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白桦》教学设计
《白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揭示课题。
1、师:本单元,我们走近了诗人冰心,艾青,品味了现代诗的语言之美,感受了自然景物的美好,体会了母爱的伟大。今天,让我们继续品读诗歌《白桦》。
2、出示图片,了解白桦树。【出示课件】
3、板书课题,指导学生书写。
二、初读诗歌,疏通字词。
1、借助注音自由读课文,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出示课件】
生字: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词语:白桦 涂抹 毛茸茸 流苏 潇洒 花穗 徜徉 寂静 朝霞 姗姗来迟 白雪皑皑
理解词语:徜徉 潇洒 姗姗来迟
三、深入文本,感受诗歌之美
(一)朗读,发现诗歌语言美
1.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
(二)品读,感受“白桦”的形象美
1、全班齐读,唤醒诗情。
师:诗和音乐一样,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更要读出想象。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后对白桦树的印象,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自渎想象,批注感受。
师:诗人是怎样写出白桦地美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象白桦的美丽形象,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3、师生交流,赏析“白桦”之美。
师:诗人用最美的语言引导我们发现“白桦”最独特的美。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
生1:从第一小节中的“涂上银霜”“一身雪花”我仿佛看到了白桦全身上下一片洁白的样子,十分美丽。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在这里用了“涂”和“披”,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生1: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写白梐,让我感受到了白桦的灵动。
师:是的,在作者的眼里,自挫是灵动的,和人一样有着鲜活的生命。不仅是白桦,你们还从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灵动?(学生自由回答)
生2:第三小节中的“玉立”让我感受到白桦像一个挺拔直立的君子一样。冬天到了,其他的树都承受不了厚重大雪的覆盖,只有白桦仍然直立着,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生3:不仅白桦有生命,连朝霞也是有生命的。她在“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给白桦“抹”上光华,把白桦衬托得更加高贵。
师:你真会读诗!品味关键词语,展开想象,可以更加贴近叶赛宁的心灵。这些词语让诗中描绘的画面具有了动态的美。还有其他人要分享吗?
生4:诗的第二小节中,诗人把白雪皑皑的树枝比作“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洁白的流苏”,让我想到了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想到了成语“银装素裹”。真是美极了!
师:是的,比喻往往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你看,你的想象多么丰富啊!
教师小结:
品味诗歌语直,展开丰富的想象,白桦美丽、高洁的形象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朗读诗歌时,在每一行的末尾句稍作停顿,把你丰富的想象放进这些停顿里,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韵味了。
4、配乐诵读,想象“白桦”之美。
四、走近诗人,了解“白桦”的深层意蕴。
1、诗人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总能透过平常的窗子,发现不平常的美。那么,叶赛宁透过窗子看到白桦,他的内心想到的是什么呢?
2、了解叶赛宁的经历。(课件出示)
3、总结:
叶赛宁诗中如画般华美、高洁的“白桦”代表的是故乡,作者借赞美白桦来赞美家乡,抒发了思想浓情。走近诗人,了解了解诗人的心情,我们发现美丽的白桦蕴藏的是诗人美好的情感,那就是思想的浓情。
五、拓展延伸,丰富页赛宁诗中白桦的形象
1、出示页赛宁另一首诗歌——《早安》。
2、读一读这首诗,和同学交流你从中感受到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
板书设计:
白桦
语言美——双行押韵
形象美——品读想象
情感美——思想浓情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