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范文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材分析
- 圆柱和圆锥(期中复习二)
- 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说明
- 圆柱和圆锥
- 圆柱和圆锥复习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八课时 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
-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二)
-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一)
-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片段及评析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案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复习,进一步熟练解答基本的数学问题。 2、通过猜想、估算、验证等数学活动,应用圆柱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说明 教材解读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内容分成四段教学。...
二、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会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教材第18-20页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以及练习五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第八课时 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教学内容:练习八第6一10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锥的特征,了解圆锥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2、使学生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或全面积.3、通过圆锥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2、使学生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全面积.3、通过圆柱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4...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18—19页的例1,完成第19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邗江区实验学校 王兴伟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8-19,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学习目标:1、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会说出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2、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
教学片段及评析:片段一:引入。(出示一个长方形小旗。)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以这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让它快速旋转,可以得到什么形体?(圆柱。)(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圆柱实物。...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第18-20页圆柱和圆锥、“练一练”以及练习五的全部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上一篇:吩组词有哪些
下一篇:《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