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精选10篇)四年级应用题一直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点,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轻松解决!快来看看精选的10篇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及答案吧!_

2024-11-03人围观
简介【导语】四年级的同学们,数学的奇妙之旅继续啦!忧考网为大家精选了10篇应用题。从生活中的购物计算,到有趣的行程问题,每一道都充满挑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能让你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快来
【导语】四年级的同学们,数学的奇妙之旅继续啦!忧考网为大家精选了10篇应用题。从生活中的购物计算,到有趣的行程问题,每一道都充满挑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能让你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快来开动脑筋,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提升自己的解题技巧吧!

1.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一

  1、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解题思路:

  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米,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把甲队修的4天看作和乙队4天修的同样多,那么总长度就减少4个10米,这时的长度相当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队每天修的米数,进而再求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答题:

  解:乙每天修的米数:

  (400-10×4)÷(4+5)=(400-40)÷9=360÷9=4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40×2+10=80+10=90(米)

  答:两队每天共修90米。

  2、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解题思路:

  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答题:

  解:每把椅子的价钱:

  (455-30×6)÷(6+5)=(455-180)÷11=275÷11=25(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

  25+30=55(元)

  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2.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二

  1、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解题思路: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答题: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3.5)=3.5-1=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2.5÷1=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2、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解题思路:

  根据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可知甲仓的存粮如果增加5吨,它的存粮吨数就是乙仓的4倍,那样总存粮数也要增加5吨。若把乙仓存粮吨数看作1倍,总存粮吨数就是(4+1)倍,由此便可求出甲、乙两仓存粮吨数。

  答题:

  解:乙仓存粮:

  (32.5×2+5)÷(4+1)=(65+5)÷5=70÷5=14(吨)

  甲仓存粮:

  14×4-5=56-5=51(吨)

  答:甲仓存粮51吨,乙仓存粮14吨。

3.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三

  1、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2、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题: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4.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四

  1、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2、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5.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五

  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6.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六

  1.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有360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5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2.一块街头广告牌是平行四边形,底是12.5米,高6.4米,如果要把这块广告牌刷油,每平方米用油漆0.6千克。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千克油漆?

  3.一块梯形树林,上底长80米,下底长95米,高50m,如果平均每棵树占地2.5平方米,这块地可以种树多少棵?

  4.读一本故事书,姐姐读完全书需要24天,妹妹读完全书需要32天。已知姐姐每天读书的页数比妹妹多4页,问妹妹每天读书多少页?

  5.师徒二人共加工208个机器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比徒弟的2倍还多4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答案

  1、解:设柳树为x棵,则杨树为(x+360)棵,

  列方程:

  2.5x=x+360

  x=240

  杨树为(x+360)=240+360=600

  2、12.5×6.4×0.6=12.5×8×0.8×0.6=100×0.48=48千克

  3、(80+95)×50÷2=4375平方米

  4375÷2.5=1750棵

  4、设妹妹每天读x页,姐姐每天读(x+4)页,

  32x=24×(x+4)

  32x=24x+96

  32x-24x=96

  8x=96

  x=12

  12+4=16(页)

  答:妹妹每天读12页,姐姐每天读16页.

  5、因为将总数减去4个,这时师傅是徒弟的2倍,

  徒工弟加工的数量为:(208-4)÷(2+1)=68(个)

  师傅加工的数量是:68×2+4=140(个)

7.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七

  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3.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

  1、896÷4÷7=32(千克)

  2、960÷4÷3=80(袋)

  3、12×9×3=324(块)

  4、1千克=1000克

  1000÷2÷20=25(克)

  5、60×4÷3=80千米/小时

8.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八

  1、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

  所以,解得x=25厘米

  因此正方形的周长为25×4=100厘米

  2、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解析】10000÷25=400,所以减400次差是0

  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计算的结果应是多少?

  【解析】被除数=12×32+6=390

  花花计算的结果是:390÷15=26

  4、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解析】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时每棵树上的只数为24÷3=8只;

  所以第二棵原有的只数为:8-4+5=9只。

  5、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解析】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多的比少的多了84-20=64粒;

  当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时,拿动的粒数为64÷2=32粒,也就是每袋有20+32=52粒;

  每次拿出8粒一共需要的次数为:32÷8=4次。

9.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九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  )个。

  【解析】分给一班后还剩下40-20=20个梨,因为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所以二班分到20÷2=10个。

  2、7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  )岁。

  【解析】年龄问题,7年前,儿子年龄为12-7=5岁,而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所以妈妈七年前的年龄为5×6=30岁,那么妈妈今年37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  )人。

  【解析】站队问题,要注意不要忽略本身。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说明她前面有5-1=4个人,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说明她后面有3-1=2人,所以这一行的人数为4+2+1=7人,所以这个班的人数为7×6=42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  )颜色。

  【解析】周期循环问题,以2+3+4=9个一循环,600÷9=66....6,余数为6,所以第600颗是黄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  )厘米,绳子长(  )厘米。

  【解析】绕树三圈余30厘米,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所以树的周长为30+40=70厘米,绳子长为3×70+30=240厘米。

10.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篇十

  1、工人叔叔3小时做2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8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王大爷带了花1500元钱去买化肥,买了9袋化肥,找回15元。每袋化肥多少钱?

  3、张大爷买15只小猪用7455元,他还想再买30只这样的小猪,他还要准备多少钱?

  4、一双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子的2倍。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

  5、育才小学要把180名少先队员平均分成6个分队,每分队分成5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答案

  1、每小时生产的零件×时间=零件总数

  解:(24÷3)×8

  =8×8

  =64(个)

  答:他8小时做64个零件.

  2、总价÷数量=单价

  解:(1500-15)÷9

  =1485÷9

  =165(元)

  答:每袋化肥165元。

  3、单价×数量=总价

  解:(7455÷15)×30

  =497×30

  =14910(元)

  答:他还要准备14910元。

  4、皮鞋用款+衣服用款=共用款

  解:105+(105×2)

  =105+210

  =315(元)

  答: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315元.

  5、队员总数÷小组数=每小组人数

  解:180÷(6×5)

  =180÷30

  =6(名)

  答:平均每组有6名少先队员。

上一篇:5篇适合3-10岁儿童猜谜语精选,激发孩子智力无限潜能!_

下一篇:3岁宝宝睡前故事大全免费(20篇)--轻松陪伴宝贝入睡_

文章评论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