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关于新时代监狱警察的作为与担当【六篇】
警察一词是指国家及其统治者,根据国家和统治者阶级的意志,按照确定标准设置的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时代监狱警察的作为与担当的文章6篇 ,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第一篇: 新时代监狱警察的作为与担当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几经辗转我踏上了从警之路,是一颗倔强的心在追梦的路途上作出的审慎抉择。
11月19日,在监狱团委组织“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下,在老一批监狱干警的带领中,我们新入职人员第一次系统地参观了监狱四个监区,包括生产区、习艺区、学习区等监狱内部环境,并近距离观看了服刑人员生产劳动,让我收获颇丰,感受到单位老同志对新同志的热情关怀。
曾经我想象监狱内部是黑暗的、枯燥的,每个狱警对着犯人都是板着脸,拿着警棍守着犯人干工的等等。通过参观,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个地方:一是在医院监区门口有一幅贴墙画,画的'是一个只有半身的人形石雕拿着锤子和凿子在雕琢自己的下半身,下面一行醒目的标语写着“雕琢自己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你将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道理简单明了,我想,如果我是一名服刑人员,当我看到这个标语,我将会积极接受改造,把自己曾经的过错雕琢去除,让自己重新为人。二是二监区的创造发明“蒸汽再利用机”。让我感受到了监狱干警能人辈出,他们不光只会管教犯人,同时还可以有很多奇思妙想,能为单位、为社会发明创造,作出巨大贡献。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死板,只要肯想、肯干工作,工作就不会枯燥;三是参观监狱服刑人员劳动现场时,感受到了流水作业的规范化,同时也感受到了服刑人员并不是都是负能量、黑暗、意志低沉的人。他们在工作中很有干劲,也很积极乐观,充分反映了目前监狱系统对待各服刑人员的管教是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一位老干警对我说:“现在管教犯人,实行的是因人施教、分类教育、以理服人的原则,同时要让他们学习技艺,国家还会为他们颁发技术等级证书,大大加强了犯人乐观面对生活的信心”。
其实,来到监狱系统这个工作的新环境,我并不感到陌生,相反的还有些熟悉的感觉。我当过兵,当兵是一个接受磨砺和锻炼自我的过程,受到的是部队铁一般的纪律和严格训练的捶打,这是我们接受部队的熔炼。而监狱系统在我看来也有相同之处,监狱的主要职责是监狱干警通过思想教育、技术传授、重塑道德理念等方式对犯人的捶打和改造,是服刑人员接受监狱的熔炼。
当你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时,那么说明你过得很充实。从报到到现在已经是第四周,在参与监狱医院工作中,我有了一种莫名的归属感,我将会奋力前行,多学习、多思考、多创造,把自身岗位职责工作做好,坚守监狱纪律底线,绝不触碰法律条令“红线”,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自己从警路!
第二篇: 新时代监狱警察的作为与担当
广泛开展“最美基层民警”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推出一批优秀基层民警典型,教育引导广大民警以先进模范为榜样,锚定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标准,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全力做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美基层民警忠诚履职、敬业奉献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优秀品质,展现了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良好精神风貌,是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对照学习、检查整改工作作风上存在突出问题的一面生动镜子,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标杆和榜样。通过直观、生动、亲切、形象的学习最美基层民警的优良品质,查找差距,查摆问题,汲取精神养分,补足精神之钙,引发内心共鸣,达到转作风,优服务的最终目的。
以最美基层民警为榜样,做敬业奉献的党员干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要永葆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的政治本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中展现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要永葆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不忘本色服务群众。立足本职、尽责履职、夙兴夜寐、苦干实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党的形象增添光彩,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
第三篇: 新时代监狱警察的作为与担当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敢担当有作为,要涵养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答卷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各项本领,才能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干事创业,推进改革,需要担当。从字面上讲,担当,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敢担当有作为。
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一个人,有担当精神,有担当意识,之后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大有作为,才能把作为变成实实在在的担当。这种担当作为,不是顺风顺水时,做点顺水推舟的事情,而是日常工作要时刻不忘肩负岗位职责,能尽责、敢担责,勇挑重任;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对一些党员干部不敢担当不作为,党中央态度鲜明:为勇于担当者担当——只要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允许试错;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贻误事业发展,就要问责。
敢担当有作为,要涵养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奋斗幸福观,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为崇高理想、远大目标而奋斗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也才是幸福的人生。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政府、我们的各级干部、我们的青年,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决胜全面小康;未来的奋斗目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多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敢担当有作为,要涵养精益求精的答卷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不负所处的新时代。当前正值小康决胜期、改革攻坚期、结构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创新,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许多亟待认识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干部既需要兢兢业业,还需要亲力亲为、求真务实,回应好时代需求、响应好时代呼唤、化解好时代矛盾、解答好时代答卷。
敢担当有作为,就要涵养无私的奉献精神。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每个党员干部甘于牺牲自己、奉献人民,需要党员干部敢于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就今天的伟业,就是因为有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才智服务人民、回报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期。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重任在肩,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情怀。要做到敢担当有作为,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正确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促进工作开展。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一往无前地为理想而奋斗,就要自觉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就要在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实践中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党委组织部门而言,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为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把敢担当有作为的优秀干部安排到关键部门、重要岗位上来;对作出突出贡献、长期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埋头苦干、成绩显著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那些真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破格提拔使用;对年度考核曾连续三年确定为优秀等次,优先提拔使用;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大胆使用。要改进考察方式方法,注重从“老实人”中选拔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真正“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干净的环境,让那些既干净又干事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施展才华、脱颖而出”。
