,朗读指导教学作为听、说、读、写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和学生突破文字到有声语言的转化障碍的最佳途径,在课堂教学上应得到认可教师的充分认可与重视。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最新初一作文我的烦恼500字左右 初一作文我的烦恼500字(四篇)

下一篇:最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心得体会(5篇)

文章评论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