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鸦片战争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范文(通用3篇)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鸦片战争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篇一】鸦片战争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
电影《天渠》以不起眼的村落发生的感人故事为题材,讲述了“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2017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获得者——黄大发凿山修渠,带领群众战天地、斗贫穷,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先进事迹。
影片讲述了原遵义县草王坝村黄大发老支书花费36年带领全体村民修渠的感人事迹。影片开始呈现了黄老书记修渠十年并未取得成功,他毅然决定去县水利站学习相关修渠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第二次修渠时,面临筹集一万元资金的难题,党员黄大发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差点卖掉自己的老本(棺材),女儿彬彩用自己的彩礼钱填补了修渠资金缺口,修渠之路工程顺利启动,修到最险峻的擦耳岩时,工程师退缩了,黄老支书毅然决定自己去凿渠,其中最深刻的是黄老支书和儿子黄彬权的一段对话,黄老支书说“等会你替我下去凿渠,我下去好几趟了头有点头昏。”黄彬权问到“为什么是我?”黄老支书回答到“因为你是我儿子,别人我赔不起。”由于修渠工作的繁忙,黄老支书一直无心顾及女儿彬彩的病情,最后彬彩的离世,黄老支书隐忍失去女儿的伤痛,继续投入到修渠工作中,每一锤都饱含了深深的忏悔和伤痛。
电影再现了黄大发老支书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黄大发老支书号召村民上山,历时三十余载,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绕3座高山经3处险崖的生命之渠,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落后历史,创造了百姓富裕的美好未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村民交上了一张完整答卷,他无愧于党员信念、无愧于群众信任,是一名合格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
通过观看电影,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凡事想着人民,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要懂得感党恩、守纪律,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严以律己,弘扬清风正气,保持党员本色;要学习他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坚守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办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激情,自我加压,精准发力,强化担当,努力为社会事业而奋斗终身。
【篇二】鸦片战争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
一群志同道合有着共同信仰怀揣同一个梦想的人不约而同的走到了一起。他们为了信仰,将生命置之度外,抛头颅洒热血,抛弃儿女情长……为了什么,为了信仰,为了四万万同胞能吃得饱穿得暖,不再过着压迫的日子。
电影《建军大业》就是讲述这样一群英雄的故事。故事从二七年的四一二事件开始讲述。
那时候,我们的伟人们个个还都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行事果断雷厉风行……八月一日的南昌起义战火横飞。将士们踩着战友们的尸体忍住悲伤顶着炮火冲向敌人坚守的阵地……
朱老总率领的三河坝阻击战尤为惨烈。为了掩护大部队南下有更多的时间起义以三千将士阻挡国军装备精良的三万敌军……三千将士要阻挡三万敌军三天三夜,这是什么样的概念……那是直接用血肉筑成城墙,用生命换取时间用生命换取战友的生命……三天下来,战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遍地哀嚎
整部电影的战争场面恢宏波澜壮阔,胜过拯救大兵瑞恩,赛过血战钢锯岭……剧情没有拖沓,很是紧凑。
或许是我泪点比较低,整部影片眼里含泪很多次,每每看到先烈们战死沙场的场景,看到先烈们离别的场景,看到秋收起义前毛主席在湖南离别杨开慧及膝下三个子女时,走一步,停一步,孩子不停地喊着“爸爸”,主席忍不住回头看一下,杨开慧抱着小儿子强忍着眼泪说:"别回头,走吧!”在主席扭头走了几步的时候,杨开慧留下了离别的眼泪,主席眼角也流下男人的眼泪……那是什么样的心情……
而如今……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做着什么,为百姓造福了,为百姓做事了吗?
而如今……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有些人却还整天怨天尤人,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说社会对他不公……知足吧!让你回到七十年前你活得下去吗?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谢先烈们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生活平台,不过自己还需努力才会更好的丰富自己的日子……
在此,向先烈们致敬。
【篇三】鸦片战争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
上午,江城的天气炎热无比,仅仅是早晨温度就已达到了34oC。可就算是这样,我和爸爸妈妈仍然顶着酷暑来到了恒大影城,观看影片《建军大业》。
《建军大业》讲的是:经历过“四一二”大屠杀血的教训后,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于是,他们准备发动起义。
首先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周恩来领导,叶挺、贺龙、朱德等参加的。由于他们都事先商量好在脖子上系红布条,所以又叫“红巾军”。而在此之前,朱德早已把各位国民党高官请到了茶馆里喝酒打麻将,目的是为攻打南昌创造更好的条件。起义时间原定为凌晨四时,后由于叛徒的告密而提前到凌晨两点。只听周恩来发动三声枪响,南昌起义就开始了。红巾军战士们拼命地打,先后攻下了火车站、藩台衙门等许多个敌军据点。最后,经过数小时激烈的战斗,南昌起义一举成功。但可惜的是,由于钱大钧部队的追击,红巾军被迫退出南昌,转往广州。
另一个是秋收起义。毛泽东在去长沙的路上被土匪抓住,设法逃跑时,又被“国民党军”抓住送往军营。由于这个军营的师长卢德铭是共产党人,所以熟悉和尊重毛泽东。于是,他就和毛泽东一起,将原旗号改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发动秋收起义。可是,由于敌强我弱,秋收起义不仅失败,卢德铭还战死于此。但是,毛泽东并不怕失败,为了保存余下的武装力量,带领部队登上了井冈山。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的大部队顺利转往广州,朱德率领3000士兵埋伏在三河坝堵截钱大钧部队。战役中,朱德的战场布阵非常用心,战士打的也很英勇顽强。但是由于叛徒告密,加上我军人数太少,对方火力大,而后失败。朱德带领主力部队也去往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部队、再加上南昌起义转往广州遭遇打击余下的部队,三支军队并成一支军队,叫“红军”,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为什么三支经历失败的队伍能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有坚定的必胜信念!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就一定会成功。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革命的种子是“星星之火”,总有一天会达到“可以燎原”的大势。
下一篇:预备党员缺点范文十七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