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赞美老师的成语集锦
赞美老师的成语集锦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下面请欣赏小编为您带来的赞美老师的成语集锦,希望你喜欢!
1、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2、教导有方: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3、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4、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5、兢兢业业: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6、师道尊严: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得到尊重。
7、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8、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9、文思敏捷:形容人文采出众,思维开阔,下笔就能成文。
10、鞠躬尽瘁:小心谨慎,不辞辛劳地贡献出全部力量。
11、春风化雨:比喻普遍深入的良好教育。也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教导。
12、名师出高徒:指有盛名的老师能培养出知识技艺水平高的人才。
13、亦步亦趋:原指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事事处处模仿或一味追随别人。
14、桃李满天下:比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极多,遍布各地。
15、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向各种有专长的人学习。
16、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7、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指要善于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对爱情坚贞不渝,至死不变。后赞扬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或对事业坚持不懈的精神。
【形容老师的成语】
1.桃李春风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2.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3.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4.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5.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6.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7.出处:《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8.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9.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0.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11.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12.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13.出处: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15.出处:茅盾《蚀·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16.传道受业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17.出处: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8.减师半德 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19.出处:宋陈善《扪虱新话·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以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20.教无常师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21.出处:《尚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22.口传心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23.出处: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24.老师宿儒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25.良师益友 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26.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7.良师诤友 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28.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9.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30.青出于蓝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31.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2.青过于蓝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33.出处:宋·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34.青蓝冰水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35.出处: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36.孺子可教 指年轻人可培养。
37.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38.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39.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40.师严道尊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41.出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42.授业解惑 授:教,传授。惑:疑难。传授学业,解除疑难。
43.出处:唐·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誇。”
44.学如穿井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45.学无常师 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46.出处:《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47.言传身教 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48.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49.研桑心计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50.出处:汉·班固《答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
51.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52.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53.衣钵相传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54.出处:《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55.尊师贵道 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56.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非所敢承。”
上一篇:表示骄傲的成语
下一篇:描写优美的秋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