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描写春天的古诗集合15篇

2023-11-02人围观
简介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描写春天的

描写春天的古诗集合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春天的古诗1

  【篇一:《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篇二:《春日》】

  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篇三:《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篇四:《入彭蠡湖口》】

  谢灵运(南朝)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篇五:《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唐)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篇六:《落日忆山中》】

  李白(唐)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描写春天的古诗2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4、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二月二日》

  5、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6、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7、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仇远《浣溪沙·红紫妆林绿满池》

  8、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仇远《书斋》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李白《古风其四十七·桃花开东园》

  17、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18、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19、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20、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21、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22、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韦庄《清平乐·春愁南陌》

  23、暖风芳草竟芊绵,多病多愁负少年。——张泌《春日旅泊桂州》

  24、黄鹤春风二千里,山人佳期碧江水。 ——陈陶《送谢山人归江夏》

  25、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26、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白居易《春词》

  27、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刘方平《代春怨》

  28、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29、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30、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

  31、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纳兰容若《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32、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白居易《浔阳春三首》

  33、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句留坐水边。——白居易《春江》

  34、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游九言《暮春》

  35、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36、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柳宗元《零陵春望》

  37、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韦庄《归国谣·春欲晚》

  38、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李商隐《春日》

  39、东郊春好近清明,小队相羊为省耕。——陈造《次韵张守劝农·东郊春好近清明》

  40、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41、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于谦《平阳道中》

  4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43、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44、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45、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46、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顾太清《丑奴儿·春日偶成》

  47、过清明,还谷雨。杨柳丝丝,化作愁千缕。——宁调元《苏幕遮·过清明》

  48、春后雪。衫儿因甚难热。绿丛啼鸟听吹来,嫩簧小舌。——毛奇龄《西河·春后雪》

  49、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冯延巳《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50、庭院轻寒新雨过,江城寒食野花飞。——张耒《寒食》

  51、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苏辙《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52、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53、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54、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55、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折杨柳》

  56、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杨巨源《折杨柳》

  57、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朱淑真《浣溪沙·清明》

  58、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59、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60、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61、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62、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6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64、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65、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66、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67、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杜牧《朱坡绝句三首》

  68、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69、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诗经》

  70、韶华迤逦三春暮。飞尽繁红无数。——赵长卿《水龙吟·韶华迤逦三春暮》

  71、懒寻悟叶把诗题,不似杨花到处飞。——张可久《湘妃怨·乐闲吹箫按》

  72、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温庭筠《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73、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74、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75、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

  76、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

  77、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78、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刘禹锡《送春词》

  79、魏紫姚黄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毛滂《浣溪沙·魏紫姚黄欲占春》

  80、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陈子昂《送客》

描写春天的古诗3

  杜牧描写春天的古诗:江南春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描写春天的古诗4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唐·李白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唐·杜牧

  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唐·韩愈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10、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春词》唐·刘禹锡

  1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1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描写春天的.古诗5

  1、《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长歌行》节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4、《江南春绝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6、《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春宿左省》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8、《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10、《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2、《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春词》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4、杜审言(唐代)-《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15、韦庄(唐代)-《江外思乡》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16、何逊(南北朝)-《边城思》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17、史达祖(宋代)-《留春令·咏梅花》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18、顾敻(五代)-《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19、杨炎正(宋代)-《蝶恋花·别范南伯》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

  20、王实甫(元代)-《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21、李商隐(唐代)-《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2、白居易(唐代)-《望驿台》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3、王安石(宋代)-《壬辰寒食》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24、张先(宋代)-《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25、刘长卿(唐代)-《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26、寇准(宋代)-《江南春·波渺渺》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27、李白(唐代)-《久别离》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28、白居易(唐代)-《青门柳》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9、李商隐(唐代)-《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0、李白(唐代)-《劳劳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31、薛道衡(隋代)-《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32、晏殊(宋代)-《玉楼春·春恨》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33、杜牧(唐代)-《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34、秦观(宋代)-《八六子·倚危亭》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35、卢祖皋(宋代)-《宴清都·初春》

