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三月三读后感(三月三读后感500字)
三月三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月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三月三读后感1
看完了第七章------《三月蝗》,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三幅画面。
第一幅是蝗虫大吃麦地的场面。大麦地,大麦地,肯定是一大片麦子十分丰富的大地,可是被蝗虫这么一吃,大麦地就像剃了光头一样,一粒米都不剩下。原来蝗虫是这么地可怕,它们不是一只两只,而是一群,很多很多。它们就像疯狂的杀手,把大麦地“剃”得一干二净。有的时候,它们就像乌云,能把一半的太阳遮住。蝗虫是多么的可怕啊!他们真是农民们的天敌。
第二幅是大麦地人发饿的情景。他们不像城里富裕的人,天天大鱼大肉都吃腻了。大麦地的人呢,想吃也吃不到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在我们有些人浪费粮食的.情况太严重了。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应该像农村的孩子学习,要从小学会爱惜粮食。
第三幅图是嘎鱼爸爸冤枉青铜他们一家人。说青铜偷他们家的鸭子。看了以后真让人生气。我想,像青铜这么诚实善良的孩子,怎么会偷别人的东西呢?结果,青铜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并没有偷别人的东西。诚实是一种美德。
青铜朴实,葵花善良,他们的命运会怎样呢?
三月三读后感2
在这个寒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建读本》这本书,感受了带有福建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我最喜欢《三月三》这一课了,因为我的家乡永安就有一个畲乡。
《三月三》主要讲了在农历三月三这个畲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上,畲族人民用清香可口的乌米饭来祭祀祖先。介绍了乌米饭的制作原料及过程,还讲诉了关于乌米饭的来历,其中一种说法是畲族人民为了纪念畲族的英雄雷万兴,世代相传,渐渐就形成了三月三做乌米饭的风俗。
读完这一课,我再次感受到畲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参加了在清水畲乡举办的一场故事会,第一次到畲乡就很喜欢这儿,因为到处都充满了浓郁的畲族特色,很多东西是我没有见过的,比如畲族的传统服饰,古香古色的畲族村落建筑,传统戏剧大腔傀儡戏等等,我还尝到出名的老虎蛋,可好吃了。可惜的是我们不是三月三来的就没能尝到乌米饭了,希望以后能和爸爸妈妈一起感受畲乡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能尝一尝乌米饭这份美食。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