党员干部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只有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担当有作为,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尘不染敢担当、一身正气有作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于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严守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涤虑养心、化物成人,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和服务人民的决心,保持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决不因胜利而骄傲,决不因成就而懈怠,决不因困难而退缩。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员干部永远的座右铭。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好的明天,只有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第四篇: 新时代监狱警察的作为与担当
摘要:当前,监狱人民警察呈现在工作态度、精神面貌、责任担当上的状态因人而异,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其中“主动担当型”是主流,但“被动应付型”与“选择作为型”也不乏其人。究其原因不乏多元,譬如内存空虚,不会作为;得过且过,不愿作为;瞻前顾后,不敢作为;心理倦怠,不利作为;保障乏力,有碍作为;压力山大,消极作为等等。为适应推动监狱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务必通过强化思想武装、职业保障、制度管理、责任考评、激励机制等举措,来不断强化与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认同感、工作积极性、队伍执行力与工作责任心,以形成监狱兴衰、匹夫有责的责任共识与强大活力。
关键词:监狱人民警察责任心作为保障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可见,提升工作责任心,强化担当意识,既是监狱人民警察的内在需求与现实需要,更是在当前司法改革新常态下推动监狱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当前监狱人民警察工作责任心的现状分析
在美国西点军校的观念中: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可见,责任感是成功的关键,只有富有责任感的人才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当下监狱人民警察由于在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工资待遇、抗压能力、生存状态等方面参差不齐,呈现出来的工作态度、精神面貌、责任担当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一)主动担当型。这是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的精英和主流,他们始终牢记警察“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是国家法律的捍卫者和执行者”的本质,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威武之师”。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工作不分分内分外,不分白天黑夜,落实刑罚执行、实施狱政管理、开展教育改造、进行危机干预、严格文明执法、处置突发事件等等,承担着监狱工作中枯燥、繁琐、细致而危险的工作重任,常年累月连轴转。在监狱工作的每一条战线、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他们奋战的身影,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足迹。
(二)被动应付型。这一类型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求稳怕乱,工作标准不高;只图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求冒尖,只求“自保”;就像“算盘珠子”一样拨一下动一下,不拨不动。他们奉行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的工作信条,看摊子、守位子、领票子,推着干、看着干,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满足于说在嘴上、挂在墙上、走走形式、装装门面。工作热情弱,进取意识差,不敢担当,不善作为,只要不出错,宁愿少干事。
(三)选择作为型。有极个别警察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客观因素的负性影响,自我中心严重,无视肩上责任,不管工作需要,罔顾集体大局与执法形象,注重于凭个人利益、亲疏和好恶说事,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怠于执行。一是怕冒风险、怕工作失误、怕得罪人,遇到事情能推就推、接受任务能拖就拖、碰到问题能躲就躲;二是唯利是图,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懒干甚至不干,没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就乱办事;三是以亲疏论是非,法纪观念淡漠,常常义气用事,拿原则做交易。
二、当前部分监狱人民警察责任心缺失的成因
被誉为“改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监狱人民警察,为何会有人对责任心缺失不以为然,司空见惯,乃至“交叉感染”呈现出泛滥之势呢?
(一)内存空虚,不会作为。有的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认知不足,尽管表面上忙忙碌碌,但实际上却工作效率低下,特别是疏于主动学习与自我提高,总感到上班忙碌不能学、下班休息不想学、培训教育是组织要我学、学历教育是为拿个文凭学,结果是学习走形式、泡光阴,收获甚微甚至为“零”。平时在工作中又不善于总结升华,忽视业务钻研,以至理论武装荒漠化,工作技能弱性化。面对新形势下罪犯依法管理难、有效转化难的现实难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蛮办法又不准用,往往心高手低,甚至束手无策。
第五篇: 新时代监狱警察的作为与担当
20_的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下,积极肯干、兢兢业业,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文化素养
1.强化理论学习。做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无私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同时,自己也明白自己职业的政策性强,与各种违法行为及阴暗面接触多,面临形形色色的考验,没有很强的法律知识,就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经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体会等成为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才能推动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
2.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和水平,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
二、踏实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落实监管措施,确保监管安全
能积极地协助监区主要领导展开工作,努力维护稳定的罪犯改造秩序,顺利确保了“三无”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使自己受到了很好的锻炼,自觉在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2.廉洁自律,规范执法: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改造方针、政策,能做到规范执法,文明管理,执法公平,对自己严格要求,自觉地维护监狱机关的工作形象,不利用公务权力图谋私利,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情不做。
在工作中,认真遵守监狱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习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总结出一定的不足。比如讲,开创性的工作开展的不多,有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改进。作为年轻一代的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经验不足,需进一步的积累,在平日工作中更多的是学习。
第六篇: 新时代监狱警察的作为与担当
担当,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作为。”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敢担当有作为。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
要担当敢作为,要做到——三要,三有。
三要——一要涵养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二要涵养精益求精的答卷精神,三要涵养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担当作为,要涵养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奋斗幸福观,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为崇高理想、远大目标而奋斗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也才是幸福的人生。
我们的党、人民政府、各级干部、我们的青年,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决胜全面小康;未来的奋斗目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多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担当作为,要涵养精益求精的答卷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不负所处的新时代。当前正值小康决胜期、改革攻坚期、结构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创新,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许多亟待认识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干部既需要兢兢业业,还需要亲力亲为、求真务实,回应好时代需求、响应好时代呼唤、化解好时代矛盾、解答好时代答卷。
担当作为,要涵养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每个党员干部甘于牺牲自己、奉献人民,需要党员干部敢于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就今天的伟业,就是因为有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才智服务人民、回报时代。
下一篇:红领巾奖章主要事迹【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