  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36、陆凯(南北朝)-《赠范晔诗》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37、李白(唐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8、舒亶(宋代)-《虞美人·寄公度》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39、苏轼(宋代)-《望江南·超然台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40、李清照(宋代)-《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41、杜甫(唐代)-《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42、晏殊(宋代)-《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43、欧阳修(宋代)-《丰乐亭游春·其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44、杜甫(唐代)-《绝句二首》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45、杜甫(唐代)-《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46、白居易(唐代)-《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7、贺知章(唐代)-《回乡偶书二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8、韦庄(唐代)-《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49、王维(唐代)-《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50、苏轼(宋代)-《蝶恋花·春景》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51、李煜(五代)-《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2、白朴(元代)-《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53、白朴(元代)-《天净沙·春》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54、张若虚(唐代)-《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5、朱熹(宋代)-《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56、王湾(唐代)-《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57、白居易(唐代)-《忆江南·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8、杜牧(唐代)-《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6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2、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春思》

  3、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5、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春风》

  6、春风吹园杂花开,青天露坐始此回。——《春风》

  7、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兰花》

  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元日》

  9、春风几日落红堆,明镜明朝白发摧。——《春风》

  1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12、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春秋》

描写春天的古诗7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7、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描写春天的古诗8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4、《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8、《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0、《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2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9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唐】李白

  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长条一拂春风去,

  尽日飘扬无定时。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

  春日游罗敷潭

  【唐】李白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唐】李白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春日行

  【唐】李白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三千双蛾献歌笑,

  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小臣拜献南山寿,

  陛下万古垂鸿名。个劲地拍手笑。

描写春天的古诗10

  1、 春晓(唐 孟浩然)(一年级下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绝句(唐 杜甫)(一年级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 春夜喜雨(唐 杜甫)(一年级下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 咏柳(唐 贺知章)(二年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 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 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四年级)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 渔歌子(唐 张志和) (三年)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9、 忆江南(唐 白居易)(二年级上)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 兰溪棹歌(唐 戴叔伦)(四年级)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1、 村居(清 高鼎)(三年级下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 滁州西涧(唐 韦应物)(四年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 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 春日(宋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描写春天的古诗11

  1、《南秦雪》

  唐·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8、《清平乐》

  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9、《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冬夕》

  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冬夜答客》

  唐·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

  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

  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

  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

  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12、《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描写春天的古诗12

  1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春游曲》【唐】 (王涯)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4《春运》【唐】 (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5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9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0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13

  春天的诗词1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的诗词2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天的诗词3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天的诗词4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的诗词5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的诗词6 天净沙.春 【元】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枊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春天的诗词7 夜月 【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春天的诗词8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苑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人初见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偏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春天的诗词9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天的诗词10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描写春天的古诗14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描写春天的古诗15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翻译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感情就不是纯粹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感受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遗憾、惋惜和不满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春色,从二月草芽中看到春天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妙处,它富有浓烈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写法,却增加了诗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冷落翻成仲春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春雪似乎也给人春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喜悦气氛。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春景 —— 一片始盛桃花。从紧跟后面“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芳菲尽”,与第二句“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触发下,诗人想象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这首小诗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又一珍品。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 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高度上升而相应递减。一般说, 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平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对于这个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白居易自然是无法理解。这从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写一段话“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可以证明。 其实,气温垂直变化对植物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处也不例 外。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处,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只能种青裸、小麦一类作物;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着几棵雪莲以外,啥植物也长不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垂直变异分不开。所以山地地区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色了。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赏析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地点,是在“黄四娘家”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芬芳鲜妍。花可爱,蝶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歌声,将沉醉花丛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愉快轻松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和谐。他们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任意破坏,“千朵万朵”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朵”与上句相同位置“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刹那间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感受。声音效用极有助于心情表达。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怕是花谢人老。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春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朦胧景象。可与王维"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衰落晚春景色。写春景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色彩——一种淡素、似有却无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观察力和高超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