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2023-10-23人围观
简介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精选阅读(一):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天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匹矫健漂亮的母马,公马早已不在了。村里人想再找一匹公马配种,但都不理想。人们最后想到了母马所生的一匹很强壮高大的子马。但是人们清楚,牛马拒绝近亲交欢。于是,牧民们用黑布罩住了两匹马的眼睛,然后把子马拉到母妈跟前。结果如愿以偿。

  事后,牧民们在百米以外取掉马的眼罩。子马回头一看,认出了母马;母马也认出了子马。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听子马仰天长啸一声,挣断了缰绳,拼命向远处的悬崖奔去……

  当牧民们反应过来时,子马已经腾空跳下去了。

  大家赶紧回头看母马,母马也是大声嘶鸣,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临近万丈深渊时,同样也是纵身一跳!

  这是一位新疆的诗人朋友亲眼见过的一幕,说完后眼圈红了。

  他说,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法则。人如果没有道德,真的连禽兽都不如。继续下去,人类就没有统治世界的资格,自动退权于禽兽了。

  人们说牛马弱智,但牛马还知道羞耻;人们说企鹅蠢笨,但企鹅对感情忠贞。这对我们自以为高等的人类个性是现代人来说,是个莫大的讽刺--当包二奶成为荣耀,当一夜情成为时尚,当离婚潮成为国情,当禽兽教师成为现象……

  羊是懦弱的象征,但羊知跪乳之恩;乌鸦更是不受人爱见,但鸦有反哺之德。鹿的形象也是很低调的,但是鹿也知道善良孝敬--鹿跳峡的传说就很让人类脸红。比起那些不知尊老、敬老、养老的鸟人,鹿不知要高尚多少倍。

  我们常说,狼是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这可真是自然界的一大冤案。其实,狼只有在饿的时候才对羊张开嘴,而人类却是吃饱了以后才去杀人,在饿的时候又滥吃无辜,惨无人道。不信请看一个传统美食菜谱等充满血腥味的名菜,都是人类贪婪残忍的铁证。

  央视曾播过这样一条新闻:云南滇池上飞翔着许多海鸥,昆明市民很希奇,纷纷拿来面包、饼干去喂海鸥。为此很是鼓吹了一番。

  但是时刻一长,人们就没了兴趣,海鸥被冷落了。可有一个老人,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去喂那些海鸥。这件事儿被一群到滇池写生和拍照的大学生发现了,他们开始并没有注意。有一次下雨,老人又来了,这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就把风雨中老人弯腰喂海鸥的场面拍了下来。但是,之后他们发现老人没有来,有点个性,就忙着去打听。人们告知,老人去世了,老人把几乎全部积蓄买成面包和饼干来喂海鸥。大学生听了十分感动,就把自己偶然拍下的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后,竖在滇池边上,上方写着:

  “老人已去,让我们来关怀海鸥!”

  谁知牌子一竖,被感动的不是人,而是海鸥。海鸥们突然看到了熟悉的老人,就在上方徘徊不散,甚至有两排海鸥象仪仗队一样整齐地排在照片前面--它们在以自己的方式知恩报恩。

  那么人、高等人呢?

  沈阳有一位老人叫王儒臣,节衣缩食13年,出资数万元资助了40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但其中有十名大学生,既不给老人写信,也从来没有看过老人。老人的儿媳悲伤地说:“老人不图别的,就是想看看他们,想得到他们的一点音信,哪怕写来几个字也好啊。”

  然而,这些大学生始终没有露面。

  比起那些海鸥,这些所谓的“时代骄子”和“祖国栋梁”们不知要低多少个档次。

  人们骂狗眼看人低,但狗对主人却是忠诚的,看家护院,任劳任怨,很是敬业。但是人中不乏卖主求荣、恩将仇报、六亲不认、父子为仇的。鲁迅先生就做过一个真实的梦--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嘻嘻!”它笑了,之后说,“愧不如人呢。”“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我惭愧:我最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布和绸;还不知道官和民;还不知道主和奴;还不知道--”我逃走了。“且慢!我们再谈谈!!”狗在后面大声挽留。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走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话真是动物界的最高纲领。老百姓常说,无论干什么,首学做人。做人还用学吗?没错,一切教育和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人。没有学会做人,一不留意就成了动物,甚至不如动物。--人而无德,不是禽兽便是魔鬼。

  精选阅读(二):

  人之因此异于禽兽者几希

  某次,上课时,忘记聊了那个问题,我突然问了一个学生:“我说你不是人,如何证明你是个人?”那学生红赤着脸站着讲:“抗议我侮辱他?”“换个角度说,你跟动物有何不一样?”我说。学生答:“我能说话,我能思考,我有良知,我能制造工具。”

  孟子曰:“人之因此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人能行仁义,察人伦。孟子认为人之因此异于禽兽者的具体表现是人生来就有“四端”,何谓“四端”?即仁、义、礼、智四德。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四端是孟子性善说的基础,是作为人的一种生来就具有的属性,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所在。

  西方哲者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人。

  正因我们是人,我们是高级的灵长类,我们是万物之灵。因此务必找出我们的高级处,来研究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老子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生万物,自然而有,生死乃寻常的事。大千世界,人与动物皆为觅食,求偶,繁殖后代,等死。大千世界,人与禽兽既皆为求生与等死,人又何异于禽兽?

  佛说愿度尽众生,方自成佛。但以众生界不可尽故,吾愿亦永无穷尽。耶稣祈祷说:“我为世人赎罪!”人比禽兽要聪明,圣人之徒,虽是徒托空言,我不敢说这种坑定人类的做法是错误的,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与禽兽的差异。

  人之因此异于禽兽者几希?禽兽者存乎于生死间。人吗就应是生死间,多了点东西。这点东西也许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也许这点东东是所谓的发展。为了发展,于是乎,人便有了使命,荣誉,勇气,职责,感情,信念等等,便有了为国捐躯和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便有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情感。

  精选阅读(三):

  人之因此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曰:"人之因此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之别,我看就在于能言还是不能言。虽有"猩猩能言,不离走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的说法,好像禽兽也有能言的例外;但它们所能者只是本能的鸣叫,或是声音的模仿,根本不可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人类语言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反而言之,人类忝称万物之灵,有一张能言的嘴巴,如果只会在求食求偶时大呼小叫,或者只能按主人的指示哇啦哇啦,也就无异于猩猩和鹦鹉了。

  周作人说过,嘴巴的用处有三:(一)吃饭,(二)接吻,(三)说话。前两项关联到生命的维持和延续,极为重要,但与猩猩鹦鹉的行为并无本质不一样;第三项虽与生死无关(王实味、张志新等又当别论),却是人在生物界中独一份的权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期限顶多一百二十六年(现时人寿世界纪录),想不白白废掉可惜,真的还得趁早。如今开始讲和谐了,和字口边禾,人口要能吃饱,看来是做到了;谐字言边皆,让人皆能言,也就应能够做到吧。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排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