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我们的地球一直都在自转,地球的自转部分也是中学地理中的重点内容,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地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在地球与空间科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上学期地球的性状,大小等知识的承接,又是对后一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的铺垫。教材充分运用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和模拟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具体而有序的`空间想象。
二、学习者分析
本堂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一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了解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其建立的空间概念还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在能力与技能方面,学生还不具备建立两个参照系的空间思维能力,但通过说明和演示生活实际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具体模型,学生能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空间概念,从而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为“昼夜交替现象和地球自转之间的联系”,本节课的难点设定为“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的推断以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② 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
③ 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在获取地球自转特征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模型法,类比法,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② 在解释昼夜现象原因时,通过提问,假设等,发展学生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现象与地球运动相关,形成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STSE
将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关爱,了解,保护地球
五、教学策略
为实现以上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演示模型,类比现象,动画模拟,对话互动,问题假设的教学策略。利用地球仪模型演示,结合类比法,建立昼夜交替现象和地球自转的联系。采用动画模拟地球自转,交流讨论北逆南顺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不同地区昼夜差别的问题,运用假设法阐释昼夜交替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
地球仪,太阳平行光线板,橡皮泥,火柴,多媒体,板书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教学理论,引用毛主席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提出“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后,教师再作出解释,导入“地球的自转”的概念。
2、探究实验,演示模型
首先提出问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有哪几种”,学生思考建立假设,建立地球自转的方向可能是自西向东,也可能是自东向西的两个假设。其次对前一个假设进行模型演示,利用地球仪,借助太阳平行光线板和十字方向标,转动地球仪开始演示,通过A,B,C三点太阳的位置的转换,说明太阳运动方向为东升西落。最后,假定太阳不动,得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论。同样道理,对后一个假设进行实验,但会得到太阳西升东落与事实相悖的谬论,进而推翻这个假设,明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假定太阳不动这一点,将生活中熟悉的车与窗外风景的相对运动进行类比,进一步理解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
3、动画模拟,叙述讲解
一方面,通过地球自转的flash动画模拟总结地球自转的方向及产生的现象,通过昼夜交替现象的常识,说明地球自转的周期。另一方面,让学生举起右手,用右手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模拟北极的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模拟地球旋转的方向,加深学生的印象。
4、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用flash动画的形式呈现在两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情形,进行观察讨论,对比两极不同方向转动的现象,形成“北半球逆时针转动,南半球顺时针转动”的知识点。同样,以图片呈现北半球台风逆时针,南半球旋风顺时针的现象,使学生体会地球的自转效应。
5、提出问题,进行假设
通过08年奥运会开幕时间在中美两国的比较,提出“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出现昼夜之分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地球是透明的”的假设,引发学生思考产生的后果,教师指出会产生“只有白天,没有黑夜”的后果,正确认识昼夜现象的原因。再进行第二个假设“地球不自转”,引导产生“一边永远是白天,一边永远是黑夜”的后果,从而准确认识昼夜交替的原因。在理解昼夜交替成因之后,讲解昼夜交替周期与生命形成和发展的联系。最后,用图片展示晨昏线,呈现晨昏线的含义,进行晨线和昏线的区分。
6、课堂反馈,评价反思
设计地球自转档案,主要讲述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球昼夜现象和昼
夜交替现象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性评价。与此同时,由学生学以致用,解释时差现象等,教师在反馈中渗透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动态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7、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①基础练习:
1、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地球自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3、当人站在北极上空看时,地球作_______方向旋转。
当人站在南极上空看时,地球作_______方向旋转。
4、晨昏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和_______组成的。
② 变式练习:
根据右图回答:图中的A.B.C.D四地,处在晨昏线上的是,处在深夜的是,处在中午的是。
③ 发展练习: 1、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
好处?为什么?
2、在地球仪找一找,哪个国家位于我国的背面?现在我们正在教室里学习,那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人正在干什么?
下一篇:《桂花雨》课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